RISC-V一直被視為x86、Arm之外最有潛力的第三大CPU架構,尤其是其免授權、開源的特性有著知名的誘惑力。 根據半導體分析機構SemiAnalysis的消息,蘋果正準備將其嵌入式核心的架構從Arm轉向RISC-V。 和市面上的大多數SoC芯片類似,蘋果M1、M2系列處理器之中除了負責操作系統、用戶程序運行的主核心,還有大量的嵌入式輔助核心,M1里就有30多個。 它們和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無關,而是有著各自的獨立任務,比如控制Wi-Fi和藍牙、雷電接口、觸摸板、閃存芯片等等,并且都有自己的固件
關鍵字:
RISC-V ARM
9月19日消息,Arm近日推出了下一代數據中心芯片技術Neoverse V2。在新聞發布會上,Arm產品解決方案副總裁Dermot O"Driscoll回答了關于RISC-V的提問。 Dermot O"Driscoll首先承認了RISC-V正在推動與英國芯片設計師的“一些競爭”,并表示“它可以幫助我們所有人集中注意力并確保我們做得更好”。 接著,O"Driscoll強調了Arm的知識產權、許可、客戶關系和軟件生態系統的實力,稱雖然RISC-V自2010年以來一直存在,
關鍵字:
RISC-V ARM
在全球市場上,芯片指令集呈現雙寡頭格局,基于X86和ARM架構的處理器長期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X86架構在PC及服務器市場一家獨大,移動市場則由ARM架構一統江湖。 在這樣一個格局中,中下游廠商大多只能在這二者之間選擇,但是ARM授權費用昂貴,傳統X86的授權又過于復雜,業界一直期待在CPU架構領域能有更多選擇。 隨著AIoT時代的到來,RISC-V架構開放、靈活、模塊化,特別適合滿足AIoT市場場景碎片化、差異化的市場需求,產業界普遍認為它有望成為下一代廣泛應用的處理器架構。Semico Re
關鍵字:
RISC-V X86 ARM
在軟件圈有一個梗:十年的老代碼,你敢動? 這個故事具體情形是:當新入職的同事被告知維護老產品時,看著代碼包就像是在霧里看花,當他去問資歷更老的同事就會發現,幾經輪回已經沒有人懂具體邏輯是什么樣的,原作者也不知道已經跳了幾家公司,于是他沒有辦法,只能在外邊包一層,交付新功能。 這,就是歷史的包袱。 RISC-V的優勢就在于,作為后起之秀,它靈活、精簡、開發成本也更低。 現在的汽車,作為“輪子上的計算機”,它需要囊括的已不只是被動安全,信息娛樂已經成為汽車制造的新需求,軟件定義汽車已是它的新方向。
關鍵字:
RISC-V X86 ARM 汽車
AMD、英特爾不賣CPU給俄羅斯,中國的龍芯能趁機搶占市場么?到現在為止,歐美公司,已經有一百多家公司,對俄羅斯進行了制裁,不向俄羅斯銷售他們的產品,包括英特爾和AMD。就算是美國“長臂管轄”的政策,也不可能在俄羅斯銷售。所以有網友說,中國的CPU,不是X86,而是國產的,這不就是一個絕佳的時機嗎?他們要盡快將產品銷售到俄羅斯,搶占AMD和INTEL的市場。這樣一來,他不僅可以發展自己,還可以在中國的操作系統上推廣,畢竟龍芯的操作系統,只適用于國內的linux,而不是Windows。說實話,網友們的思路還
關鍵字:
CPU 芯片 俄羅斯
9月17日21時41分,在中國臺灣花蓮縣(北緯23.05度,東經121.21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這是今年以來我國最大地震,對當地造成了破壞性影響,花蓮大橋斷成數截,民眾卡在橋上,截至18日晚11時,地震造成1人死亡、142人受傷。 除了人員安全之外,地震還有可能對企業生產造成影響,特別是臺灣省內有多家全球芯片工廠及面板廠,這次是否會導致全球芯片大漲價?這要看廠商的受影響程度。 全球最大也是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已經回應,18日下午地震發生后,公司已按照內部程序,對于南部廠
關鍵字:
芯片 臺積電 地震
近日,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謀科技”)與此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此芯科技”)宣布深化合作。雙方將結合各自優勢資源,依托安謀科技的高性能Arm IP及自研IP產品,以及此芯科技在CPU內核、SoC、全棧軟件開發和系統設計等領域的創新能力,共同推進Arm CPU的產品研發和生態建設,加速國內Arm CPU產業創新發展。Arm CPU高歌猛進,雙方攜手打造高能效算力解決方案兩年前,搭載蘋果自研M1芯片的MacBook新品一經面世,就因其相比原產品更長待機時間、更高性能、更
關鍵字:
安謀科技 此芯科技 Arm CPU
Arm 近日宣布 Arm? Neoverse? 路線圖再添新員,新產品植根于 Arm 的可擴展效率和技術領先地位,同時強化了 Arm 支持合作伙伴持續快速創新的承諾。Arm 高級副總裁兼基礎設施事業部總經理 Chris Bergey 表示:“業界越來越期待 Arm Neoverse 所賦能的性能、能效、專用處理能力和工作負載加速,以重新定義和變革全球的計算基礎設施。鑒于 Arm 覆蓋了全球最廣泛的計算應用與對完整計算應用的獨特見解,新一代基礎設施技術需依靠來自 Arm DNA的性能和效率。隨著今天 Neo
關鍵字:
Arm Neoverse 全球基礎設施
蘋果目前正在研發的A17處理器將使用臺積電的N3E芯片制造技術進行大規模生產,并且N3E很可能是首發用于A17處理器,包括之后的蘋果M系列芯片。
關鍵字:
iPhone 臺積電 N3E 芯片
9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三芯片公司9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三芯片公司英特爾、ARM和英偉達共同發布了一項所謂人工智能通用交換格式的規范草案,目的是使機器處理人工智能的過程速度更快、更高效。英特爾、ARM和英偉達在草案中推薦人工智能系統使用8位的FP8浮點處理格式。他們表示,FP8浮點處理格式有可能優化硬件內存使用率,從而加速人工智能的發展。這種格式同時適用于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有助于開發速度更快、更高效的人工智能系統。在開發人工智能系統時,數據科學家面臨的關鍵問題不僅是收集大量數據來訓練系統。此外還需
關鍵字:
英特爾 ARM 英偉達 AI
9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三,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發布了名為Neoverse V2的下一代數據中心芯片技術,以滿足5G和聯網設備數據呈爆炸性增長的趨勢。Arm以開發基礎知識產權為主,然后授權給高通或蘋果等公司制造他們自己的處理器芯片。Arm的技術為大多數手機提供支持,但該公司始終在努力進軍英特爾和AMD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數據中心處理器領域。Arm表示,Ampere、亞馬遜、富士通和阿里巴巴等公司已經在為其數據中心開發基于Arm技術的處理器芯片。該公司還表示,Neoverse V2提高了能效,但拒絕提供具
關鍵字:
Arm 云 數據中心 新芯片技術 英偉達
早在2015年,“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語就已深入人心,快充理念也迅速在大眾消費者中普及。如今7年過去,快充產品發展迅速,技術更新換代,不僅僅在手機市場成為熱門,還擴展到更多的消費電子應用領域。快充的崛起離不開電源管理芯片設計的突破。電子產品世界有幸采訪到智融科技相關負責人,共同探討國產電源芯片設計廠商如何突出重圍、應對挑戰。高集成數模混合SoC設計技術 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2020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全球市場占比約35.9%。預計2020年至
關鍵字:
智融科技 電源管理 芯片
俄羅斯導彈Kh-59衛星導航系統中的衛星導航信號接收模塊沖突軍備研究是一個總部設在英國的獨立組織,負責識別和跟蹤世界各地戰爭中使用的武器和彈藥,在俄羅斯現代武器內部發現了許多有趣的部件。調查人員檢查了俄羅斯最新巡航導彈和攻擊直升機的電子設備,驚訝地發現,幾十年前的技術從早期模型中重復使用。他們分析了三種俄羅斯巡航導彈的殘骸 - 包括莫斯科最新和最先進的型號Kh-101 - 以及最新的制導火箭Tornado-S。這些武器是俄羅斯軍火庫中的佼佼者。但該團隊表示,它們包含相當低技術含量的部件SN-99,經過仔細
關鍵字:
俄羅斯 國防技術 芯片
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在今年下半年將舉行兩場新品發布會,第一場在9月份舉行,重點是iPhone 14系列智能手機以及新款Apple Watch;第二場則將在10月份舉行,以Mac和iPad為主。之前預測對于下半年的第二場新品發布會,蘋果將推出的新品預計會有MacBook Pro和iPad Pro,其中MacBook Pro搭載的,預計是蘋果自研、由臺積電代工采用3nm制程工藝的芯片。但在蘋果產品預測方面有很高準確性的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給出了讓外界失望的預期,蘋果即將發布的14/16英寸MacBook Pro
關鍵字:
蘋果 MacBook Pro iPad Pro 3nm 制程 工藝 芯片
印度數十年來成為半導體制造中心的夢想終于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IT和電子部長Ashwini Vaishnav在Business Today的India 100會議上表示,2021年12月宣布的半導體計劃已取得良好進展,印度半導體部門的奠基儀式將在2-3個月內舉行。不過,他沒有澄清半導體部門是否與OSAT或fab有關。 2021年12月,印度政府批準了一項價值7600億盧比的半導體激勵計劃,以使印度成為半導體國家。但是,雖然政府已經收到了三個硅晶圓廠和兩個顯示器晶圓廠的提案,但他們還沒有接到電話。“世界
關鍵字:
印度 芯片
arm 芯片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rm 芯片!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rm 芯片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 芯片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