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物聯網智能終端系統SoC芯片提供商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翼信息科技或公司)完成近5億元B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加強芯片產品研發、完善生產制造供應鏈、擴充核心團隊等。本輪投資由招銀國際、中金甲子聯合領投,招商局資本、寧水集團、亞昌投資等跟投,另外老股東峰瑞資本、晨道資本、華睿資本等持續加注。芯翼信息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專注于物聯網智能終端系統SoC芯片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涵蓋通訊、主控計算、傳感器、電源管理、安全等專業領域。公司創始人及核心研發團隊來自于美國博通、邁凌、瑞
關鍵字:
芯翼信息 智能終端 SoC
– Silicon Labs擴展Series 2平臺,支持Amazon Sidewalk、mioty、無線M-Bus和Z-Wave
關鍵字:
Silicon Labs 物聯網 SoC
英特爾推出兩大x86 CPU內核、兩大數據中心SoC、兩款獨立GPU,以及變革性的客戶端多核性能混合架構 本文作者:Raja M.Koduri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事業部總經理 架構是硬件和軟件的“煉金術”。它融合特定計算引擎所需的先進晶體管,通過領先的封裝技術將它們連接,集成高帶寬和低功耗緩存,在封裝中為混合計算集群配備高容量、高帶寬內存和低時延、可擴展互連,并確保所有軟件無縫地加速。披露面向新產品的架構創新,是英特爾架構師在每年架構日上的期許,今年舉辦的第三屆英特爾架構日令人
關鍵字:
英特爾 架構日 CPU SoC GPU IPU
動力電池模擬系統是新能源汽車測試平臺等工業領域的重要裝備,而電池模型是該系統能否精確模擬電池特性的關鍵環節。為兼顧數據容量和給定電壓的精確性,提出逐次最鄰近插值算法應用于電池模型數據查表,該方法根據動力電池在電池電荷狀態(State of Charge,SOC)初始段、平穩段和末尾段的輸出特性,建立了三個不同分辨率的模型子表,并借鑒最鄰近插值算法的計算量小和容易實現的優點,采用對模型表逐次迭代分區,進而逼近實際SOC和采樣電流對應的電池模型給定電壓值,達到細化電池模型表分辨率效果。討論了迭代次數選擇對算法
關鍵字:
查表 最鄰近插值算法 動力電池 SOC 給定電壓 202102
后疫情時代,當我們重新審視全球疫情,深刻領悟到這段特殊時期不僅加速了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更進一步引發了數據的指數級爆發。與以往不同的是,如果說“互聯網”時代的數據更多來源于互聯網用戶,那么在今天的“智聯網(AIoT)”時代,隨著芯片、通信等科技的發展,萬物被越來越多地鏈接起來,成為數據新的來源。 本文作者: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副總裁、視頻事業部全球總經理、中國區總經理陳偉 博士智能邊緣,驅動未來業務增長的核心引擎在這樣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云、5G 驅動的連接、人工智能和智能邊緣四個“超級力量”已成
關鍵字:
英特爾 AIoT
全球嵌入式產品及方案供應商研華科技榮幸地宣布推出新品 EI-52高性能邊緣智能系統。此款產品設計緊湊,搭載第 11 代Intel Core i5/i3/Celeron處理器,采用即插即用系統設計,為邊緣到云端互連和 5G & AI 解決方案而設計。 它包括硬件和軟件集成包,內置Edge X Foundry 物聯網即插即用開放軟件框架和研華的 WISE-DeviceOn 物聯網邊緣智能軟件。 EI-52賦能5G和AI應用,支持AIW 5G模塊、Wi-Fi套件、VEGA AI加速模塊和FaceView
關鍵字:
研華 邊緣智能 邊緣智能系統 5G AI AIoT
1? ?可穿戴設備SoC的動向Nordic Semiconductor看到市場對公司無線藍牙5 (BLE) 系統級芯片(SoC)產品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在可穿戴運動產品領域。隨著消費者對于產品功能和電池使用壽命越來越挑剔,使用具有充足的處理能力的高功效SoC 變得越來越重要。此外,還有一種趨勢是增加更多的醫療級傳感器來測量血氧飽和度(SPO2)、血壓、心電圖(EKG)等,這對SoC 提出了更高的處理性能要求。具有超低功耗LTE-M 和NB-IoT 網絡的蜂窩物聯網的推出,開始推動可穿戴設
關鍵字:
SoC 可穿戴 202105
我們需要透過智慧的預防措施來恢復正常生活。當人們必須估量并遵守1.5至2公尺的強制社交距離,很難想象購物、學習或工作如何變得輕松起來。在忘記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時略帶驚恐地跳開,這已經見怪不怪。盡管存在著所有的預防措施,我們仍要盡快恢復常態的生活:企業需要再次提高產量,商店迫切需要營業,兒童和青少年需要上學,以及安排各項休閑活動。但我們還缺乏一個有效、通用和能快速實施這個衛生理念的方法。為此,政府發起了圍繞「距離/衛生/日常戴口罩」的運動,目前該運動為遏制新的感染提供了行動綱要,例如受惠于現代科技,企業和公共
關鍵字:
SoC 可穿戴 物聯網
安謀中國今天發布面向 AIoT 系統的全棧安全解決方案“山海”S12,包含硬件加解密引擎、安全軟件和安全服務三大部分,從芯片的安全 IP 層到云端安全應用和安全管理提供全鏈路的安全保護。“山海”S12可以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智能電視及安防等行業,為多種安全解決方案如數字版權保護、AI 安全、身份認證等提供基礎安全能力。“山海”S12由安謀中國自主研發,重點匹配基于Arm? Cortex?-A和Cortex-R處理器的CPU,不僅能與Arm安全基礎架構形成系統協同,同時支持未來的 Arm 安全架構,從
關鍵字:
安謀中國 “山海”S12 AIoT 安全生態
1? ?AIoT/嵌入式系統的安全應用當前AIoT 相關應用對日常生活的介入十分廣泛,例如智能汽車、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攝像頭/門鎖等)均可歸屬于此類應用場景。這些應用與每個人的隱私、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息息相關。安謀中國安全產品經理 耿建華AIoT 系統如果缺乏完善的安全方案,數據存儲和信息傳輸的安全便得不到保障,從而造成各種嚴重的后果。假若設備被非法入侵、干擾,小到攝像頭被控制、智能門鎖被非法打開,都會存在個人隱私泄漏及財產損失等風險。一旦被黑客劫持成為“肉雞”
關鍵字:
202104 安全 AIoT
芯片級驗證的挑戰鑒于先進工藝設計的規模和復雜性,而且各方為 搶先將產品推向市場而不斷競爭,片上系統 (SoC) 設計團隊沒有時間等到所有芯片模塊都全 部完成后才開始組裝芯片。因此,SoC 設計人員 通常會在模塊開發的同時開始芯片集成工作,以 便在設計周期的早期捕獲并糾正任何布線違規, 從而幫助縮短至關重要的上市時間。錯誤在早期 階段更容易修復,而且對版圖沒有重大影響,設 計人員在此階段消除錯誤,可以減少實現流片所 需的設計規則檢查 (DRC) 迭代次數(圖 1)。但是,早期階段芯片級物理驗證面臨許多挑 戰
關鍵字:
芯片 soc 設計人員
簡介版圖與電路圖比較 (LVS) 驗證是片上系統 (SOC) 設計周期中集成電路 (IC) 驗證必不可少的組 成部分,但鑒于當今高密度且層次化的版圖、不斷提高的電路復雜性以及錯綜復雜的晶圓 代工廠規則,運行 LVS 可能是一項耗時且資源密集的工作。全芯片 LVS 運行不僅會將設計版 圖與電路圖網表進行比較,而且通常還包含會增加 LVS 運行時間的其他驗證,例如電氣規則 檢查 (ERC) 和短路隔離。根據設計的復雜性,調試這些設計的 LVS 結果可能同樣具挑戰性且耗時,進而影響總周轉時 間 (TAT) 和計
關鍵字:
LVS SOC IC設計 Mentor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今天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SoC芯片市場統計報告,聯發科意外超越高通而登頂,這也是“發哥”第一次拿到第一。2019年第三季度的時候,聯發科的份額為26%,落后高通5個百分點,但是現在,聯發科來到了對手水平,拿下31%的市場,高通則滑落至29%。CounterPoint分析認為,在中國、印度千元機市場上的強勁表現,是聯發科最大的資本,當季搭載聯發科芯片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也突破了1億部。不過,高通在5G領域仍然無敵,39% 5G手機都基于高通平臺。第三季度,17%的
關鍵字:
聯發科 智能手機 SoC
此前蘋果發布了基于ARM機構的自研芯片M1,其性能表現十分出色,并且對于蘋果打造全生態用戶體驗的計劃又進了一步。谷歌作為安卓生態的領導者,也有意效仿蘋果打通PC、平板、手機的終端壁壘,打造全生態體驗。 來自Axios的最新報道稱,谷歌代號Whitechapel的SoC芯片已于近期流片成功。據了解,這顆芯片基于三星5nmLPE工藝,8核ARM架構,除了CPU、GPU等,還集成了谷歌的TPU神經網絡加速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顆芯片從流片到商用大概需要1年左右時間,因此還需要消費者耐心等待。 此外,
關鍵字:
谷歌 5nm SoC
2020年,硬件變得越來越智能的趨勢已不可逆。從智能手機到智能手表,從智能攝像頭到智能汽車,用語音喚醒智能家居,通過可穿戴設備管理身體健康數據,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個行業走到了爆發前夜,AI、芯片、云計算、通信等基礎技術的逐漸成熟,讓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越來越智能,智能的連接將產生巨大的價值 —— 車聯網、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監控。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中的落地融合被稱為AIoT,也即“AI+IoT”。據數據調查機構Transforma Insights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底全
關鍵字:
AIoT
aiot so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ot so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ot so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ot so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