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嵌入式系統軟件解決方案領導者IAR正式發布適用于瑞薩RX和RL78系列微控制器的新版本開發工具鏈:Renesas RX v5.20和RL78 v5.20。此次更新進一步鞏固了IAR在嵌入式開發平臺領域的領先地位,并全面增強了對瑞薩自研架構的支持。新版本引入了多項現代化開發特性,包括CI/CD集成和跨平臺開發支持,為工業、汽車和消費電子等領域的開發者帶來了更高效、靈活的開發體驗。IAR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與瑞薩合作,作為瑞薩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IAR已支持超過4000款瑞薩芯片,覆蓋RA、RX、RL
關鍵字:
IAR 瑞薩 MCU
我們有時將 Gemini 和 ChatGPT 等聊天機器人稱為“機器人”,但生成式 AI 在真實的物理機器人中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今年早些時候宣布 Gemini Robotics 之后,Google DeepMind 現在推出了一種新的設備上 VLA(視覺語言動作)模型來控制機器人。與之前的版本不同,它沒有云組件,允許機器人完全自主運行。Google DeepMind 機器人技術負責人 Carolina Parada 表示,這種 AI 機器人技術方法可以使機器人在具有挑戰性的情況下更加可靠
關鍵字:
Google 新機器人 AI
博世在其最新的 3D 慣性測量單元中加入了 ±28g 加速度計,該裝置針對運動可穿戴設備。該公司聲稱,它名為 BHI385,還包括一個運行嵌入式 AI 軟件的 32 位處理器,“創建一個完整的可編程系統”。它“準確捕捉動態運動,如扣球、擺動和跳躍 [啟用] 運動分析,用于運動、健身和游戲等高沖擊力事件”。功能包括 6 和 9 自由度傳感器融合、計步、活動識別以及單擊、雙擊和三重點擊手勢檢測。Bosch 說:“自學習循環手勢識別使其能夠檢測重復的運動模式并使其適應個人,不僅可以識別正在做什么,還可以識別執行
關鍵字:
博世 加速度計 AI 運動慣性測量單元
據報道,在加州的英特爾營銷總部員工已獲悉,他們的工作將被外包給埃森哲,埃森哲將利用人工智能(AI)處理傳統上由英特爾員工完成的任務,利用AI技術接管信息處理、任務自動化及個性化溝通等職能,目標是將響應速度提升30%以上。而一周前,英特爾宣告了新一輪裁員的開始:核心制造部門“英特爾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將削減15%-20%的崗位,波及全球超過萬名員工。這標志著英特爾自1968年成立以來最劇烈的戰略轉型,而這場變革的走向將決定英特爾未來的命運。英特爾的營銷體系正在經歷一場十年未有的重構。根據
關鍵字:
英特爾 AI 埃森哲 微軟
據外媒報道,近期國內多家AI團隊通過東南亞地區獲取算力支持,以繞開國內頂級AI運算芯片短缺帶來的限制。這種方式不僅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成為AI算力的重要節點,也給華為等國內芯片廠商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一些團隊攜帶存儲大量數據的硬盤前往新加坡或馬來西亞,利用當地的AI數據中心進行模型訓練和數據運算。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團隊中甚至有完全來自美國的資金和人員,僅團隊成員為華人,通過在新加坡設立公司,這些團隊能夠順利將數據交由馬來西亞的AI數據中心處理,整個過程在現行法規下難以阻攔。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AI產業得益于政
關鍵字:
AI 華為芯片
在過去,網絡就是連接少量本地計算機。但時代已經變了。在 AI 主導的世界中,訣竅是協調數以萬計的服務器的活動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而不會延遲通信。現在有一個經過優化的架構來做到這一點。Cornelis Networks 表示,其 CN500 網絡結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 AI 性能,支持多達 500,000 臺計算機或處理器的部署(比現在高出一個數量級),并且不會增加延遲。這項新技術為網絡世界帶來了第三個主要產品,即以太網和 InfiniBand。它旨在使 AI 和高性能計算機(H
關鍵字:
數據中心 重新布線 AI 速度
超低功耗無線物聯網連接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 Nordic Semiconductor近日宣布收購邊緣設備全自動 TinyML 解決方案先驅 Neuton.AI 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資產。此次收購將 Nordic 業界領先的 nRF54L 系列超低功耗無線 SoC 與 Neuton 革命性的神經網絡框架相結合,開啟邊緣機器學習的新紀元,即使是資源受限的設備也能擁有可擴展的高性能人工智能 (AI)。Nordic Semiconductor首席執行官兼總裁Vegard Wollan表示:“這是嵌入式計算能力和效率
關鍵字:
Nordic Neuton.AI 邊緣AI
近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國際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詮鼎推出基于新突思(Synaptics)SL1680嵌入式處理器的機器視覺AI Hub方案。圖示1-大聯大詮鼎基于Synaptics產品的機器視覺AI Hub方案的展示板圖在傳統安防系統中,許多攝像頭并不具備AI功能。因此,在面對追蹤、數據統計等復雜任務時,這些設備仍高度依賴人工操作,不僅耗費大量人力成本,且在效率與準確性上存在明顯短板。在此背景下,大聯大詮鼎基于Synaptics SL1680嵌入式處理器推出機器視覺AI Hub
關鍵字:
大聯大詮鼎 Synaptics 機器視覺 AI Hub
2025年第一季因新一代AI產品在組裝環節遭遇挑戰,以及北美地區長期累積的庫存仍待消化等負面因素,主要客戶皆大幅縮減訂單規模,enterprise SSD平均售價因此顯著下滑近20%,導致前五大enterprise SSD品牌廠第一季營收皆呈現季減。TrendForce最新調查顯示,第二季逐漸改善,隨著NVIDIA新一代芯片出貨持續擴大,北美地區AI基礎建設的布建需求跟著成長,加上中國大陸云端服務廠(CSP)業者不斷提高其數據中心的儲存容量,皆為enterprise SSD市場注入新動能,預計第二季整體營
關鍵字:
AI SSD
根據彭博社,白宮加密貨幣和人工智能負責人大衛·薩克斯表示,中國在半導體設計方面最多落后美國兩年,并且越來越擅長規避美國的出口管制。薩克斯警告說,美國應該關注華為迅速縮小與全球競爭對手的差距,并引用了 DeepSeek 最近突破的人工智能模型作為證據,表明中國盡管受到限制,但仍在不斷進步。正如彭博社補充的那樣,他指出在 DeepSeek 推出之前,人們普遍認為中國落后了好幾年——但 DeepSeek 的崛起表明,現在差距可能只有幾個月。他還批評了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特朗普政府上個月已撤銷該規則——
關鍵字:
AI 智能計算 大語言模型
美國和日本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筆記本電腦和智能助手(如 Google Home)中使用的 MEMS 麥克風存在安全風險。這些 MEMS 設備存在一個漏洞,即甚至可以隔著墻壁檢測到電磁輻射,使用 AI 重建麥克風拾取的聲音。佛羅里達大學和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的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解決設計缺陷的多種方法,并表示他們已經與制造商分享了他們的工作,以尋求未來的潛在修復方法,并建議將擴頻時鐘作為防御措施。研究人員測試了意法半導體的 MP34DT01-M、樓氏電子 SPM0405(現在是 Synaptics 的一部分)、TD
關鍵字:
AI MEMS 麥克風 拾取聲音
英偉達目前在 AI 芯片領域仍處于領先地位,但其最近在全球 AI 基礎設施的推動可能反映出對硬件增長放緩的擔憂——云服務提供商加速 ASIC 開發可能成為嚴重挑戰者。根據商業時報的報道,隨著谷歌、微軟和 Meta 加大內部 ASIC 開發力度,英偉達在 AI 加速器市場的統治地位可能在 2027 年迎來轉折點。值得注意的是,像 Alchip 和 TSMC 附屬的 GUC 這樣的臺灣 ASIC 公司正乘著需求增長的浪潮,與 AWS 和微軟合作進行定制芯片設計,正如報告中所強調的那樣。以下是云巨頭及其關鍵設計
關鍵字:
云服務器 ASIC AI
GenAI 在工作場所的使用正在飛速發展。蓋洛普和 Salesforce AI 研究發布了兩份新報告,描繪了組織及其員工適應這一技術轉變時日益增長的熱情和持續的挑戰。這些研究共同揭示了一個核心主題:雖然 AI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廣泛地被接受,但其在承諾與實際表現之間的差距仍然是企業和員工共同面臨的一個重大障礙。蓋洛普最新的研究發現,過去兩年中,美國員工使用 AI 的頻率幾乎翻了一番。2023 年,只有 21%的工人報告稱每年至少使用幾次 AI;到 2025 年,這一數字飆升至 40%。頻繁使用——定義為每
關鍵字:
AI 智能計算 大語言模型
北歐半導體公司以未公開的金額收購了美國微型機器學習工具開發商 Neuton.ai 的資產,以增強其嵌入式人工智能路線圖,該路線圖還包括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帶有硬件加速器的無線芯片。Neuton.ai 開發了一個基于網絡的工具鏈,該工具鏈接收訓練數據以提供緊湊的機器學習模型,通常小于 5K 字節,可以在嵌入式微控制器核心上運行,因此是微型機器學習。該交易包括加利福尼亞州普萊森特恩的 13 名工程師和知識產權。“這是一項技術收購。我們收購了資產、知識產權和人員。我們認為這對于我們服務的所有終端市場都適用,”北歐
關鍵字:
Nordic AI 嵌入式
英偉達CEO黃仁勛在巴黎VivaTech科技展期間接受采訪時,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此前接受人民日報專訪的講話表達了他的觀點
關鍵字:
黃仁勛 任正非 華為 英偉達 AI
ai mc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mc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mc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mc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