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R 相機的世界不僅限于為您的手機或超高清電視屏幕提供令人驚艷的視覺效果。如今,高性能相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現代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和自動駕駛汽車 (AV) 領域。例如,Waymo 的第五代自動駕駛汽車配備了至少29個攝像頭,此外還有五個激光雷達和六個雷達。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支持總帶寬在 3 到 40 GBit/s(約 1.4 到 19 TB/h)之間,而攝像頭將生成最多的數據。圖1 在ADAS和AV傳感器中,攝像頭每秒產生的數據量最多 數據來源:Lucid Motors車載網絡-區域架構
關鍵字:
汽車 SerDes ADAS 攝像頭傳感器
納入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功能如今已成為汽車設計提高安全性和易用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制造商正在尋求打造具有更高自動化水平的汽車,并最終實現完全自動駕駛(AD)。ADAS和AD加上用戶對信息娛樂和個性化的期望不斷提高,意味著汽車正在逐漸演變成為移動數據中心。因此,軟件定義汽車(SDV)所需的關鍵硬件元素(IC、電路板或模塊)之間的通信對于成功運營至關重要。事實上,現在有些汽車已經包含超過1億行代碼,而Straits Research預計到2030年汽車軟件市場的規模將達到近58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
關鍵字:
ADAS AD
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TSE:6723)宣布推出軟件定義汽車(SDV)開發平臺——R-Car Open Access(RoX)。該平臺整合車輛開發人員所需的所有關鍵硬件、操作系統(OS)、軟件和工具,可快速開發具備安全和持續軟件更新功能的下一代汽車。該SDV平臺基于瑞薩R-Car產品家族片上系統(SoC)和微控制器(MCU)而設計,包括用于無縫部署AI應用的綜合工具。RoX通過預先集成SDV開發所需的所有基礎層,為汽車OEM和一級供應商大幅降低復雜性,從而節省時間和成本。瑞薩R-Car開放式接
關鍵字:
SDV RoX ADAS
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簡稱ST)與全球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龍頭制造商吉利汽車集團宣布,雙方簽署碳化硅(SiC)器件長期供應協議,在原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加速碳化硅器件的合作。按照協議規定,意法半導體將為吉利汽車旗下多個品牌的中高端純電動汽車提供SiC功率器件,幫助吉利提高電動車性能,加快充電速度,延長續航里程,深化新能源汽車轉型。此外,吉利和ST還在多個汽車應用領域的長期合作基礎上,建立創新聯合實驗室,交流與探索在汽車電子/電氣(E/E)架構(如車載信息娛樂、智能座艙系統)、
關鍵字:
SiC ADAS 新能源汽車
根據IDC(國際數據信息) 「全球車用半導體生態系與供應鏈」研究,隨著汽車產業向數字化和智慧化邁進,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成長。IDC預測,隨著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電動車(EV)以及車聯網(IoV)的普及,對高性能運算芯片(HPC)、圖像處理器(IPUs)、雷達芯片及激光雷達傳感器等半導體的需求正日益增加。這些技術的進步不僅推動了汽車安全性的提高,也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新的成長動能。我們預測,未來幾年內對車用半導體的需求將顯著增加。 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規模預測2022~20
關鍵字:
ADAS 自動駕駛 IDC
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FSD)是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的升級版,可用于城市公共道路,包括自動停車、自動變道和交通導航。早在四年前特斯拉就推出了FSD軟件,并將其不斷升級至最新的FSD V12版本。但在中國尚無這項功能可用,特斯拉一直尋求在中國提供FSD技術。
關鍵字:
202406 特斯拉 FSD 自動駕駛 ADAS 神經網絡
羅德與施瓦茨(以下簡稱“R&S”)和杜爾為經由空口(OTA)的車輛在環(VIL)測試開發了一種創新、經濟的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可在生產線末端(EOL)測試或定期技術檢查(PTI)期間驗證符合性和有效性。道路安全是未來交通出行的一大挑戰,特別是對于自動駕駛和自主駕駛車輛來說。確保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AD)功能的持續運行對于車輛的長期安全和性能至關重要。因此,配備這些功能的汽車制造商需要認證,包括來自第三方,或權威機構,或自我認證。車輛在環(VIL)測試可在車輛出廠前驗證所有ADA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杜爾 ADAS 下線測試 EOL 定期檢查 PTI
2024 年 4 月 25 日至 5 月 4 日,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展會期間,搭載了德州儀器 (TI) 基于 Arm? 的 AM62A 芯片和 TDA4 處理器的 Nullmax MaxDrive 智能駕駛方案亮相展臺。這次德州儀器與 Nullmax 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合作,將德州儀器先進的處理技術與 Nullmax 的感知算法相結合,致力于推動前視一體與行泊一體技術的革新,并為汽車行業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駕駛解決方案。隨著智能駕駛技術實現跨越
關鍵字:
智能駕駛 ADAS Nullmax
要讓人們認識到汽車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并不容易。隨著汽車向半自動駕駛過渡,汽車主機廠 (OEM) 越來越關注汽車網絡安全問題。對汽車網絡實施控制的理由很明顯,目的是確保除了駕駛員(或在特定和約束條件下替代駕駛員的駕駛系統)之外沒有人可以控制車輛。2021 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 (UNECE) 工作組發布了 UN-R155,這是一項針對 OEM 的網絡安全法規,旨在應對日益嚴重的網絡威脅。自 2022 年 7 月起,該法規對 UNECE 成員國生產的新車型的審批具有約束力。這意味著汽車供應商必須遵守 ISO
關鍵字:
安森美 ADAS 車艙監控系統 傳感器
—— 此次收購為Microchip廣泛的以太網和PCIe?汽車網絡產品組合增加了ASA Motion Link技術,以支持下一代軟件定義汽車發布于2024年4月22日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近日宣布完成對總部位于韓國首爾的VSI Co.
Ltd.的收購。該公司是提供基于車載網絡(IVN)開放標準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ASA)的高速非對稱攝像頭、傳感器和顯示器連接技術和產品的行業先驅。交易細則未披露。根據Yole
Gr
關鍵字:
Microchip 收購 ADAS 數字駕駛艙 連接 VSI Co. Ltd. 車聯網
車輛系統的電氣化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中不斷發展,其中包括自動駕駛視覺分析、停車輔助和自適應控制功能。 智能連接、安全關鍵軟件應用程序和神經網絡處理都需要增強的實時計算能力。滿足這些高級需求需要 TDA4VH-Q1 等多核處理器,它的功耗超過 100 A。與高功率相關的設計挑戰包括實現更高電流軌的效率、控制熱性能和負載瞬態相應,并滿足功能安全要求。提供 ADAS 處理能力TPS62876-Q1 降壓轉換器可幫助設計人員通過新穎的可堆疊功能實現超過 30A 的電流,該功能可實現為 TD
關鍵字:
TI 降壓轉換器 ADAS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近日宣布完成對總部位于韓國首爾的VSI Co. Ltd.的收購。該公司是提供基于車載網絡(IVN)開放標準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 (ASA)的高速非對稱攝像頭、傳感器和顯示器連接技術和產品的行業先驅。交易條款未披露。根據Yole Group[1]的數據,汽車雷達、攝像頭和激光雷達模塊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2年至2028 年增長兩倍以上,達到270 億美元。推動增長的原因是,下一代軟件定義汽車(SDV)對高級駕
關鍵字:
Microchip ADAS 數字駕駛艙 VSI 車聯網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自動駕駛芯片也逐漸迎來了最好的時代。自動駕駛大算力芯片的出貨量正在急劇攀升。根據數據,從2022年到2023年,全球及中國車規級SoC市場規模分別增加28.0%和30.9%。全球高級輔助駕駛和高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619億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17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9.2%。自動駕駛芯片,是隨著智能汽車發展而出現一種高算力芯片。目前來看,處于商用階段的自動駕駛芯片主要集中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領域,可實現L1-L2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當然,也有芯片企業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ADAS 芯片
汽車自19世紀首次亮相,到如今已發生許多變化。80年代末出現的GPS汽車導航系統是第一個基于半導體的駕駛輔助系統,因而備受關注。如今,幾乎所有汽車中都會使用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和ESP(電子穩定程序)。它們都使用高品質的電子設備以保障駕駛員和乘客們的安全。60年代的人們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夢想終究在現代得以實現——就在幾年的時間里。ADAS 和 AD 需要在車輛周圍使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等多個傳感器。 因此,ADAS 和 AD 應用需要片上系統芯片 (SoC) 的高端計算能力,來分
關鍵字:
瑞薩 ADAS SoC
第二代Versal系列產品組合中首批器件借助下一代AI引擎將每瓦TOPS提升至高3倍,同時將基于CPU的標量算力較之第一代提升至高10倍
關鍵字:
AMD Versal 自適應SoC ADAS
adas介紹
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是利用安裝在車上的各式各樣傳感器(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單\雙目攝像頭以及衛星導航),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隨時來感應周圍的環境,收集數據,進行靜態、動態物體的辨識、偵測與追蹤,并結合導航地圖數據,進行系統的運算與分析,從而預先讓駕駛者察覺到可能發生的危險,有效增加汽車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近年來ADAS市場增長迅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