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為中國官微消息,5月17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正式舉辦。會上,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曹明以“創新引領,以行踐言,共筑5G-A高質量發展之路”為題發表演講。曹明表示,5G-A不僅是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的堅實基座,也是信息通信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有望撬動萬億級增長新空間,比如推動千款AI/XR新應用,萬億級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工廠升級,以及低空經濟、廣域無源物聯等新產業開拓。中國通過充分利用大帶寬資源,有條件建成全球最好的5G-A網絡,實現下行5~10Gbps、上行500Mbps~1Gbps的體驗,
關鍵字:
華為 5G-A網絡
2024 年 4 月 25 日至 5 月 4 日,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展會期間,搭載了德州儀器 (TI) 基于 Arm? 的 AM62A 芯片和 TDA4 處理器的 Nullmax MaxDrive 智能駕駛方案亮相展臺。這次德州儀器與 Nullmax 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合作,將德州儀器先進的處理技術與 Nullmax 的感知算法相結合,致力于推動前視一體與行泊一體技術的革新,并為汽車行業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駕駛解決方案。隨著智能駕駛技術實現跨越
關鍵字:
智能駕駛 ADAS Nullmax
在天線測試室中從事5G毫米波波束成形設備驗證工作的工程師,必須使用空口(OTA)技術對其性能進行特性分析。他們需要在控制精準的RF環境中配置和運行詳細的3D空間掃描。然而,執行這些空間掃描來繪制3D OTA天線輻射模式,以及校準波束成形器碼本是耗時而昂貴的任務。此外,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這些測量,會大大加劇復雜程度。因此,在對5G毫米波天線模塊和波束成形設備進行OTA驗證時,解決方案必須滿足以下要求:在配置和運行大量自動化OTA測試序列時,能夠簡化和加速該過程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無噪聲且控制精準的OTA測
關鍵字:
NI 5G 毫米波
未來,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原理將在5G/6G網絡中日益普及。因此,RF數據集在訓練和測試不同無線應用的AI/ML模型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由于研究人員在生成數據集時使用了不同的通道模型和存儲格式,比較模型并采用更多類型的數據集并非易事。在改進算法方面,缺乏可以獲取實際RF數據集的實用工具也是一大挑戰。基于AI和ML的有效5G和6G研究需要:具有標準化格式和全面場景描述的大型數據集具有廣泛可能場景代表性的高質量數據集 具有RF減損和可提高魯棒性的通道屬性等附加影響的實際數據集使用
關鍵字:
NI 5G/6G AI
聯電昨(2)日所推出業界首項RFSOI 3D IC解決方案,此55奈米RFSOI制程平臺上所使用的硅堆棧技術,在不損耗射頻(RF)效能下,可將芯片尺寸縮小逾45%,聯電表示,此技術將應用于手機、物聯網和AR/VR,為加速5G世代鋪路,且該制程已獲得多項國際專利,準備投入量產。 聯電表示,RFSOI是用于低噪聲放大器、開關和天線調諧器等射頻芯片的晶圓制程。隨著新一代智能手機對頻段數量需求的不斷增長,聯電的RFSOI 3D IC解決方案,利用晶圓對晶圓的鍵合技術,并解決了芯片堆棧時常見的射頻干擾問題,將裝置中
關鍵字:
5G 聯電 RFSOI 3D IC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科技公司華為推出了一個名為乾崑的全新智能駕駛軟件品牌。乾崑旨在提供包括駕駛底盤、音響和駕駛座椅在內的自動駕駛汽車系統。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IAS)業務部門首席執行官靳玉志表示,到2024年底,將有超過50萬輛搭載華為自動駕駛系統的車輛上路。此外,華為預計在一年內將有超過10款搭載乾崑系統的車型上市。Source:?Getty Images分析觀點深度解析華為于2019年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部,旨在尋求成為智能電動汽車時代領先的軟件和零部件供應商。公司已與中國汽車制造商合
關鍵字:
華為 智能駕駛
新寬帶無線標準(如5G新無線電(NR)和Wi-Fi7(802.11be))支持的頻帶和測試用例的數量持續增長。同時,對功率放大器設計的需求在更高的功率效率和更高的線性度之間進行權衡,這推動了對新型線性化和包絡跟蹤(ET)技術的探索。Nl的射頻前端驗證參考體系結構簡化了負責驗證寬帶射頻功率放大器(PA)以滿足5GNR和Wi-Fi 7等苛刻應用的工程師的工作流程。在硬件方面,Nl的模塊、實驗室級儀器和Focus Microwave的寬帶調諧器組合提供了可擴展、定制和緊密集成的驗證測試臺。若要了解更多,請下載相
關鍵字:
NI 5G/6G RFFE
近日,深圳市卓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馭科技)與高通技術公司宣布擴展雙方的技術合作,利用基于Snapdragon Ride平臺的全新智能駕駛產品,進一步推動汽車行業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作為技術合作的一部分,雙方基于最新一代Snapdragon Ride?平臺(SA8650P)以及Snapdragon Ride? Flex SoC(SA8775P)分別打造了成行平臺產品組合中具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AD)功能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和艙駕一體解決方案。旨在為終端客戶帶來最新技術以增強駕乘體
關鍵字:
卓馭科技 高通 智能駕駛 Ride
時隔四年,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北京車展”)重新啟動,以十足亮點極大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和期待。智能化無疑是本屆車展的熱度話題之一。作為賦能汽車智能化的技術創新者,高通攜手不斷壯大的汽車生態帶來最新發布與創新成果,共同開啟智慧出行新時代,將“智能化”帶到新的高度。今年北京車展參展企業中,約有70家是高通的汽車生態伙伴。北京車展的“智能化”熱潮,一大原因是汽車智能化正開啟汽車產業變革的下半場。高通不僅提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軟硬件解決方案,還通過艙駕融合平臺推動電子電氣架構的演進。北京車展作為重
關鍵字:
北京車展 高通 智能座艙 智能駕駛
IT之家 4 月 27 日消息,據“華為無線網絡”官方消息,近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與華為攜手推出中國電信首個 5G FWA(Fixed Wireless Access)商用試點項目。據介紹,該業務旨在提供與光纖相當的高速上網體驗,并迅速解決那些光纖尚未到達地區的寬帶接入問題。試點驗證結果表明:5G FWA 在用戶端下行速率可與 300M 有線寬帶相媲美,上行體驗亦可達百兆級別,輕松滿足了家庭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如高清電視觀看、大型網絡游戲、在線教育以及視頻監控等。▲ 圖源“華為無線網
關鍵字:
5G FWA
全球視野下,智能駕駛無疑是當今汽車領域最為炙手可熱的議題。在政策激勵、技術創新與用戶認知深化等因素的共同驅動下,中國乘用車智能駕駛發展已然進入新篇章。隨著小米汽車入局,產業界、消費者對于汽車智能化及智駕話題的討論熱度再度升級。同時,恰逢本周北京車展開幕在即,各路汽車制造商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蓄勢待發,都將攜最新一代智能駕駛產品和技術成果亮相,智能駕駛無疑再將成為焦點。當前中國市場各品牌車型智能駕駛基準水平是什么?有哪些關鍵與前沿技術?市場對智能駕駛發展可以有何期待?在此背景下,IDC發布了《智能駕駛能力評估
關鍵字:
智能駕駛實測 IDC 智能駕駛
IT之家 4 月 23 日消息,昨日百度 Apollo 在北京車展前夕舉辦了以“破曉?擁抱智變時刻”為主題的智能汽車產品發布會,圍繞汽車智能化,發布了全新升級的“駕艙圖”系列產品。會上,百度 Apollo 正式發布了純視覺城市領航輔助駕駛產品 ANP3 Pro,官方稱將高階城市智駕的硬件成本拉入萬元時代。IT之家從 Apollo 智能駕駛公眾號獲悉,與當前市場上大部分搭載激光雷達的高階城市智駕產品不同,ANP3 Pro 采用演進速度更快、算法上限更高的純視覺技術路線,搭載 1 顆 NVIDIA
關鍵字:
百度 智能駕駛
隨著互聯汽車生態系統的發展,它將影響多個價值鏈,包括汽車、通信、軟件和半導體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半導體公司及其他上下游會面對不小的挑戰和機遇,通過重新審視他們的產品、技術和運營方式,以及他們的市場策略,來適應這一行業的轉型。5G與邊緣計算帶來的新機遇5G技術和邊緣計算的興起,為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創新空間。首先,5G技術以其高帶寬、低延遲和高可靠性的特點,為汽車的互聯、自動駕駛和智能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其次,邊緣計算通過將數據處理和分析的能力從云端推向網絡的邊緣,使得汽車能夠實時處理大量的傳感器數
關鍵字:
邊緣智能 5G 智能汽車
IT之家 4 月 18 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 18 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進一步鞏固提升信息通信業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趙志國稱:“一是夯基礎。我們還是要把基礎打牢打實,加快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協同發展,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二是抓創新。我們認為創新是根本,推動 5G 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融合,加快 5G 演進。大家知道,5G 現在正在向 5GA 或
關鍵字:
5G 無線通信
據蓋世汽車報道,激光雷達解決方案開發商禾賽科技日前宣布已與廣汽集團達成合作。此次合作旨在通過利用禾賽科技的下一代激光雷達產品,進一步深化雙方在汽車領域的合作,共同開發具有較高市場競爭力的智能駕駛產品。Source:?Getty image分析觀點深度解析憑借精準的距離測量和高角分辨率等關鍵特性,激光雷達被認為是實現環境感知的核心傳感器之一,是實現車輛更高水平自動化的必要元素。禾賽科技去年在美國上市,截至2023年底,該公司已交付超過30萬臺激光雷達產品。與此同時,自2013年起,廣汽開始著手智能
關鍵字:
廣汽集團 禾賽 智能駕駛
5g+智能駕駛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智能駕駛!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智能駕駛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智能駕駛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