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造芯”有著天然的技術與人才優勢,而在華為之外,包括小米、中興,甚至家電產業中的格力、長虹、TCL、康佳等也發布了“造芯”規劃。“造芯”運動風起云涌時,也要謹防“造芯”變“傷心”。
- 關鍵字:
華為 芯片 高通
- 蘋果高通架是吵的唾沫橫飛,那么什么調制解調器,什么基帶芯片?消費者一臉懵逼,這蘋果到底還買不買呢?
- 關鍵字:
高通 蘋果 基帶 芯片
- 高通與蘋果圍繞專利糾紛案,已經持續了近兩年時間。
- 關鍵字:
高通 蘋果
- 風波過后,高通開始著眼于新的增長領域,如5G、物聯網和汽車領域。
- 關鍵字:
高通 5G
- 無線網絡下一個重大升級即將掀起一場大風暴,高通公司在WiFi領域實現了飛躍式發展,這也是今年早些時候博通企圖惡意收購高通的主要原因之一。
- 關鍵字:
802.11ax WiFi 高通 博通
- 今年的遭遇對高通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收購失敗使得高通不得不回購普通股160億美元用來彌補投資人,再加上5G上華為的步步緊逼,高通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 關鍵字:
高通 7nm
-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4G之后的延伸。5G時代,除了關注傳統的移動通信之外,也涉及了更多的物聯網應用。據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5G標準中,定義了5G未來的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帶寬(eMBB)、低時延高可靠通信(uRLLC)和大規模機器通信(mMTC),前者主要關注移動通信,后兩者主要關注物聯網。截止到目前(2018年9月),5G的標準還沒有完全凍結,只完成了第一階段,即eMBB標準和部分uRLLC標準。 其中eMBB應用場景(由于技術積累,更容易實現)主要關注的是移動通信領域,即手機終
- 關鍵字:
華為 高通 5G
- 幾年來,博通和高通一直在WiFi市場激戰不休,高通的市場份額一直伴隨著博通市場份額的下降而增長。
- 關鍵字:
WiFi 高通,博通
- 最近一周,OPPO、vivo、小米三家中國手機廠商相繼公布商用5G智能手機最新進展和研發時間表,讓手機發燒友驚呼5G智能手機已近在眼前,中國廠商有望引領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 而OV米風光無限的背后,離不開高通的站臺 8月28日,OPPO宣布成功基于可商用手機完成了5G信令和數據鏈路的連接。測試使用的手機集成了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充分驗證了可用于加速5G智能手機開發的相關技術。 兩天后, vivo官方宣布,基于最新旗艦手機vivo NEX平臺,vivo已經初步完成了面向商用的5G智能手
- 關鍵字:
高通 5G
- 說起網絡速度我們自然會提起4G,作為目前商用的最快網絡技術標準,4G深受運營商和手機廠商的寵愛。包括LTE在內的4G網絡標準只是我們日常接觸過的手機
- 關鍵字:
LTE 4G 高通
- 如今,在全球電子產業轉移、大陸半導體崛起的形勢下,臺灣的IC產業仍舊活躍于一線,尤其是晶圓代工方面,臺積電、聯電一直位列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之中,讓人驚嘆不已。
- 關鍵字:
半導體 AMD 高通 IC設計
- 在安卓手機芯片市場有絕對統治地位的高通,每年的芯片發布都會按照自己的規劃有條不紊的進行。但是從今年的表現來看卻很一反常態。
- 關鍵字:
高通 驍龍855
- 上周,高通中國官微發布了下一代旗艦處理器驍龍855即將到來的消息,該處理器采用7nm工藝制程,搭配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將成為首款支持5G功能的移動平臺。 高通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使其成為各大手機青睞的移動平臺供應商,從入門機到高端機,驍龍處理器幾乎無孔不入,貫穿行業的大部分產品線,而其最新的旗艦產品的首發機型,往往也會成為國產廠商競相追逐的焦點。 除了華為使用自己自家的麒麟處理器,以及其他廠商的一些中低端機型的聯發科之外,大部分的國產廠商已經將驍龍處理器作為一個提升與鞏固品牌的賣點,高通也
- 關鍵字:
高通 驍龍855
- 日前諾基亞、愛立信和高通都已經宣布了各自的收費標準,還有三星和華為沒有公布各自的收費標準,但是不論如何,從結果上來看,另外四家的收費是不可能超過高通了,因為本次5G制定中,高通是占據主要話語權的。
- 關鍵字:
高通 5G
- 以往驍龍每一次旗艦芯片在國內基本都是小米旗艦機首發,想必這次也不例外。
- 關鍵字:
高通 驍龍855
高通介紹
高通公司 是一個位于美國加州圣地亞哥(San Diego) 的無線電通信技術研發公司, 由 Irwin Jacobs 和 安德魯·維特比 創建于 1985年。兩人此前曾共同創建Linkabit.
高通公司的第一個產品和服務包括 OmniTRACS 衛星定位和傳訊服務,廣泛應用于長途貨運公司,和專門研究集成電路的無線電數字通信技術, 譬如 Viterbi decoder.
高通公司在CDMA技術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