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PCIe 7.0標準還在制定中,但已經敲定的PCIe 6.0的消息并不算多。不過近日,芯片知識產權IP開發商Alphawave近日發布消息稱,已經與德科技(KeySight)合作測試了PCIe 6.0控制器,成功讓數據傳輸性能達到了64GT/s這個上限。Alphawave稱,這為2024年首批商用PCIe 6.0設備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其實Alphawave并不是首家測試PCIe 6.0的IP提供商,另一家IP提供商新思科技Synopsys從2021年就開始研發和測試PCIe 6.0相關的知識產權合集,
- 關鍵字:
PCIe 是德科技 Alphawave 新思 英特爾
- 根據英特爾官方的公告,2024年1月1日起,可編程解決方案部門(PSG)將獨立運營,并計劃2年內開啟IPO。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的PSG其實就是以2015年5月達成收購協議的Altera為主體,從當年花費167億美元成為英特爾最大一筆收購,到現在要獨立運營甚至上市套現,種種操作背后蘊含了哪些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不過這筆投資的回報價值幾何也許能終見分曉。 在半導體行業,作為霸占銷售額榜首位置最久的公司,英特爾在收購方面表現得一直很積極,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英特爾的收購交易獲得較高評價的也不多,很多交易即使計算
- 關鍵字:
英特爾 PSG FPGA Altera 賽靈思 Lattice
- 12月21日,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通過社交媒體宣布,其首套高數值孔徑極紫外(High-NA EUV)光刻機正從荷蘭Veldhoven總部開始裝車發貨,將向英特爾進行交付。數值孔徑(NA)是光刻機光學系統的重要指標,直接決定了光刻的實際分辨率和最高能達到的工藝節點。
- 關鍵字:
英特爾 2nm 光刻機 EUV ASML 臺積電
- 據外媒,當地時間周二,以色列政府同意向英特爾提供32億美元的撥款補助,用于支持其計劃在以色列南部建設新的芯片工廠。對此,英特爾證實將追加150億美元投資,在以色列基亞特蓋特(Kiryat Gat)新建一處芯片工廠,預計總投資額達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85億元),這也是英特爾在以色列的最大一筆投資。英特爾稱,該工廠是“英特爾努力建立更具彈性的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公司在歐洲和美國進行中的投資計劃之一”。據悉,除了占總投資12.8%的撥款外,英特爾還承諾在未來十年從以色列供應商那里購買價值約
- 關鍵字:
英特爾 以色列 芯片工廠
- 半導體巨頭競相制造下一代尖端芯片,此舉將塑造 5000 億美元產業的未來。
- 關鍵字:
臺積電 三星 英特爾
-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將18A工藝節點定位在臺積電的2納米性能和發布時間之前英特爾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對其18A工藝表示信心,聲稱它在性能上與臺積電的2納米節點競爭激烈,而且發布時間也更早。英特爾18A工藝節點采用背面供電和增強硅利用率,據稱在性能和交付方面領先于臺積電的2納米英特爾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在團隊藍色最近的AI Everywhere活動上與巴倫報對話,該活動中公司發布了其最新的Meteor Lake處理器。在與該出版物交談時,首席執行官Gelsinger就英特爾的18
- 關鍵字:
芯片 英特爾
- IT之家 12 月 22 日消息,ASML 公司近日通過官方 X(推特)賬號發布推文,宣布已經向英特爾交付首臺高數值孔徑光刻設備。IT之家此前報道,ASML 研制的高數值孔徑光刻設備主要用于生產 2nm 工藝半導體芯片,數值孔徑(NA)光學性能從 0.33 提高到 0.55。ASML 明年規劃產能僅有 10 臺,而英特爾已經預訂了其中 6 臺,不過 ASML 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此設備產能提高到每年 20 臺。ASML 新的高數值孔徑 EUV 系統涉及一種全新的工具,具有 0.55 數值孔徑的鏡頭
- 關鍵字:
ASML 光刻機 英特爾
- 英特爾在2023年的“AI Everywhere”活動上推出了對其處理架構的徹底更新,體現在其移動Core Ultra處理器和將于2024年發布的桌面Core Ultra處理器中。這些架構將傳統高性能CPU核心與專用核心(用于低功耗任務、圖形加速和AI加速)結合在一起。在同一活動上宣布的最新的第五代Xeon CPU側重于服務器性能,并添加了用于云AI加速的協處理器核心。根據英特爾的公司愿景,AI處理的未來既在云端又在邊緣。該公司預測,到2028年,80%的個人電腦將成為“AI個人電腦”,配備有AI協處理器
- 關鍵字:
英特爾 AI
- 據說從2023年開始,在華爾街融資沒有AI的加持很多投資人連看都懶得看,足見AI在未來市場預期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對于很早就瞄準AI應用并且絕大部分產品都可以應用于AI產業鏈的英特爾,自然希望借助AI應用的加持獲得更多用戶的認可,為自己未來的市場預期增加砝碼,在近日舉辦的“讓AI無處不在”活動上,英特爾推出一系列出色的AI產品組合,第五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和酷睿Ultra移動處理器。 英特爾對AI的重視體現在兩個最主力產品線的宣傳口號直接瞄準了AI應用市場。比如說英特爾正式推出第五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代
- 關鍵字:
AI Intel4 英特爾 第五代至強 酷睿Ultra
- 在本周的IEEE國際電子器件大會上,臺積電展示了他們對CFET(用于CMOS芯片的邏輯堆棧)的理解。 CFET是一種將CMOS邏輯所需的兩種類型的晶體管堆疊在一起的結構。在本周的舊金山IEEE國際電子器件大會上,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展示了他們在晶體管下一次演變方面取得的進展。芯片公司正在從自2011年以來使用的FinFET器件結構過渡到納米片或全圍柵極晶體管。名稱反映了晶體管的基本結構。在FinFET中,柵通過垂直硅鰭控制電流的流動。在納米片器件中,該鰭被切割成一組帶狀物,每個帶狀物都被柵包圍。 CFET
- 關鍵字:
CFET IEEE 臺積電,三星,英特爾
- 12月16日,英特爾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辦。通過本次大賽,英特爾為廣大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展示創意和成果的平臺,并依托強大的英特爾? 酷睿? Ultra等設備及軟件工具套件,助力開發者利用基于英特爾的AI PC出色的計算和圖形性能進行創意開發,讓每一位用戶都能真切體驗到AI PC帶來的智能生產力躍升以及更加強大的娛樂體驗。作為本屆大賽的獨家AI PC合作伙伴,聯想與英特爾共同攜手加速 AI 特性在 PC 上的應用,促進生產力和娛樂創作力的釋放。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
- 關鍵字:
英特爾 人工智能 創新應用大賽 AI PC
- 12月15日,北京——今日,在以“AI無處不在 創芯無所不及”為主題的2023英特爾新品發布會暨AI技術創新派對上,英特爾正式推出第五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代號 Emerald Rapids)。期間,英特爾亦與生態伙伴分享了該全新產品在京東云、百度智能云、阿里云、火山引擎的成功實踐及其應用價值。 第五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在提高人工智能、科學計算、網絡、存儲、數據庫、安全等關鍵工作負載的每瓦性能1,以及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方面有出色表現。2 本次是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
- 關鍵字:
英特爾 至強可擴展處理器 AI加速
- 隨著每一代Intel Xeon SP服務器處理器的推出,我們不禁想到同樣的事情:如果這款芯片一年前或兩年前就發布了,對于Intel和客戶來說都會更好,而且肯定是計劃中的。今天發布的新型“Emerald Rapids”處理器是Xeon SP系列的第五代,確實是Intel迄今為止推出的最優秀的服務器CPU,但它將面臨來自AMD的Epyc系列以及一些由超大規模計算和云服務提供商制造的本土Arm服務器CPU的激烈競爭。更不用說Arm服務器CPU新秀Ampere Computing。過去幾年一直如此,Intel將在
-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服務器
- 英特爾于周四推出了新的計算機芯片,包括Gaudi3,一款用于生成人工智能軟件的芯片。
英特爾還宣布了Core Ultra芯片,專為Windows筆記本電腦和個人電腦設計,以及新的第五代至強服務器芯片。
英特爾的服務器和個人電腦處理器包括稱為NPUs的專用人工智能部件,可用于更快地運行人工智能程序。
- 關鍵字:
英特爾 AI
- 英特爾? 酷睿? Ultra 和第五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豐富了英特爾出色的AI產品組合,加速 AI 惠及千行百業,開啟全民 AI 時代。今天,在紐約舉行的“讓AI無處不在”活動上,英特爾推出一系列出色的AI產品組合,旨在助力用戶從數據中心、云、網絡,到邊緣和 PC等各個領域打造無處不在的AI解決方案。亮點包括:●? ?英特爾? 酷睿? Ultra移動處理器家族,是首款基于 Intel 4 制程工藝打造的處理器,代表著英特爾40年來最重大的架構變革,并同時成為英特爾最具能效比
- 關鍵字:
英特爾 人工智能
英特爾介紹
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