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的整合工作雖然正緊密進行,但市場普遍認為,奧運之前,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的實質性融合難以展開,作為奧運會合作伙伴的中國網通的品牌將與聯通都將得以保留。
此前有傳聞稱,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已經聯合成立6個工作小組,包括業務規劃組、網絡組、市場與品牌組、財務組、人力資源組等,但尚未得到運營商的證實。業內認為,雙方合并重組還沒有這么快,要等9月份雙方股東大會批準后才能進行。顯然,在此之前,兩家運營商還將以雙品牌運營。
有內部消息說,聯通與網通的整合在南方將以聯通人員為主
- 關鍵字:
聯通 網通 整合 奧運
- 向上?還是向下?——漲跌之間,僅一“紙”之隔。
6月4日,瑞銀發布研究報告,將中國聯通(600050.SH)目標價從10.4元調低至8.3元,同時做“售出”評級——這是過去一年以來,瑞銀在多次調高聯通評級后首次做出悲觀判斷。
瑞銀認為,按6月2日聯通宣布的方案, 聯通紅籌股與網通的換股比例為1.508∶1,而瑞銀此前的預期是1∶1。此外,聯通出售CDMA網絡的作價也遠低于其預期。
那個推動
- 關鍵字:
電信重組 聯通 運營商 移動
- 6月10日消息,端午節前,新聯通最近召集了重組后的首次中高層管理人員會議。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總部部門總經理和地方省級分公司的總經理、黨委書記參加了會議,除了傳達運營商重組政策外,即將合并的這兩家運營商還商討了一些重組前的集體行動對策,包括業務合作和設備采購合作等。
據悉,這次會議是在6月4日至6月5日進行的,僅限于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總部部門和省級分公司正職以上人員參加。
會上沒有提出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重組的實質性政策,包括向中國電信分流的部門和人員如何劃分;未來的新聯通的部門如何設置等。此
- 關鍵字:
電信重組 運營商 聯通 網通
- 6月6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盡管以高價“欣然”收購中國聯通C網,但實際上中國電信對運營C網的艱辛度有深刻認識,據悉,中國電信內部認為目前的C網用戶數被高估,也未真正實現盈利,預計2012年才能扭虧。
中國電信專門研究并購的一位人士透露,中國電信一直在對聯通C網摸底,并認為中國聯通CDMA有效用戶實際僅3700萬。
根據中國聯通的公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時,聯通的CDMA用戶數就已達4,109.7萬戶;而截止今年3月,已突破4200萬。
但上述中國電信人
- 關鍵字:
電信 C網 CDMA 聯通
- 電信重組交易看上去便宜了聯通,但中國電信的機會也許更大。
固話+小靈通+寬帶+移動,這家公司有足夠的手段翻身。
也只有這樣一場國家意志下的重組,才能讓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這樣的公司做出如此迅速的反應——涉及數千億,6家大型電信國企的一連串交易在有關部門《重組通告》“鼓勵”后第9天,就陸續出臺了收購或合并方案。
中國電信將以總價1100億元人民幣收購聯通CDMA網絡,其中包括中國電信集團將以662億收購聯通C網資產,中國電信上市公司以438
- 關鍵字:
電信重組 固話 小靈通 寬帶 移動 聯通 C網
- 全球80%的手機用戶使用GSM移動網絡。出于投資保護的考慮,海外運營商在3G演進中大多以WCDMA作為首選
重組之后的新聯通,最大的優勢在于將基于1.2億GSM用戶發展,未來可能將獲得WCDMA制式的3G牌照。WCDMA是全球最占優勢的3G網絡,而且其市場主流地位還在不斷得到加強。
WCDMA標準之利
有聯通內部人士昨日表示,新聯通雖然面臨組織整合,但WCDMA對聯通十分有利,聯通未來的重點是需要整合好網通的固網,把WCDMA固有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平
- 關鍵字:
電信重組 WCDMA 聯通 GSM TD CDMA2000
- 6月3日下午3點半,位于北京西單北大街甲133號的中國聯通集團總部會議室,中國聯通(600050.SH)董事長常小兵、副總裁佟吉祿等公司高層準時出現在了18家機構和20多位行業分析師面前。
6月2日下午,中國聯通、中國網通(0906.HK)和中國電信(0728.HK)三大運營商正式披露電信重組的股份合并及資產收購細節。
“我們認為,無論是662億的網絡價格,還是438億的用戶價格,一共1100億元總的來說是比較合理,大家也都比較能接受。”常小兵面對數十家機構行業分析
- 關鍵字:
聯通 C網 網通 電信
- 一等再等,廣大股民們終于盼來電信業重組方案的落定,然而他們卻被市場無情地潑了一盆冷水。除了中國移動(00941,HK)外,在香港掛牌的其他三家電信商昨日放量大跌超過12%,其中高價賣出C網的中國聯通(00762,HK)重挫14.07%。現在想來,若是四大電信商同時停牌再復牌,市場是否會出現四只股票同時暴跌的局面呢?市場似乎告訴我們,從目前來看,在這場規模近5500億的行業重組中,誰都不是大贏家。
三大電信股被“打回原形”
昨日的港股市場幾乎成了電信股的天下,從成交榜
- 關鍵字:
電信 C網 聯通 移動
- 中國電信(00728.HK)短期業績將受到重組的較大影響已成定局。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王曉初在6月2日對外坦言,此次向中國聯通收購CDMA業務價格偏高。更重要的是,中國電信對于加大競爭力度的計劃,已經將壓力傳遞到整個電信市場。
承受高價
目前,中國聯通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電信出售CDMA業務,對價為438億元。按聯通去年的收入計算,市盈率達48倍;按今年一季度計算,市盈率為68倍。
王曉初表示,談判確實有較大分歧,價格高了一點,不過由于不希望進行長期談判
- 關鍵字:
電信 重組 聯通 CDMA
- 就在運營商高層們就資產重組細節緊急協商之際,各家公司的人員與業務層面整合也在同時展開。
昨天,《第一財經日報》從中國網通獲悉,網通集團已下發通知,要求全體員工使用聯通手機和G網業務。具體事項從5月27日開始逐級下發通知,到5月30日為止大部分員工拿到了聯通156號碼。
據介紹,網通員工的156號段與聯通員工的156號段相連,不過聯通集團內部人士表示,聯通尚未啟動號碼更換工作,但“時間不會太久”。
之前,中國聯通統一要求員工使用133號段的CDMA號碼作為&ld
- 關鍵字:
聯通 網通 運營商
- 昨日,在停牌一周多之后,中國聯通(600050,SH;00762,HK)、中國網通(00906,HK)及中國電信(00728,HK)紛紛發布公告稱,聯通將以總計110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其CDMA網絡資產和業務出售給中國電信,并將以換股的方式與中國網通合并。聯通、網通及中國電信股份將于今日復牌。
至此,電信重組“6變3”計劃中,中國電信行業重組工作又進一步。
重組方案
聯通C網賣了1100億
昨日下午16時31分,中國電信在香港聯交所發布
- 關鍵字:
聯通 C網 網通 G網
- 隨同電信重組大幕開啟的,是這場連環重組棋局背后的明爭暗斗,圍繞蛋糕分配、股權和資產、控制權之爭等比重組格局更為復雜和精彩的利益之爭。
西方諺語有云:一個人的毒藥是另一個人的佳肴。復雜的利益鏈條下,誰是電信重組最大利益獲得者?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還是設備商?
暗斗
上市公司控制權之爭
某種程度上,資本市場決定了重組的成敗以及新一輪電信格局。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網通均為上市公司,其中涉及多家紅籌股、A股、H股上市公司。其中又以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聯通最為復
- 關鍵字:
電信 重組 聯通 移動 設備商
- 北京時間6月2日16:40消息,在停牌一周多之后,中國聯通發布公告稱,將以總計110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其CDMA網絡資產和業務(分別作價662億元和438億元)出售給中國電信,并將與中國網通合并。中國聯通將于明日復牌。
同時,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也發布公告公告確認上述消息。中國電信公告稱,已經同意以662億元人民幣(等值于港幣744億元)的價格,完成對中國聯通的CDMA網絡收購,并以438億元的價格收購其CDMA業務;中國網通發布公告稱,將與中國聯通的GSM網絡資產合并,成為全業務運營商。
- 關鍵字:
聯通 C網 網通 G網 電信
- “宣布重組結果的人已經到了(聯通)總部了!”—這是5月23日上午9時30分左右,中國聯通某人士在MSN上第一時間傳給記者的消息。隨后在某通信網站論壇上,鐵通員工間“恭喜”之聲頻起—對于一個郁結多年的電信重組話題,在這一天終于撥云見日、塵埃落定。
“五合三”最終勝出
此前盛傳的“五合三”電信重組方案最終得到印證。據官方發布的最新消息,此番重組,目前五家主要電信運營商合而為三
- 關鍵字:
電信 重組 聯通 移動 G網
- 6月2日,據香港媒體報道,國內3只電信股中電信、聯通及網通停牌至今已超過一周,投資者一直翹首期盼的中電信收購聯通CDMA網絡,終于達成協議及公布詳情。有消息人士透露,經多番討價還價后,雙方昨日終于達成收購協議,總作價高于市場預測的1000億元,最快今日作出公布,中電信也可望最早在明日復牌。
中電信、聯通及網通自上月23日停牌以來,三方一直周旋于收購作價及合并模式。這次中電信與聯通就C網達成收購協議,意味中電信如能趕上今天發出公告,最快可于明日復牌。而聯通與網通仍就合并進行磋商,由于交易復雜,預計
- 關鍵字:
電信 聯通 C網 CDMA2000
聯通介紹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通的成立對我國電信業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中國聯通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了300多個分公司和子公司。中國聯通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電信運營企業。經營的電信業務由成立之初的移動電話(GSM)和無線尋呼發展到目前的移動電話(GSM)、長途電話、本地電話、數據通信(包括因特網業務和IP電話)、電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