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開資本表情:電信重組激活千億大投資
向上?還是向下?——漲跌之間,僅一“紙”之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3981.htm6月4日,瑞銀發布研究報告,將中國聯通(600050.SH)目標價從10.4元調低至8.3元,同時做“售出”評級——這是過去一年以來,瑞銀在多次調高聯通評級后首次做出悲觀判斷。
瑞銀認為,按6月2日聯通宣布的方案, 聯通紅籌股與網通的換股比例為1.508∶1,而瑞銀此前的預期是1∶1。此外,聯通出售CDMA網絡的作價也遠低于其預期。
那個推動中國聯通股價在過去一年半時間中從不足5元最高漲至13.50元的重大邏輯——“重組將使弱者獲益”——正在奇妙地走向它的反面。“我們認為行業前景惡化,因為競爭加劇、資本支出增加,實力較弱者將是最大輸家。”瑞銀報告認為,作為“最弱的球員”,聯通的前景堪憂。
向上的力量,一夜之間,變成了向下的力量:6月3日至6日,在出售CDMA網消息之后,中國聯通A與H兩地股價連續多日重挫,聯通A股已跌至8.30元附近,并帶動中國電信(0728.HK)、網通(0906.HK)、中移動(0941.HK)等運營商,以及中興通訊(000063.SZ)、高鴻股份(000851.SH)、東方通信(600776,SH)等通訊類設備商急速下跌。
“從行業來看,重組無論對設備商還是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些運營商,都是一件好事,這個判斷現在也沒有發生改變。”一位上市電信設備公司人士說,“至于資本市場的表現,我們只能認為是‘趨勢投資’戰勝了‘價值投資’。”
他指出,資本市場在重組方案宣傳前后表現出來的兩種截然相反的表情,事實上都是基于同樣的基本事實,即運營商“六合三”的格局調整,以及新移動、新電信、新聯通分獲TD、CDMA2000、WCDMA這3張3G牌照。
資本的語境
預期和結果沒有改變,但是資本的語境變了。
或許受時任網通董事長張春江的公開言論——“家里有四個兒子,父母當然希望四個兒子都健康,不希望只是其中一個壯大”——所暗示,在所有關于重組方案的版本和假設中,各界不約而同達成的共識是,聯通和網通作為“弱勢”運營商勢必從中獲得更多的政府資源。
在長達數年關于電信重組的猜謎中,這個投資邏輯一直貫穿始終。它像一劑效用持久的春藥,激起了資本市場電信板塊的一波又一波高潮。
“就像一個黑匣子,對可能、不確定的東西預期越高,就會越強烈地反映在市場估值上。”去年末,在又一輪風起云涌的電信投機潮中,聯合證券電信分析師關海燕曾這樣對本報記者說。
此后,運營商陸續發布的年報加劇了這個預期:移動業務中國移動一枝獨秀,固網運營商用戶增長開始出現“負增長”,電信業不平衡局面加劇。
當時大多數證券分析人士均認為,基于電信競爭格局失衡趨勢日益嚴重的現狀,市場存在兩大預判:首先,利益格局會進行二次分配,目前的幾張固定網絡、移動網絡將重新排列組合,全面進入“全業務”時代;其次,處于強勢業務(移動通信)中的“弱勢”運營商中國聯通,目前僅占國內移動用戶的30%,這種強弱分化的局面必須依賴某種力量來打破。
這個邏輯的最終結論是,重組是構建有效競爭格局的有效途徑,運營商強弱分化趨勢和不均衡的競爭格局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由行政力量主導的行業重組——以實現根本性改變。
5月23日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以及6月2日中國聯通宣布向中國電信出售C網,讓“預期”變成事實。
然而,資本的語境再次轉變了風向。
6月4日,瑞銀等多家國際投行不約而同地看空聯通、網通,并對之評級為“建議出售”。瑞銀認為,必須謹慎看待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 同時優選業內龍頭:“我們對中國移動的基本面仍樂觀,盡管市場擔心可能采取不對稱監管措施。鑒于規模和管理質量,中國電信值得保持關注。我們最不看好合并后的聯通-網通,因為即將展開的整合過程困難重重。”
與此同時,瑞銀做出“2009年競爭格局可能保持不變”的預測。它認為,根據中國管理層提供的時間表,重組將在2008年四季度或年底方能完成:一方面分拆CDMA和GSM網絡可能需要6個月;另一方面,整合聯通和網通可能是個漫長復雜的過程;此外,中國電信和聯通-網通需要先提升網絡覆蓋率和質量,然后才能有效地推出固話-手機綜合服務。——故綜合來看,“我們預計2009 年和2010 年,中國電信、聯通-網通顯現的盈利增加有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