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語:交流伺服系統作為現代工業自動化與運動控制的支撐性技術之一,由于其高速控制精準、調速范圍廣、動態特性和效率高,廣泛應用于機床、印刷設備、包裝設備、紡織設備、橡塑設備、電子半導體、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以及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領域。
1999年,國產交流伺服電機及其全數字式伺服驅動器基本自主開發成功,但產業化方面比較滯后,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產能力,國內對精密交流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的需求還主要依賴進口,如日本三菱、松下、富士和德國西門子等。但近幾年,隨著國內電機制造能力的空前提升,交流伺服技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交流伺服系統 新能源
- 2010年3月24日,研華2010年首場題為“企業2.0,后危機時代組織學習創新”CEO管理讀書會于深圳華僑城創意園一渡堂圓滿舉行!
研華CEO管理讀書會(以下簡稱“讀書會”)自2005年舉辦以來,迄今為已在全國近30個城市舉辦,參與者逾千名,來賓及合作伙伴廣泛的覆蓋了知名企業、資深媒體以及國內高等學府,在業界受到眾多好評。讀書會起源于研華科技“讀書·學習·分享”的公司理念,由最初內部的員工活動轉
- 關鍵字:
研華 工業控制
-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444億美元規模。
Lux Research指出,該市場的成長動力主要來自于各大車廠推出電動車的計劃,以及世界各國政府大舉投資數十億美元建設智能電網技術。該機構分析了數種技術的前景,包括交通工具用的電池、超級電容、燃料電池,以及電網應用的儲存、分布式發電(distribut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智能電網
- 3月20日晚,研華2010年首場產學活動“華人企業的品牌國際化-研華全球化國際品牌營銷大師講壇”于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復旦管院”)拉開帷幕!
此次講壇克振親臨復旦管院,以研華科技的實際案例和管院師生共同探討了華人企業的品牌國際化之路。復旦管院孫一民副院長擔任了整場講座的主持人。
面對觀眾席近百名復旦MBA及經管高材生,克振以自己的創業故事作為此次講壇的開場,從出身到就學,從踏入社會伊始到在工作中發現創業契機,從經歷失敗的創業初階到今天
- 關鍵字:
研華 工業控制
- 作為國家投資的高端項目,高鐵工程對安防設備、施工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參與者均為大牌。不過隨著中國高鐵事業的迅速發展,市場競爭發酵,高鐵安防格局有望改寫。
門檻高,參與者均為大牌
高鐵商機固然引人注目,然而曾經參與或關注高鐵建設項目的集成商或安防設備商無不感嘆:高鐵領域“太封閉”,門檻高!中國的高鐵項目由鐵道部統一規劃及建設,相對來說,對參與項目的企業要求非常高。只有鐵道部認證的“四電”(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系統集成商才有資格承擔高鐵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軌道交通
- 智能電網建設將是中國電網未來十年發展的主要方向,傳統電網存在不支持大規模間歇性電源與分布式電源接入、輸電損失巨大、且用戶側無法互動等問題,無法滿足低碳經濟時代的要求。智能電網作為先進信息技術和高級物理電網的充分結合,是解決未來能源輸送問題的理想方案,是未來電網發展的大趨勢。
世界能源發展格局正發生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新一輪世界能源變革的目標是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以低碳能源為核心的低碳經濟。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把發展智能電網作為搶占未來低碳經濟制高點的重要戰略措施,掀起了一場全球范圍的智能電網建設熱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智能電網
- 24日召開的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獎勵大會傳出喜訊:我國自主創新產品——智能列車監控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持這項研究的上海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列車監控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的推廣和應用項目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雖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但長期以來軌道交通的信號控制核心技術一直被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和泰雷茲等國際信號公司所壟斷。不過,目前這種壟斷正被國內鐵路信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打破:上海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研制的智能列車監控系統的各項技術指標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軌道交通 智能列車監控系統
- 工業機器人、機械手在先進制造技術領域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一種高科技自動化生產設備,是一種能自動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編程序以變動的多功能機器,它有多個自由度,可用來搬運物體以完成在各個不同環境中工作。工業機械手的是工業機器人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特點是可通過編程來完成各種預期的作業任務, 在構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機器各自的優點,尤其體現了人的智能和適應性。機械手作業的準確性和各種環境中完成作業的能力,在國民經濟各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機械手技術涉及到力學、機械學、電氣液壓技術、自動控
- 關鍵字:
工業機器人 工業控制
- 飛機之所以能在天上安全飛行,是依靠先進的飛行器、導航系統等一系列高科技來保障安全的,高鐵也是同樣的道理
隨著一條又一條高速鐵路的開通,這種安全、快捷、低碳、經濟的高科技現代交通運輸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旅客青睞,開始引領起一次劃時代的交通革命。這么高的速度,其安全是如何保障的? 3月16日,在時速350公里的武廣高鐵開通運營整整80天的時候,記者在時速350公里的“和諧號”動車組上,就這一問題采訪了廣鐵集團、武漢鐵路局和武廣高鐵建設公司相關技術人員。
武廣客運專線董事長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軌道交通
- 由于機器視覺系統在現代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的應用逐漸被認知,經濟危機只是暫緩了機器視覺的推廣應用進程,生產企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對機器視覺的需求逐年提高這一趨勢卻是必然的。
2009年的經濟危機對國內的許多企業都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視覺企業也不例外,但是比起其他行業來說,影響相對要小一些。大恒圖像在2009年初根據當前的經濟形式制定了一系列的產品規劃和市場開拓計劃,確立了立足于成熟行業,努力開拓其他行業的發展方向。經過公司上下一年的不懈努力,公司銷售額提升,公司的人員規模也得到擴充,在既定目標上也都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機器視覺
- 編者語:目前機器視覺客戶還有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繼續提高集成能力。“現在許多客戶都要求你能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而不只是購買幾個機器視覺產品或者系統軟件。這就要求機器視覺廠商要有很強的集成能力,這個能力不僅僅是可以將成熟的機器視覺系統提供給客戶,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客戶的機械設備的加工性能和他的應用習慣。
回首機器視覺在中國的發展,過去10年是這個行業在中國市場發展最快的時期。伴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機器視覺產業也在中國市場度過了發展的最初時期,國際知名機器視覺廠商紛紛在中國開展業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機器視覺
- 電子信息產業在本質上是個創新型產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研發創新的支持。從世界范圍看,研發創新做得好的區域,往往能夠形成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環境,形成支撐產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如美國的硅谷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大而不強”的問題比較突出,如產品附加值低、產業鏈關鍵與核心環節薄弱等,產業發展在總體上處于價值鏈的低端。
但目前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改變,在研發——制造——銷售這一產業價值鏈中,研發環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嵌入式軟件 醫療電子 汽車電子 工業控制 201003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建議,將智能電網提升到建設智能電力系統的高度并將其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十二五”規劃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計劃。一是可全方位推動水電、核電、風能及太陽能等可再生和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優化能源結構與布局,提高清潔能源比重;二是通過實現電力企業與電力用戶的雙向互動,可實現有效的需求側響應,提高電能終端使用效率,促進用電側節能;三是可以增加發電機組和輸變電設施的利用小時數,降低火電機組發電煤耗,促進發電側節能;四是推動其他前沿相關技術的進步,如新型輸電技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智能電網 蓄能 新型輸電
- 編者語:在我國建筑業大力興建環境下,建筑智能化市場迅速成長起來,樓宇自控系統的市場也隨之越來越大。但當前的樓宇自控市場也有喜有憂,喜的是這個市場很大,國內外樓宇自控廠家紛紛爭搶這塊大蛋糕;而憂的是目前這個市場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缺乏統一的管理。
在我國建筑業大力興建的環境下,建筑智能化市場迅速成長起來,而給人們帶來舒適工作及生活環境的樓宇自控系統的市場隨之越來越大。
通過樓宇自控系統(這里指通常所說的小BA系統或狹義BA系統),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控制技術,以豐富靈活的控制、管理軟件和節能程序,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樓宇自控
- 中國高鐵訂單助它起死回生。西門子、阿爾斯通、龐巴迪、川崎重工將如何分享中國軌道交通尤其是高鐵市場的大蛋糕?
京廣高速鐵路武廣段,預算投資1080億元,去年12月已經開通;京滬高速鐵路總造價也高達1000億元,2011年也將正式運行。
高額的造價——平均每公里投資額達到1億元。巨大的市場——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高速鐵路總規模將達到1.8萬公里,占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的一半以上,兩者相乘就是未來中國高鐵建設的巨大市場。
根據中投顧問最新發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軌道交通
工業控制介紹
工業控制自動化主要包含三個層次,從下往上依次是基礎自動化、過程自動化和管理自動化,其核心是基礎自動化和過程自動化。
工業控制網絡將向有線和無線相結合方向發展
計算機網絡技術、無線技術以及智能傳感器技術的結合,產生了“基于無線技術的網絡化智能傳感器”的全新概念。這種基于無線技術的網絡化智能傳感器使得工業現場的數據能夠通過無線鏈路直接在網絡上傳輸、發布和共享。無線局域網技術能夠在工廠環境下,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