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市場分析 > 智能電網:下一個四萬億帶來什么?

        智能電網:下一個四萬億帶來什么?

        作者: 時間:2010-03-17 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 收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建議,將提升到建設智能電力系統的高度并將其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十二五”規劃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計劃。一是可全方位推動水電、核電、風能及太陽能等可再生和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優化能源結構與布局,提高清潔能源比重;二是通過實現電力企業與電力用戶的雙向互動,可實現有效的需求側響應,提高電能終端使用效率,促進用電側節能;三是可以增加發電機組和輸變電設施的利用小時數,降低火電機組發電煤耗,促進發電側節能;四是推動其他前沿相關技術的進步,如技術、分布式能源技術、技術、電動汽車、智能家用電器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因此,國家電網提出了4萬億元的龐大投資計劃,即到2020年總投資規模接近4萬億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6981.htm

          國網能源院的研究報告通過對美國智能電網的相關研究表明,智能電網的建設每投入100億元,可以帶來4倍以上的經濟社會綜合效益。據測算,每投資500億元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將帶動數倍的社會投資,直接創造就業機會約14萬個。目前,智能電網最直接的受益者將是電力設備企業。相關分析認為,設備投資將占智能電網總投資的40%左右,即4000億元市場規模。

          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電網巨大的投資,將為電力設備制造企業提供強大的技術改造原動力。他認為智能電網將能加快國內一二次電力調配融合步伐并打破固有市場格局,使中國可能產生像ABB、西門子那樣的大型電氣企業。在具體產品上,電力設備企業認為充電站所需的大量逆變器和智能電表將成為受益于智能電網建設的排頭兵。

          顯然像智能電網這么大規模的投資,審慎與科學的態度是要的,與同樣在推進智能電網發展的美國為例,美國政府并不急于進行大規模實質性的建設投資,其投資方式主要是針對技術研發環節的小規模引導資金,對于智能電網技術發展的不成熟性與不確定性總體上持審慎態度。因此,處于起步階段的智能電網并不具備在近期大規模發展特別是進行實質性工程建設的條件。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阿巴嘎旗| 岳西县| 灌云县| 鄂伦春自治旗| 耿马| 阜新市| 潼南县| 阿城市| 浦江县| 饶平县| 平远县| 吴忠市| 乐亭县| 南川市| 平利县| 北海市| 丹棱县| 马尔康县| 扎囊县| 左贡县| 蓝山县| 赤水市| 鸡东县| 栖霞市| 松原市| 卓尼县| 思南县| 乌拉特中旗| 南陵县| 无极县| 柳江县| 海宁市| 万山特区| 宁乡县| 哈密市| 邵东县| 梧州市| 周至县| 会理县|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