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爾必達存儲器申請適用日本《公司更生法》,宣告公司經營破產。其總負債額高達4480億日元,為日本制造業史上最大。臨時應急的公共支援制度,還存在增加日本國民負擔的一面。
就算是被稱為精通半導體業的經營重建企業家、過去曾數次渡過資金難關的“鐵腕”經營家,此時要將寫好在紙上的話念出來,也是相當痛苦的。
2月27日,日本半導體巨頭爾必達存儲器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適用《公司更生法》,并于當日傍晚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舉行了發布會,社長坂本幸雄一上臺就言語哽咽:“為(相關各方
- 關鍵字:
爾必達 半導體
- 據IHS iSuppli公司的內存與存儲研究報告,日本爾必達申請破產保護,將有利于DRAM市場中剩余的其它廠商,因為此舉將導致今年下半年供應減少、提振價格和營業收入。
如果爾必達的產能減少逾25%,則到2012年底,所有DRAM出貨量的全球平均銷售價格(ASP)預計上升到1.21美元,比上半年末的1.05美元上漲15.5%,如圖1所示。如果不是破產導致產能大減,今年底價格將上升到1.13美元,只比上半年末的水平高出8.5%。
必爾達產能明顯減少,將導致DRAM市場進入供應不足的狀態,刺激價
- 關鍵字:
爾必達 DRAM
- 業界都認為存儲器是半導體業中的”風向標”,然而它的震蕩是如此的激烈,讓人望而生畏。近日又曝出全球第三大DRAM制造商爾必達提出申請破產保護,爾必達會是下一個奇夢達嗎?存儲器的起起伏伏跟隨著全球PC業的成長,存儲器早己成為半導體業中的敏感點。80年代日本半導體超越美國依靠的是存儲器,緊接其后韓國半導體的崛起也是通過它。如今全球存儲器業中幾乎50%是韓國天下。
- 關鍵字:
爾必達 DRAM
- 2月27日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的日本爾必達(Elpida Memory,6665.TO)昨日在東京股市交易中大跌97%。這家全球第三大動態半導體內存(DRAM)企業申請破產保護時,負債4480億日元(約合55億美元),創日本制造企業破產規模之最。
這一破產消息在全球內存行業旋即激起“駭浪”。據臺灣集邦全球電子交易市集(DRAMexchange)的數據顯示,DRAM芯片現貨價格2月28日大幅走高,主流DDR3(雙數據速率3)價格最高上漲13%。
爾必達主要生產DRAM,
- 關鍵字:
爾必達 內存
- 日本內存芯片廠商爾必達已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股價在昨日東京股市的交易中大跌97%,創下東京股票交易所取消單日漲跌幅限制以來的最大跌幅。爾必達的破產是日本兩年來規模最大的公司破產案。在東京股市昨日的交易中,爾必達股價一度跌至4日元,遠低于周二收盤時的254日元。將于2015年到期、面值100日元的爾必達可轉債價格則較2月27日下跌60日元,至14日元。
爾必達是日本最后一家計算機內存芯片廠商,該公司此前已連續5個季度虧損。爾必達于2月27日向東京地區法院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其債務達到4480億日元
- 關鍵字:
爾必達 內存芯片
- 日本DRAM存儲芯片廠商爾必達周一申請破產保護。由于全球消費者從PC轉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類芯片價格大幅滑坡,而爾必達在新融資的過程中也遭遇困難。
連續5季度虧損
爾必達此前已連續5個季度出現虧損,該公司周一向東京地區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爾必達的債務已達4480億日元(約合55億美元)。在過去5年中,爾必達市值縮水了95%,該公司股票將于3月28日被東京股票交易所摘牌。
爾必達此前曾效仿三星(微博)電子,希望通過生產移動設備使用的存儲芯片,使營收來源多樣化。不過爾必達的這一努力并
- 關鍵字:
爾必達 存儲芯片
- 截至去年3月底,日本半導體芯片巨頭爾必達公司負債總額高達4480億日元(約合55億美元)。終于無法支撐,在2012年2月27日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將根據《公司更生法》進入重組程序,東京地方法院已受理此案。
該案因此成為日本制造業歷史上負債規模最大的破產案件。日本經濟產業相枝野幸男表示,希望能將其對日本國內經濟和就業的影響減到最小。實際上,爾必達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后,日本政府通過政策投資銀行注入的300億日元中有280億日元已無法償還,東京證券交易所隨即宣布爾必達公司的股票將于3月28日退市
- 關鍵字:
爾必達 半導體
- 全球排名第三的日本動態半導體內存(DRAM)企業爾必達27日向法院提出破產重組申請。爾必達負債4480億日元(約合55億美元),創日本制造企業破產規模之最。
作為日本國內唯一一家DRAM制造企業,爾必達一度是日本政府力保的“準國家隊”企業代表。爾必達的落幕顯示,在全球電子業洗牌大潮中,僅靠國家保駕護航并不能確保企業在殘酷的競爭中幸存。
爾必達誕生于1999年,實際是整合了日立、NEC、三菱電機的DRAM業務,其成立本身就帶有保護日本DRAM產業的政府意志。但在經歷早
- 關鍵字:
爾必達 半導體
- 近日,多家媒體廣泛報道了日本三大半導體企業瑞薩電子、富士通及松下公司將要進行芯片業務合并的事情。據了解,這三家公司將按照合作計劃,拆分各自的系統芯片設計和開發部門,用各自剝離出來的芯片設計研發部門組建一個新公司,而且合并計劃還得到日本政府投資基金Innovation Network的注資。新公司成立后,有可能與近年新成立的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Globalfoundries公司合作,由Globalfoundries來承擔新公司的產品生產。且不說今后的發展如何,僅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已反映出日本政府、企業界對
- 關鍵字:
爾必達 半導體
- 據韓國《朝鮮日報》消息,世界第三大DRAM廠商爾必達(ELPIDA)因業績不佳和資金困難而陷入破產危機。
據報道,爾必達日前表示:“與日本政府和債權團討論償債對策,但未能達成協議。因此公司也不確定能否繼續經營下去。”爾必達截止3月末或4月初要償還92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3.9億元)債務。而因為芯片市場低迷不振,爾必達已連續5個季度出現赤字,資金見底。為此,該公司曾向主要客戶請求緊急援助。
今年以來,爾必達一直與債權團協商債務調整和延后還款方案,但未能得出結果。《朝
- 關鍵字:
爾必達 DRAM
-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DRaMeXchange在一份報告中稱,如果日本政府不拯救爾必達,那么DRAM芯片市場將很可能出現寡頭壟斷。由于償債截止日期的臨近,爾必達已經發出警告稱,該公司未來可能無法生存。
償債面臨問題
爾必達在東京股市的股價周三大幅下跌。該公司此前表示,無法通過融資來償還將于4月份到期的92億日元(約合12億美元)債券和貸款。受這一消息影響,爾必達的競爭對手三星(微博)電子和海力士股價大幅上升。
DRaMeXchange表示:“如果日本政府不采取措施,為爾必達提供
- 關鍵字:
爾必達 DRAM
- 據國外媒體報道,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的行業研究部門DRAMeXchange稱,日本政府也許不會出手援救爾必達,那就會將DRAM半導體市場推向寡頭壟斷。
爾必達在前天宣布,由于尚未獲得足夠的資金來償還即將在4月前到期的920億日元(約合12億美元)的債券和貸款,因此公司也不確定能否繼續經營下去。消息發布之后,爾必達的股票和債券價格立即大幅下挫。而它的競爭對手三星電子和海力士半導體的股價則迅速攀升,因為市場預計這兩家頂級DRAM廠商將從爾必達的消亡中獲益。
DRAMeXcha
- 關鍵字:
爾必達 半導體
- 繼美光之后,日本新聞網指出,爾必達正與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洽談入資事宜,初步協議中芯國際將向爾必達出資,而爾必達會把一部分設備賣給中芯國際。
由于中芯國際已淡出記憶體代工事業三年,這次傳聞一旦成真,恐引來半導體界重新跨足記憶體事業的聯想,中芯國際昨(1)日則表示,公司至目前為止,未獲得將向爾必達出資計劃的訊息,對于未經證實的市場傳言,也不便加以評論。
中芯國際預計9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爾必達尋求公司入資的消息,將成法人關注焦點。
爾必達財務危機爆發后,結盟對象傳聞不斷,繼美光
- 關鍵字:
爾必達 DRAM
- 爾必達(Elpida)2011年度前三季(2011年4-12月)的本業虧損額(營損額)預估將達900億日圓,全年度(2011年4月-2012年3月)營損額則預估將達1,000億日圓左右的規模。報導指出,因PC銷售不振導致DRAM需求下滑,拖累爾必達上季(2011年10-12月)營損額恐達400億日圓,將遠遠不如2010年同期的營益410億日圓,今年1-3月爾必達收益性雖可望獲得改善,惟預估也將難以轉虧為盈。
全年度恐大虧1,000億日圓,也拖累爾必達27日股價大跌7.14%,收338日圓。爾必達
- 關鍵字:
爾必達 DRAM
-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芯片制造商爾必達將與美國競爭對手美光科技展開資本合作,共同應對市場惡化和韓國企業的激烈競爭。
爾必達是日本碩果僅存的DRAM廠商,但隨著消費者正在轉向使用閃存的平板電腦,導致該公司在這一競爭激烈的市場面臨價格驟降的壓力。
《讀賣新聞》稱,爾必達已經通知了主要貸款銀行,稱該公司計劃與美光科技建立聯盟,確保二者的合并DRAM市場份額能夠超過20%,從而與市場領導者三星(微博)電子更好地展開競爭。
爾必達和美光科技尚未立刻對此置評。
受此消息影響,爾必達股
- 關鍵字:
爾必達 DRAM
爾必達介紹
Elpida ELPIDA\爾必達是日本最主要的DRAM半導體芯片制造廠商,主要生產DRAM顆粒,并且自己制造原產的ELPIDA內存條.Elpida在歐美市場以提供高品質的DRAM類產品而著稱,但因在大陸地區韓系廠商的流行,且本身定位于高端產品所以目前在中國較少有貨物銷售,但同時也為廣大業者帶來潛在的商機.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