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小米集團華東總部所在地——小米南京科技園在南京建鄴正式開園。據了解,小米集團華東總部作為小米集團軟件研發中心和人才基地,未來將聚焦手機和汽車軟件開發、互聯網服務等業務。預計三年內,小米集團華東總部將達到5000人辦公規模,五年力爭突破10000人。
關鍵字:
小米 南京科技園
Source:Getty Images/Natee Meepian英飛凌科技在5月6日發布的一篇新聞稿中表示,將為小米最近發布的SU7電動汽車供應碳化硅(SiC)功率模塊HybridPACK Drive G2 CoolSiC和裸片產品直至2027年。英飛凌CoolSiC功率模塊支持更高的工作溫度。例如,基于該技術的牽引逆變器可以進一步增加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英飛凌為小米SU7 Max車型提供兩顆HybridPACK Drive G2 CoolSiC 1200 V模塊。此外,英飛凌還為小米電動汽車供應了一系
關鍵字:
英飛凌 小米 SU7 智能電動汽車 SiC
5 月 13 日消息,根據Counterpoint 的最新報告,2024 年第一季度印尼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4%,中國品牌繼續大放異彩。附各品牌市場份額:vivo 手機占據 19.2% 市場份額,去年同期為 17.4%,同比增長 16%;小米手機占據 18.6% 市場份額,去年同期為 12.5%,同比增長 55%;OPPO 手機占據 17.0% 市場份額,去年同期為 23.0%,同比下滑 23%;三星手機占據 16.7% 市場份額,去年同期為 18.3%,同比下滑 5%;realme 手機占據 9.8
關鍵字:
vivo 印尼 智能手機 出貨量 小米 OPPO
據路透社報道,雷諾集團正與多家中國公司就潛在的技術合作展開洽談。雷諾首席采購、合作關系主管和公共事務官Fran?ois Provost在社交媒體網站Linkedin上發布的一篇帖子中表示:“我們的首席執行官Luca de Meo與行業領導者展開了一系列重要對話,包括我們的合作伙伴吉利汽車和東風汽車、主要供應商,以及像理想汽車和小米科技等汽車行業的新興參與者。”這位高管在帖子中補充道,“各方一起探討了正在塑造中國汽車行業格局的電動和智能車輛技術方面的突破性進展。”Source:Getty Images分析觀
關鍵字:
雷諾 小米 理想汽車
路透社援引小米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雷軍的說法報道稱,小米SU7電動轎車的鎖單量已經超過7萬輛。鎖定訂單是指買家已選擇支付不可退款的定金。雷軍表示,小米計劃在2024年實現SU7超過10萬輛的交付目標。他還預計小米SU7的毛利率約在5%-10%之間。Source:?Getty Images分析觀點深度解析小米預計將在2025年推出一款運動型多用途車(SUV),并于2026年推出第三款車型。SU7的定價在21.59萬元至29.99萬元不等,過去幾周的訂單量非常旺盛。不過,該車型大量的積壓訂單也給小米的
關鍵字:
小米 SU7
據小米公司官微消息,4月20日,小米牽頭承擔的2023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機器人自動化產線快速重構技術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小米科技園舉辦。項目聚焦電子產品等高端制造業需求的研發成果,有助于加速形成快速重構的大規模定制化生產型模式,支撐我國高端制造業轉型升級。據悉,小米牽頭的“機器人自動化產線快速重構技術”項目,圍繞電子產品等高端制造業需求,通過研究機器人自動化產線快速重構技術,利用機器人靈巧柔順等特性,設計面向新制造模式的即插即用型機器人制造單元,研制面向產線快速重構的高性能機器人工
關鍵字:
小米 智能機器人
IT之家 4 月 22 日消息,博主 @數碼閑聊站 今日發帖稱,小米手環 9 還有一段時間,IoT 這邊全面適配接入澎湃 OS,產品打磨進度有所調整。小米 eSIM 智能手表迭代款也在路上,OLED 圓形表盤,額定電池容量設定到了 586mAh,主打長續航。IT之家此前報道,小米手環 9 近日現身阿聯酋 TDRA 和印尼電信機構,其型號為 M2345B1,只是認證文件并未透露太多的規格信息。小米上一款 eSIM 穿戴設備小米手表 S3 發布于 2023 年 10 月,該表的亮點在于“百變表圈”,
關鍵字:
小米 IoT 澎湃 OS
小米已經開啟在中國國內交付SU7電動轎車。據小米首席執行官雷軍稱,SU7的訂單數量已經超過了10萬輛,其中不可退款訂單超過4萬輛。SU7已于3月28日在中國上市。消費者可以在中國國內29座城市的59家門店預約試乘試駕。Source:?Getty image分析觀點深度解析據媒體報道,目前SU7的退訂率約為40%。在SU7各款車型中,搭載全輪驅動的SU7 Max車型是最暢銷的版本。該SU7車型配備雙電機系統,最大輸出功率為496千瓦,峰值扭矩為838牛·米。SU7 Max還搭載了兩顆Drive O
關鍵字:
小米 SU7電動轎車 電動轎車
3月28日,小米公司正式發布了小米SU7,一共有三款配置,分別是小米SU7 標準版,售價21.59萬元;小米SU7 Pro版,售價24.59萬元;小米SU7 Max版,售價29.99萬元。圖片來源:小米公司2021年3月,小米創始人雷軍正式宣告小米造車。近三年時間過去,小米SU7正式發布,其相關供應商也浮出水面,既有包括高通、英偉達、博世等國際供應商,也包含了比亞迪、寧德時代、揚杰科技等本土供應鏈廠商。芯片領域,英偉達為小米汽車提供自動駕駛芯片,小米SU7搭載了英偉達兩顆NVIDIA DRIVE Orin
關鍵字:
小米 汽車 碳化硅
3月29日消息,28日晚,備受矚目的小米SU7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3款車型,售價區間為21.59-29.99萬元。小米SU7定位“C 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包括標準版SU7、SU7 Pro、SU7 Max三款車型,對應售價為:標準版售價21.59萬元,Pro版售價24.59萬元,Max版售價29.99萬元。其中,標準版搭載單電機,百公里加速5.28s,搭載73.6kWh磷酸鐵鋰刀片電池,CLTC續航里程達700公里,享有Xiaomi Pilot Pro 純視覺智駕終生免費權益。小米SU7 Pro版在標準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小米
3 月 27 日消息,Redmi 品牌總經理王騰今日開通抖音賬號,并曝光了 Redmi 新系列手機的正面實拍畫面,搭載驍龍 8s Gen 3 處理器。▲Redmi 驍龍 8s 新系列手機這款 Redmi 新機采用無塑料支架直屏設計,下巴比左右邊框略寬,整體屏占比與 Redmi K70E 手機接近。IT之家昨日報道,小米型號為 24069RA21C 的手機通過了國家 3C 質量認證,由西安比亞迪電子代工,支持 90W 有線快充。根據其他數碼博主補充,這款新機為搭載驍龍 8s Gen 3 處理器的Redmi
關鍵字:
小米 Redmi 驍龍 8s Gen 3 直屏
據消息,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稱,近期將發布第一代通用開放人形機器人本體。據了解,2023年年底,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人形機器人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聯合組建,包括小米機器人、優必選科技、京城機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等,聚集了一大批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頂級專家和技術研發人員,中心具有極強的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應用推廣能力。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主要面向人形機器人核心器件、通用本體、通用大模型、運動控制系統、工具鏈和開源社區等人形機器人行業短板和痛點開展技術攻關,將為整個行業打造出共性技術平臺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小米 優必選
IT之家 3 月 12 日消息,小米汽車發布會官宣定檔 3 月 28 日,全國 29 城,59 家門店同步開啟小米 SU7 預約。作為小米汽車首款產品,小米 SU7 定位轎跑車型,該車擁有運動化的外觀和科技感十足的內飾,單電機版 299 馬力,雙電機版 673 馬力,續航可達 668-800km。IT之家附車型回顧:小米 SU7 定位 C 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車長 4997mm、軸距 3000mm、車寬 1963mm,車高 1440mm,風阻系數 Cd 0.195。小米 SU7 的“
關鍵字:
小米 新能源汽車
3月12日消息,小米稱小米首臺汽車將在3月28日上市,上市即交付,全國29城,59家門店同步開啟預約。根據工信部公布的小米汽車申報車型信息顯示,一共有SU7和SU7 Max兩款車型以及SU7、SU7 Pro、SU7 Max 三款尾標,為純電動轎車,產品商標為小米牌,汽車尾部標識為“北京小米”,生產企業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小米曾表示小米汽車今年上半年上市。雷軍曾表示:“小米汽車的目標就是通過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廠商,為中國汽車工業全面崛起而奮斗!”(崔玉賢)
關鍵字:
小米 雷軍
據新京報報道,今日下午 3 點,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北京市代表團在駐地舉行開放團組活動,并接受中外媒體集體采訪。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雷軍代表作為北京市代表團的一員,就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等問題,與媒體進行了交流。雷軍表示,小米集團作為一家科技企業,正處于從跟隨到領跑的轉型階段,決心走硬核科技道路,推進高端化、全球化戰略。他說:“今年是小米創業第 14 年,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的引領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雷軍透露,小米集團將深耕底層核心技術,發展小米汽車業務,推動高端化與全
關鍵字:
小米 新能源汽車
小米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小米!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小米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小米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