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體硅電池的主流地位中期不會改變:晶體硅電池技術成熟、性能穩定,是光伏電池的主流品種。經過多年發展,“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產業鏈各環節都已發展了成熟的工藝。特別的,隨著08年以來多晶硅寡頭壟斷格局被打破,電池成本大幅下降,競爭力加強。中期來看,晶體硅的主流地位難以撼動。晶體硅電池行業的發展方向為:繼續壓縮多晶硅成本(比如冶金法)、繼續提升電池轉化效率、繼續壓縮各個環節的原材料消耗量(如降低硅片厚度)。從投資的角度而言,重點關注具備規模或技術優勢的企業,如賽維、尚德,它
- 關鍵字:
光伏電池 多晶硅 薄膜電池
- 2009年第3季全球各太陽能市場景氣回溫情況不一,也影響多晶硅在各區的報價及走勢,老字號廠持續維持每公斤約70美元水平,大陸多晶硅價格持續上漲,且交易多樣化,導致業者對2010年多晶硅價格的走勢看法也不同,看跌及看漲均有。
2009年第3季太陽光電市場景氣回溫,但全球各區的回溫情況差距大,亞洲熱、歐洲平淡,其中大陸市場被視為熱度最高的地區,尤其大陸自制的多晶硅,依扣除17%退稅來看,從原本每公斤55美元左右到6月拉升至60美元,7月拉升至60~65美元,目前報價水平為70美元左右,平均每個月約漲
- 關鍵字:
太陽能 多晶硅
- 隨著國家在政策上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國內太陽能產業亦正邁向飛速發展的軌道。作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基礎原料—多晶硅產業,理應與太陽能產業一榮俱榮,然而恰恰相反,目前看來多晶硅產業卻面臨著價格急速跳水的現狀。
記者了解到,國內多晶硅現貨價格在2008年10-11月份直跌到220美元/千克以下,到2009年3月則僅為不到150美元/千克,而2009年7月初僅70美元/千克。截止到8月初,國內有些地方的多晶硅現貨價格甚至跌破30美元/千克。
原本寄予厚望的多晶硅項目由于多
- 關鍵字:
太陽能 多晶硅 光伏
- 機遇與挑戰:
太陽能光伏需求擴張導致供應嚴重短缺,多晶硅價格一路飆升
受經濟危機影響,半導體和光伏產業對多晶硅的需求急劇下降
國內企業投資多晶硅不能簡單依靠現有技術
國內企業電耗高低不一,水平參差不齊
相關數據:
2004年以來多晶硅價格一路飆升,2008年最高達450美元/kg
2008年全球光伏市場年度新增安裝量為5.5GW,2007年度新增安裝量為2.4GW
國內企業在綜合電耗高的
-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多晶硅
- 中國新一輪的多晶硅熱潮撲面而來,8月7日,陜西天宏硅材料公司第一爐多晶硅出爐,一條年產1250噸的多晶硅生產線開始試運行。而該計劃總投資為37億元,年產多晶硅3750噸,分兩期建設,上述年產1250噸項目為第一期,第二期已提前開工建設,預計2011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產。
據新華網報道,陜西省發改委這一項目定為“振興太陽能光伏產業布局的重大項目”。
不僅是陜西,受新能源政策影響,全國各地均再現多晶硅投資熱。此前一個月,四川樂山剛剛宣布,至2009年底,當地的多晶硅產能
- 關鍵字:
太陽能 多晶硅 光伏
- 8月7日,從世界光伏巨頭江西賽維LDK公司傳出喜訊:自2006年5月產出重達275公斤的亞洲最大太陽能多晶硅硅錠后,日前,該公司又順利產出重達800公斤的全球最大太陽能多晶硅硅錠,這標志著該公司的多晶硅生產技術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產能,對太陽能產品的推廣應用將產生積極影響。
多晶硅是制造太陽能電池的重要原料和優良的半導體材料。硅錠鑄造是多晶硅片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為了鑄出超大型的800公斤硅錠,該公司持續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力度,先后組織開展了十多個研發項目,攻克了多個技
- 關鍵字:
賽維LDK 多晶硅 太陽能
- 中國新一輪的多晶硅熱潮撲面而來,8月7日,陜西天宏硅材料公司第一爐多晶硅出爐,一條年產1250噸的多晶硅生產線開始試運行。而該計劃總投資為37億元,年產多晶硅3750噸,分兩期建設,上述年產1250噸項目為第一期,第二期已提前開工建設,預計2011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產。
據新華網報道,陜西省發改委這一項目定為“振興太陽能光伏產業布局的重大項目”。
不僅是陜西,受新能源政策影響,全國各地均再現多晶硅投資熱。此前一個月,四川樂山剛剛宣布,至2009年底,當地的多晶硅產能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光伏
- 近日,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生產的首批非晶硅單結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順利下線,其電池性能達到了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標志著兵器裝備集團的綠色新能源產業形成了風能、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產品、非晶硅單結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等多個產品譜系。
此次下線的非晶硅單結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生產成本低、能量返回期短、適于大批量生產、高溫性能好、弱光響應好、充電效率高等特點,其初始光電轉換效率達到8%,高于當前國際同行業產品效率(5.5%-7%),在相同環境條件下,每千瓦年發電量要比單晶硅高8%,比多晶硅高13%。該電池組件廣
- 關鍵字:
太陽能電池 多晶硅 太陽能薄膜光伏電池
- 我國第一條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陜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25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日前成功生產出首爐多晶硅。8月6日上午,天宏公司在咸陽舉行慶祝儀式,省長袁純清出席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對項目成功試車表示祝賀,并宣布年產250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項目開工。副省長吳登昌致辭。
發展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是加快我省新能源建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省政府先后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并制定出臺了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振興規劃及相關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充分
- 關鍵字:
新能源 多晶硅 太陽能光伏 半導體照明
- 太陽能產業去年第4季急凍,上半年歷經漫長黑夜,第3季產業鏈價格才見止穩,臺灣友達卻在去年底宣布跨足太陽能事業,今年第2季更切入上游原料和下游系統整合服務,面對媒體詢問時機是否恰當,友達董事長李焜耀4日表示,早點進入不見得有這么好的時機。
據臺灣媒體報道,李焜耀表示,太陽能市場目前供給過剩的是中游,而友達在太陽能產業布局,著重在最上游的原料多晶硅和最下游的系統整合服務,正好是微笑曲線的兩端。他指出,上游目前看起來還很健康,下游的電廠(powerplant)解決方案需求仍很大。
此外,全球各國
- 關鍵字:
太陽能 多晶硅 再生能源
-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政策頒布正進入密集期。在今年3月我國出臺“太陽能屋頂計劃”后,僅過了不到4個月的時間,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業界期盼已久的“金太陽工程”正式啟動。如果說,“太陽能屋頂”計劃讓飽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之苦的光伏企業看到了曙光,那么,“金太陽工程”的啟動,將大大加快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
上游多晶硅原料與主要市場“兩頭在外&r
-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多晶硅
- 在“節約資源、節能降耗、清潔生產、保護環境”等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電子信息材料企業抓住光伏太陽能電池、新型元器件、平板顯示器件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大自主技術創新力度,逐步實施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新材料的品種和數量不斷增加。然而,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2008年電子材料行業實現產值約1260億元,比上年僅增長了約8%。
硅材料:太陽能級產品占主流 多晶硅有過剩風險
半導體硅片尺寸呈現不斷增大的趨勢。從全球的情況看,直徑200mm的硅片生產量最大,直徑3
- 關鍵字:
電子材料 元器件 多晶硅 光伏太陽能電池 平板顯示器件
- 趙少康上周末在臺灣蘋果日報撰文指出,“臺經濟部”即將完成產業開放登陸清單,內部建議有關制造業共26項,包括有條件開放面板、半導體等產業,在我看來,“在臺灣新增一座新世代廠,才能登陸蓋前一代或前兩代的舊時代廠”已嫌保守,而26項開放的制造業竟然未列入“多晶硅產業”,也令人驚訝。
你也許不熟悉什么是“多晶硅”,但你一定知道什么是“太陽能”,“多晶硅”就是太陽
- 關鍵字:
半導體 多晶硅 太陽能
- 多晶硅疾進:一個西部城市的千億宏圖
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一個西部新能源基地,正在醞釀。
地處成都、川南和攀西三大經濟區結合部的四川樂山,正試圖通過打造三條產業鏈——太陽能光伏硅材料產業鏈、電子級硅材料產業鏈、硅化工循環利用產業鏈。
據來自樂山市政府的資料顯示,2008年,樂山電子及硅材料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9.6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多晶硅產量1180噸。
“截至6月底,全市已形成年產多晶硅4500噸的生產能力,居全國第一。&rd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光伏
- 從全球情況看,多晶硅在兩年內會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況,但中國可能會由于國內市場的啟動而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目前,多晶硅的銷售已從低谷中走出,價格也出現小幅回升,但這只是由于前期價格降速過快、現在積壓訂單啟動而造成的。由于光伏市場啟動的前提是光伏發電成本的降低,也就是電池組件和系統成本的降低,長期來看,多晶硅價格持續下降的趨勢不可避免,但不會出現過去那樣的大起大落。
西門子法的成本從長遠來看是無法滿足光伏產業對多晶硅的成本需求的,而國內企業的成本由于高于國外廠家的成本,因此,處境更加堪憂。國內多晶硅企
- 關鍵字:
多晶硅 西門子法 光伏
多晶硅介紹
多晶硅(Polysilicon)是生產單晶硅的直接原料,是當代人工智能、自動控制、信息處理、光電轉換等半導體器件的電子信息基礎材料。被稱為“微電子大廈的基石”。
主要的多晶硅生產商有Hemlock Semiconductor、瓦克集團(Wacker Chemie)、REC、日本德山公司(TOKUYAMA)、MEMC、Mitsubishi、Sumitomo-Titanium,以及一些中國的一些比較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