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法多晶硅將成為光伏電池首選
從全球情況看,多晶硅在兩年內會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況,但中國可能會由于國內市場的啟動而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目前,多晶硅的銷售已從低谷中走出,價格也出現小幅回升,但這只是由于前期價格降速過快、現在積壓訂單啟動而造成的。由于光伏市場啟動的前提是光伏發電成本的降低,也就是電池組件和系統成本的降低,長期來看,多晶硅價格持續下降的趨勢不可避免,但不會出現過去那樣的大起大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768.htm西門子法的成本從長遠來看是無法滿足光伏產業對多晶硅的成本需求的,而國內企業的成本由于高于國外廠家的成本,因此,處境更加堪憂。國內多晶硅企業,尤其是采用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硅的企業,必須提前做好應對市場價格低于自己生產成本的殘酷情況的準備。這是因為,國外的西門子法成本普遍低于國內,還因為,采用冶金法等新工藝提純的多晶硅越來越成熟,純度和制作的電池效率也越來越高。對國內企業而言,應對的策略是采用新工藝擴產,另外就是向下游延伸,如增加鑄錠、單晶或切片的產能,投資電站或者建立全產業鏈系統。
冶金法多晶硅還遠遠沒有站到臺前,目前,比較穩定的、規模化的水平是單晶硅電池效率達到15%以上(衰減后穩定的效率),多晶硅電池效率達到14%以上。雖然冶金法多晶硅還沒有達到西門子法多晶硅的水平,但各企業中試產品的進步程度遠遠大于早期西門子法的發展速度。相信冶金法多晶硅在一到兩年內可以達到與西門子法同等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成本低、投資小以及環境友好等優勢,冶金法多晶硅成為光伏電池的首選,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要解決目前冶金法多晶硅的純度不夠高和質量不穩定的問題,應當在工藝和設備方面繼續探索。目前,中國多家公司和研究機構各自為戰、單打獨斗,如果能夠進行產業內企業間的合縱連橫,實行產學研結合,各廠家與研究機構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形成一條最合理的技術路線,各家共同得益,就會大大加快冶金法最終解決問題的進度。現在正在醞釀中的冶金法多晶硅產業技術聯盟,將為解決這個問題起到一定的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