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條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在咸陽成功試車
我國第一條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陜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25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日前成功生產出首爐多晶硅。8月6日上午,天宏公司在咸陽舉行慶祝儀式,省長袁純清出席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對項目成功試車表示祝賀,并宣布年產250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項目開工。副省長吳登昌致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968.htm發展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是加快我省新能源建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省政府先后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并制定出臺了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振興規劃及相關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充分發揮我省的人才優勢、科技優勢和資源優勢,努力加快我省光伏產業發展步伐。天宏公司年產125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項目于2007年9月開工建設,是目前國內唯一全套引進德國先進技術和主要生產設備的生產線,具有科技含量高、產品起點高、質量標準高、綜合消耗低、產業鏈完備、閉路循環、潔凈生產等特點,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今年7月成功聯動試產。
年產125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項目成功試車和年產250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項目開工儀式后,袁純清實地檢查了企業的生產情況。在中控大樓,他仔細聽取了企業生產情況的匯報,并與年輕技術人員親切交談,詢問大家的畢業院校和工作時間、從事工種等情況。當得知企業技術人員平均年齡只有25.9歲、多數具有研究生學歷并在德國進修過時,袁純清高興地說,微電子級多晶硅產業的發展事關全局,不僅對我省實行新能源戰略、加快能源結構調整,而且對應對全球變暖和新一輪產業競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年輕人,你們為這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我對你們表示感謝。他指出,年產125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項目的成功試車和年產250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項目的開工建設,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一件大事,不僅拉開了我國微電子級多晶硅規模化生產的序幕,也必將極大地推動我省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希望大家以此為新的起點,始終堅持科技引領、技術創新,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努力進行科技攻關,不斷取得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為打造世界一流國內第一企業、推動太陽能光伏產業成為我省新的主導產業作出更大貢獻。
隨后,袁純清分別檢查了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環保綜合利用等情況,并和外國專家就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進行了深入交流。他說,微電子級多晶硅屬于尖端產品,尖端不僅要體現在生產技術方面,更要表現在環境保護方面。企業要進一步提高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努力實現生產規模、產品品質和經濟效益同步快速增長。同時,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把循環經濟作為基本指向,堅持節約生產、清潔生產,推動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效益提升。
吳登昌在致辭中對年產125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項目提前成功試車和年產2500噸微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項目開工表示熱烈祝賀,希望企業堅持高起點、高定位,積極拓展產業鏈,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他表示,省政府將全力支持多晶硅項目建設,省級有關部門和咸陽市也要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推動多晶硅企業和太陽能光伏產業盡快實現做大做強。
咸陽市、有色集團、天宏公司的負責人分別介紹了支持多晶硅企業生產、組建產業集群、加快產業發展步伐等方面的情況。
省政府秘書長秦正,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工信廳、商務廳、環保廳、國資委、安監局、物價局,西北電監局,西安海關,咸陽市的主要負責人以及項目協作單位、金融單位代表參加了慶祝儀式并陪同檢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