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周一表示,將于今年9月開始量產45納米產品,成為臺灣首家邁入45納米量產的晶圓廠。
臺積電總經理兼總執行長蔡力行表示:“為因應客戶未來的需求,公司迅速建構完成了45納米設計生態環境,并結集完備的設計支援服務,協助客戶將來能快速導入45納米產品。”
目前,全球消費電子產業均朝更為精巧且高效能設計發展,臺積電為提高產業競爭力,也一路由90納米、65納米至最新的45納米先進工藝邁進。
- 關鍵字:
45納米 代工 臺積電
- 富比士2,000大企業排行榜,即富比士雜志(Forbes)全球前2,000大企業排行榜,銷售額不到10億美元或股價低于5美元者不入選.據臺灣媒體報道,這次兩岸三地上榜企業共計有129家,差異只在伯仲之間,香港以45家領先群雄,臺灣和大陸則分別以44家和42家緊追在后。美國雖以659家上榜企業衛冕冠軍寶座,但2007年卻有34家企業中箭落馬,總數比2006年少。奪下亞軍的則是日本,上榜企業總計有291家,英國以126家拿下季軍,大陸(含香港)則以89家排名第四。排名前10大企業則分別為花旗集團(Citigr
- 關鍵字:
Forbes 排名 臺積電 電阻 電位器
- 3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將把WiMax芯片的制造業務外包給臺積電。
據《福布斯》網站報道,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臺積電日前贏得了英特爾WiMax芯片的制造業務。此前,臺積電還是英特爾PC芯片組的代工廠商。
據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日前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臺積電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并且還進一步擴大了領先優勢。
Gartner數據顯示,2006年臺積電營收97億美元,市場份額擴大到了45.2%。
- 關鍵字:
WiMax 代工 臺積電 通訊 網絡 無線 英特爾
- 據臺灣媒體報道,針對英特爾公司在中國的芯片工廠獲得批準的傳言,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公司的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對媒體表示,臺灣地區行政機構應該加速對大陸地區開放半導體先進工藝,否則臺灣廠商在內地將處于落后境地。
去年年底,臺灣行政機構剛剛批準了島內半導體企業向大陸地區輸出0.18微米線寬的8英寸芯片生產工藝。
英特爾公司目前沒有對在中國的芯片工廠進行證實,根據傳言,這座芯片廠將采用90納米工藝,位于中國北方的大連。90納米工藝已經比臺灣廠商獲準在大陸使用的180納米工藝(即0.18微
- 關鍵字:
工藝 臺積電
- 臺灣“經濟部投審會”委員會議 通過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將其上海廠晶圓制程技術提升為零點一八微米以上申請案。這是臺灣方面去年底開放零點一八微米晶圓制程登陸后首宗獲準投資案。 “中央社”報道,臺灣有關方面去年底宣布開放零點一八微米晶圓制程赴大陸投資,唯一獲準在大陸投資設立八吋、零點二五微米晶圓廠的臺積電率先提出提升制程申請。 臺積電早于二00五年一月即向當局提出赴大陸投資零點一八微米制程申請,當局直至去年底政策才正式松綁。臺積電遂補件申請。 二十日
- 關鍵字:
0.18微米晶圓 單片機 嵌入式系統 臺積電 制程技術 其他IC 制程
- 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TSMC)稱,在客戶清理庫存之后,公司今年一月份銷售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五分之一,這是公司第三年銷售額連續下跌。 TSMC公司和較小競爭對手UMC公司曾預測第一季度銷售額將較弱,但分析師指出,隨著客戶清空庫存和從二季度開始訂購新訂單,兩家公司的下跌已接近谷底。TSMC公司稱,公司上月銷售額為208.51億臺幣(6.3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61.78億臺幣。公司方面沒有就此做出解釋,此前TSMC曾預測公司將在今年三月前走出谷底。 TSMC公司是德州儀
- 關鍵字:
臺積電 下滑20% 消費電子 一月銷售額 消費電子
- 諾發公司的VECTOR系統憑借其技術創新和高效生產力被評為最佳CVD產品 諾發系統有限公司(Novellus Systems, Inc., Nasdaq股票代碼:NVLS)宣布,該公司的VECTOR®系統在臺積電2006供應鏈管理論壇上獲得TSMC頒發的“2006年度優秀CVD供應商獎”。350多家TSMC供應商參加了這次活動,諾發公司是獲得“2006年度優秀供應商獎”殊榮的十一家公司之一。諾發公司的VECTOR 300mm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淀積
- 關鍵字:
NOVELLUS 單片機 供應鏈管理論壇 諾發 嵌入式系統 臺積電 優秀供應商獎
- 市調機構IC Insights針對2006年全球半導體廠商表現重新進行評估,預期英特爾(Intel)仍將會是半導體業龍頭,韓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居次,季軍則仍是德州儀器(TI)。而英飛凌(Infineon)因為正式將旗下事業奇夢達(Qimonda)分割出去,這份排名表的計算已經排除了奇夢達的數據。 據港臺媒體報道,IC Insights認為前15大半導體廠中,只有臺積電、超AMD、奇夢達排名上升,表現優于200
- 關鍵字:
AMD 半導體廠 排名 臺積電
- 面對來自臺灣芯片代工大佬臺積電的訴訟,一貫低調的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首次發起猛烈反擊。 “每當我們突破難關或進入發展關口,臺積電都會給我們來這么一下。但這次他們是騷擾。”在昨天召開的高通公司-中芯國際合作項目天津啟動儀式上,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直言。 兩家臺灣芯片商的夙怨 8月28日,臺積電公開宣稱,由于中芯未遵守2005年簽訂的和解協議,繼續侵犯其專利及不當使用商業機密,已在美
- 關鍵字:
單片機 工業控制 嵌入式系統 臺積電 通訊 網絡 無線 張汝京 工業控制
- 中國內地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周二表示,已在美國向對臺積電提出反訴。 據EETimes網站報道,芯片代工巨頭臺積電上個月再次起訴中芯國際,指控中芯國際未遵守雙方2005年1月達成的專利糾紛和解協議。 中芯國際否認了對方的指控。在反訴書中,中芯國際指控臺積電“違反了合約規定和雙方應遵守的誠信義務及公平交易協定”,并要求臺積電做出賠償。 中芯國際在其反訴書中指責臺積電不在市場上光明正大進行競爭,
- 關鍵字:
單片機 反訴 嵌入式系統 臺積電 通訊 網絡 無線 指控 中芯國際
- 由于芯片代工需求強勁,臺灣TSMC臺積電將把芯片代工交貨周期延長到8周,并且不排除繼續延長的可能性。 在6月份和7月份,臺積電表示,他們可以滿足客戶5周內交貨的緊急芯片訂單。在那2個月當中,客戶芯片的高庫存導致向臺積電代工的需求不強,因此臺積電客戶特別是IC設計公司認為他們可以等待晶圓價格下調,再向臺積電追加訂單。
- 關鍵字:
代工 單片機 交貨期 嵌入式系統 臺積電 通訊 網絡 無線 芯片
- “從內容來看,臺積電的起訴書并沒多少新意,大部分還是上次訴訟理由的匯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本土半導體產業人士說。 不過,該半導體產業人士表示,臺積電此次指責中芯侵權的新理由“很有味道”,基本上都針對了中芯一年多來的布局動作。 首先,臺積電認為中芯向北美9家國際客戶披露了自己的技術,顯示出它對中芯搶奪國際高端訂單的憂慮。“臺積電拿中芯0.13微米及以下技術做文章,更有針對性,因為中芯的主流訂單業務正向這一工藝水平集中。”&nb
- 關鍵字:
單片機 工業控制 嵌入式系統 侵權 臺積電 中芯 工業控制
- 臺積電狀告中芯國際風暴持續擴大,臺積電堅持中芯破壞和解約定,要求中芯將先前合約中剩余的1.3億美元和解金一次付清,并索取官司費用及因商業機密遭不當使用所產生損失的加倍賠償,由于臺積電稱,中芯技術將會轉移到新建設的武漢、成都等晶圓廠,因此業內人士估計,若中芯未來不幸敗訴,極可能付出高額代價。 2006~2010年間分期支付,不過,這次臺積電稱中芯破壞和解,在雙方協議生效后,對方依舊不當使用臺積電的商業機密,因此根據協議,要求中芯將剩余的1.3億
- 關鍵字:
單片機 工業控制 汽車電子 嵌入式系統 臺積電 消費電子 中芯 工業控制
- 臺積電狀告中芯國際風暴持續擴大,臺積電堅持中芯破壞和解約定,要求中芯將先前合約中剩余的1.3億美元和解金一次付清,并索取官司費用及因商業機密遭不當使用所產生損失的加倍賠償,由于臺積電稱,中芯技術將會轉移到新建設的武漢、成都等晶圓廠,因此業內人士估計,若中芯未來不幸敗訴,極可能付出高額代價。 2006~2010年間分期支付,不過,這次臺積電稱中芯破壞和解,在雙方協議生效后,對方依舊不當使用臺積電的商業機密,因此根據協議,
- 關鍵字:
單片機 和解金 嵌入式系統 臺積電 通訊 網絡 無線 消費電子 中芯 消費電子
- 7月25日消息,閃存解決方案供應商Spansion公司昨日宣布擴充與代工廠臺積電簽署的代工,增加采用300mm晶圓的90nm MirrorBit技術。兩家公司同意,在現有服務協議基礎上,即為Spansion的110nm技術提供代工生產,增加了90nm的生產能力。臺積電從2006年第二季度開始生產采用110nm技術的閃存晶圓。90nm技術的目標量產時間為2007年下半年。 Spansion MirrorBit閃存能夠利用一個基于氮化物的存儲器件,
- 關鍵字:
90nm閃存 Spansion 臺積電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