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西媒體報道稱,5G技術開始在巴西投入使用,在首都巴西利亞將推出服務。媒體在消息中稱:“5G服務將于周三進入巴西。巴西利亞將是該國首個投入使用該技術的城市。”巴西其他州的首府,將在2022年9月29日之前開通5G網絡。巴西電信局批準電信運營商克拉羅公司、意大利移動電信集團合股公司和Vivo公司在巴西利亞提供5G服務。巴西期待,5G技術將能夠將覆蓋此前沒有通信和網絡的區域,包括公路不同的路段以及亞馬遜的部分區域。值得一提的是,巴西一直對華為的合作持開放態度,此前華為已經幫助巴西建設5G智能工廠,還和巴西運
關鍵字:
華為 5G 巴西
因為手機電池容量太小,不少朋友都會產生“續航焦慮”,希望廠商增加電池容量加以改善,現在華為決定推出一款6000毫安超大電池手機,正常使用兩天不成問題,解決續航焦慮問題。據外媒報道,華為正式在南非官網預熱Nova Y70 Plus手機,主打超長續航和性價比定位,已經開啟了預約活動,預計將在5月1日正式發布。華為Nova Y70 Plus內置6000毫安超大電池,足夠正常使用兩天時間不成問題,支持22.5W有線充電,預計完全充滿需要兩個半小時左右。暫時還不知道具體型號,有消息稱搭載聯發科G80處理器,基于臺積
關鍵字:
華為 智能手機 南非
隨著數字化應用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意識到了數據的價值,將其比喻為新時代的“石油”。猶如石油驅動工業化時代的發展,數據也逐漸成為驅動信息與智能化時代的重要資源,數據的存儲和處理能力隨之成為加速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底座,深刻影響著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進程。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大數據時代數據存儲面臨四大變化:一是數據應用日新月異,多種多樣;二是對數據的實時性分析要求不斷提高;三是數據安全保護標準不斷提升;四是數據存儲的綠色節能發展勢在必行。在此背景下,采用計算和存儲解耦的架構,使用彈性、可靠、經濟、高效的專
關鍵字:
華為 數據存儲
近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華為的手機下跌的很厲害,因為沒有供應,華為自己的芯片沒辦法生產,別人的芯片也不能賣給華為。 余承東稱,華為作為5G的全球領導者,在5G時代卻是唯一一家賣4G手機的廠商,這是個笑話。對華為的線下零售都造成了很多影響。 此外,余承東還表示,若不是因為美國的打壓,可能全球主要的手機廠家就是華為和蘋果,其他都是小廠家。包括那家韓國企業,可能主要在美國和韓國兩個市場,其他市場基本都被干得差不多了。 據了解,在去年
關鍵字:
華為 余承東 5G 智能手機
IT之家 7月7日消息,余承東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增程車不夠先進是胡扯,比燃油車效率更高。對此,魏牌(長城汽車旗下品牌)CEO李瑞峰昨晚在微博發文稱:打鐵還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后是行業共識,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還配有一張“我想不通”的圖片,并在博文最后加了一個話題詞:“余承東稱增程車不夠先進是胡扯”IT之家了解到,在問界M7發布后,余承東接受采訪時被問及有觀點認為增程式電動車只是過渡路線,他表示,這是胡扯,把增程發動機去掉,就是純電車。純電車增加了一個增程發動機,就是落后?余承東表示
關鍵字:
魏牌 華為 余承東 增程式混動技術
2020年10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了【2018】139號華為EMT決議: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但聲明末尾顯示:“本文從發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年”。 據了解,該份文件在2020年11月時在華為心聲社區的官方網站上所發出。若按照文件簽署日期所標注的“2020年10月26日”來計算,此份華為不造車的承諾將還有一年多即到期。 2020年11月,華為經營管理團隊(EMT)文件(華為EMT決議【2020】007號)發布,正式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
關鍵字:
汽車 華為 任正非
7月4日, AITO品牌正式推出了旗下第二款產品——AITO問界M7。據稱,該車定位為豪華智慧大型電動SUV,搭載HUAWEI 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臺,6座空間、AITO零重力座椅和新升級的HarmonyOS智能座艙,全國建議零售價為31.98-37.98萬元。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表示:“在華為和賽力斯發揮各自優勢共同賦能下,AITO品牌創造了新品牌單車型最快交付破萬的記錄,6月份單月大定破萬再創新高,已經成為成長最快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隨著
關鍵字:
AITO M7 華為
原本應該2021年3月發布的華為P50系列,推遲到2021年7月才正式發布;而原本應該2021年9月發布的Mate 50系列,一拖再拖,何時發布成謎。Mate 50系列手機何時能夠亮相?是否能夠攻克純自研的5G技術,并且采用最新的自研SOC?最近這三個方面都有了新的消息。有消息指出,華為的Mate 50系列暫定8月底或9月中上旬發布,最有可能的日期是9月12日。并且在這場發布會上,華為還可能發布問界M5e純電版新能源智能汽車和支持心電圖功能的華為Watch 3 Pro智能手表。1前段時間傳聞Mate 50
關鍵字:
華為 Mate 麒麟 5G 通信殼
近日,華為鴻蒙HarmonyOS 3.0開發者Beta版本開啟公測招募,今天正式開啟審核推送,關于新系統的UI細節也得以展示。 在HarmonyOS 3.0中,狀態欄的圖標進行了微調,之前被不少人詬病“不好看”的HD圖標被移除,Wi-Fi等圖標也進行也位置調整。 同時,在新版本中,系統的側邊通知欄也進行了調整。 除了對現有UI做出微調外,HarmonyOS 3.0還將在目前系統的基礎上做出其他優化改動。 根據此前爆料,HarmonyOS 3.0將剔除2.0中非常臃腫部分,讓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交互
關鍵字:
華為 鴻蒙 HarmonyOS
IT之家 6 月 26 日消息,由于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旗艦產品已經進入一年 Mate 一年 P 系列的發布節奏中。去年,華為 P50 系列新機于 7 月 29 日發布,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50 系列也將在今年第三季度亮相。長期以來,關于華為 Mate 50 系列各種的傳聞一直在網上流傳。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將推出 Harmony OS 3.0,它將為用戶帶來一些重大變化,目前已經開始開發者測試招募。equalleaks 表示,華為 Mate 50 系列將于 9 月亮相,搭載全新麒麟 SoC,
關鍵字:
華為 Mate 50 麒麟芯片
據Mobile World Live報道,華為在今年的歐洲天線峰會上推出了Eco系列天線,該系列采用華為直通饋電技術(SDIF)以確保高能效和高增益,幫助運營商更經濟高效地提供高質量網絡覆蓋。 泛在覆蓋是下一階段5G建設的重點,凸顯了高性能天線在提供高質量覆蓋方面的重要性。此外,節能也已成為運營商在網絡建設中的主要關注點。因此,節能天線在移動通信行業越來越受歡迎。傳統天線通過縮小波束寬度來提高增益,無法提供高質量的網絡覆蓋。為了滿足泛在的高質量覆蓋需求,Eco系列天線旨在提高天線增益,同時提高能源效
關鍵字:
華為 Eco天線
6月6日晚,華為發布新機暢享50,具備6000mAh大電池、22.5W快充、6.75寸大屏,1299元起,但官方完全未提及處理器信息。 在華為官方商城的產品詳情頁,處理器信息只簡單標注八核芯片,沒有任何細節。 從目前信息看,暢享50極大概率配備的是麒麟710A。 這顆特殊的U我們都很熟悉了,相當于麒麟710的降頻版,中芯國際14nm工藝制造,集成四個2.0GHz A73、四個1.7GHz A53 CPU核心,Mali-G51 MP4 GPU核心。 在此之前,麒麟710A曾用于暢享20e高配版、
關鍵字:
中芯國際 華為
5月29日消息,5月28日,2022(第二十六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暨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博覽會召開。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也出席了2022粵港澳車展。 他在演講后的問答環節表示:“在實現汽車智能化過程中,我們希望大家分工協作共同發展,沒有想過一家吃獨食。”華為沒有吃獨食的傳統,否則也不會被制裁,我們以前太相信全球化分工,沒有進軍半導體制造領域,然而現實被打臉了。世界上沒有后悔藥,所以我們在核心領域不能被卡脖子,要構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余承東認
關鍵字:
華為 智能汽車
5月25日,有消息傳出,華為將在VLSI Symposium 2022期間發表其與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合作開發的 3D DRAM 技術。隨著“摩爾定律”走向極限,DRAM芯片工藝提升將愈發困難。3D DRAM就成了各大存儲廠商突破DRAM工藝極限的新方案。DRAM工藝的極限目前,DRAM芯片最先進的工藝是10nm。據公開資料顯示,三星早已在2020年完成了10nm制程DRAM的出貨;美光和SK海力士也在2021年完成了10nm DRAM產品的量產。那么,10nm是DRAM工藝的極限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
關鍵字:
DRAM 3D DRAM 華為 三星 美光 制程 納米
2016年,在市場上還尚未把手機攝影作為攝影圈第一梯隊的時候,華為宣布與徠卡合作。華為憑借這一合作,極大地提升了華為手機攝像的質量,徠卡則通過展示百年光學技術順利搭上手機鏡頭這一快速發展的賽道。當時雙方宣布結成光學工程長期技術伙伴,隨后攜手推出雙攝像頭手機華為P9系列。7個月后,雙方共同設立創新實驗室,在新光學系統、計算成像、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領域開展聯合研發。 可惜這樣的雙贏局面還是沒能熬過“七年之癢”,在2022年5月25日,華為宣布與徠卡的合作已在今年3月31日結束。這意味著,
關鍵字:
華為 徠卡 小米
華為介紹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務涵蓋了移動、寬帶、IP、光網絡、電信增值業務和終端等領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決方案,使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終端享受一致的通信體驗,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華為的經營領域目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1491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