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從來都是大者恒大、強強聯合競爭的態勢。盡管受惠于稅率減免政策與龐大內需優勢,我國大陸半導體產業近年來實現連續快速發展,但整體技術層次與國際水準相比仍有一段距離。中國目前制造產能僅占市場總量10%多一點,但是市場需求占全球市場的28%。無疑,我國半導體行業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陸集成電路企業規模小、力量分散,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我國半導體產業該如何突破重圍,在世界半導體制造行業中取得應有的話語權呢?
培育龍
關鍵字:
半導體 集成電路設計
時序即將步入第4季,半導體產業需求轉趨向下,除了通訊芯片的訂單熱度已出現降溫,個人電腦依舊不振、消費性電子產也業進入淡季,法人預估,IC封測產業第4季將出現逾5%的季減幅度,不如研究機構IEK預估季增率約2.3%。
受到IC設計業者進行庫存調整影響,晶圓代工龍頭廠臺積電率先預警第4季將出現衰退,法人也預估,臺積電第4季成熟制程將下滑至80%,加上北美半導體設備接單出貨比跌破1,顯示半導體產業景氣已進入收縮階段。
永豐證券研究部門表示,雖然第4季有多款移動設備將上市,但備貨需求高峰已過,在加
關鍵字:
半導體 封測
最近,“三維”一詞在半導體領域出現得十分頻繁。比如,英特爾采用22nm工藝制造的采用立體通道結構的“三維晶體管”、8月份三星電子宣布量產的“三維NAND閃存”,以及利用TSV(硅通孔)來層疊并連接半導體芯片的“三維LSI”等。
在半導體領域,原來的二維微細化(定標,Scaling)已逐步接近極限,各種三維技術變得十分必要。三維晶體管已廣泛應用于微處理器,三維NAND閃存也有望在2014年以后、以服務器
關鍵字:
半導體 3D
日本國內的半導體制造商和臺積電的關系不淺。瑞薩電子(Renesas Elecronics)、東芝(Toshiba)等大企業近來不斷增加委托給臺積電代工生產的產品,富士通甚至打算將位在日本三重縣桑名市的主力工廠賣給臺積電。這些日本半導體制造商沒有余力對半導體生產設備繼續進行投資,只好把制造部份委外。臺積電在日本半導體業界的角色因此逐漸加重。
半導體廠房的設備如要因應制程技術的革新,沒投下1000億日幣的規模是成不了事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制造設備端投資、而只好將資源集中在晶片的設計開發來提高競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專業半導體電子化學材料及配套設備供應商上海新陽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來臺灣參加半導體展,展出相關電子化學材料及配套設備(wet bench process)。上海新陽半導體專注于半導體行業先進封裝專用電子材料及配套設備的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在Damascene、TSV、Bumping等鍍銅產品現已達到行業領先水準,成為專業電子電鍍材料優質供應商。
上海新陽創立于1999年7月,現有員工230余人,廠區占地80余畝,擁有100至1,000級超凈廠房和設施齊備的現代化實驗室。以技術為主導,
關鍵字:
新陽電子 半導體
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正快速崛起。受惠稅率減免政策與龐大內需優勢,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不僅近年來總體產值與日俱增,且在晶圓制造設備和材料的投資金額也不斷升高,并已開始邁入28奈米,甚至22/20奈米制程世代,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新興勢力。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高級顧問王龍興指出,稅賦優惠是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助力。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高級顧問王龍興表示,中國大陸政府為全力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已祭出半導體設備、IC設計、晶片制造等企業獲利前2年免稅,及第3年稅金減半的優惠措施,以
關鍵字:
半導體 IC設計
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SEMI)釋出電子業淡季訊息,昨天公布8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訂單出貨比(Book-to-BillRatio,B/B值)終止連7個月逾1的走勢,滑落至0.98,為今年來首度跌破1,宣告半導體產業即將走入年底淡季。
分析師指出,SEMI的B/B值是針對設備廠商的統計,通常反映臺積電、日月光等制造廠商未來三到六個月的產能計劃,也反映了未來三到六個月的景氣。
半導體年底淡季來了 部分廠商可能放緩
北美半導體B/B值是指半導體設備廠當月接到設備的訂單,以及當月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羅姆公司19日宣布,已成功研發出全球最小的半導體和電阻器。新產品僅有沙粒大小,有望在智能手機小型化等方面得到應用。羅姆還考慮把這一成果用于助聽器和內窺鏡等醫療領域。新型電阻器和半導體將分別從今年10月和明年1月起量產。
新研發的電阻器長0.3毫米、寬0.15毫米,較以往產品體積縮小了56%。羅姆正在進一步研發長0.2毫米、寬0.1毫米的電阻器。半導體長0.4毫米、寬0.2毫米,體積縮小了82%。
電阻器是控制電流必不可少的零件。一臺智能手機中需使用約200個電阻
關鍵字:
羅姆 半導體
《紐約時報》幾天前發了一篇針對臺灣科技業的報導,題目是〈臺灣晶圓產業為科技世界帶來力量,如今卻掙扎求生(Taiwan Chip Industry Powers the Tech World, but Struggles for Status )〉。
紐約時報記者訪問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日月光面臨的經營問題就是科技廠面臨的難題 -- 許多優秀年輕人不愿意投入臺灣的世界級晶圓產業。吳田玉說,當下很多年輕人在問,“為何要投入晶圓代工業呢?畢竟 Google、Facebook、Apple
關鍵字:
半導體 晶圓制造
瑞士投資公司RobecoSAM今天宣布: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已連續4年榮登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榜。自2010年首次申請以來,英飛凌連續躋身全球最具可持續發展的公司行列。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首席財務官兼可持續發展事務負責人Dominik Asam表示:“對英飛凌而言,可持續發展不單只是一個口號,它已深深融入英飛凌的企業文化。再次榮登道瓊斯發展指數榜,我們感到十分榮幸,并深受鼓舞。一家企業存在的理由在于其負責的行為,這一點對投資者來說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英飛凌在運營生
關鍵字:
英飛凌 半導體
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產業協會(SEMI)公布,8月北美半導體設備制造商訂單出貨(B/B)比值0.98,中止連七個月B/B值超過1的走勢。SEMI指出,部分半導體投資計畫可能延緩,但晶圓代工與快閃存儲器仍是驅動今、明年相關投資的重要力量。
統一投顧總經理黎方國表示,半導體B/B值趨勢已有轉折,未來三至六個月,可能還會繼續往下探。不過,也有業者認為,B/B下滑在意料之內,半導體產業經過近一季的庫存調整,使得本季旺季不旺,第4季仍有可能淡季不淡。
半導體設備訂單出貨比是根據北美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的
關鍵字:
半導體 晶圓代工
上海金秋時節最迷人,對中國最大半導體晶圓廠中芯國際而言,今年秋天該算是實實在在的豐收季節。在剛公布的第2季財報上,中芯不僅營收5.4億美元,創下單季新高,更是連續5個季財報端出獲利的成績單。這在中芯國際營運史,乃至中國半導體產業里都堪稱不俗。
9月4日,位于上海浦東的東郊賓館,中芯國際執行長邱慈云站在技術論壇上,比畫演說著主旨演講,相較于過往2年的低調保守,邱的臉上更多了分神采自信。
東郊賓館是上海浦東規格最高的官方接待賓館,也是中芯首次選在這里向客戶、外界發布最新的公司策略與技術進展。偌
關鍵字:
中芯 半導體
德意志證券在最新半導體產業報告中指出,大部分臺灣半導體廠商8月營收表現皆為符合預期,甚至是比預期的表現要好,預估相關廠商營收的月增率將在9月達到高點,之后一直到12月營收都將走下挫的走勢。但到了2014年1月起,半導體產業營收將再度回溫一直到第二季,德意志團隊首要看好個股仍為上市股臺積電(2330)與聯發科(2454)。
德意志團隊預估,從明年1月開始到第二季,營收月增將出現成長,不受2月工作天數較少的影響,主要的原因為新產品周期展開以及中低階行動裝置的興起,其中德意志證券最看好的個股仍為臺積電
關鍵字:
聯發科 半導體
Thomson Reuters報導,印度通信暨資訊科技部長Kapil Sibal 13日表示,印度至少需要15座晶圓廠。隨著智慧型手機、電腦、電視機的銷售迅速攀高,印度政府預估半導體年度進口金額將從2010年的70億美元竄升至2020年的500億美元;2020年當地電子產品銷售金額預估達4千億美元。印度內閣12日批準包含資本支出補助、10年零利率貸款以及退稅優惠等晶圓廠建廠投資獎勵。
Gartner研究總監Ganesh Ramamoorthy潑冷水,指稱廠商沒有必要到印度設廠,因為全球其他地區還
關鍵字:
晶圓 半導體
半導體業界已發展出運用FinFET的半導體制造技術,對制程流程、設備、電子設計自動化、IP與設計方法產生極大變化。特別是IDM業者與晶圓代工廠正競相加碼研發以FinFET生產應用處理器的技術,促使市場競爭態勢急速升溫。
過去數10年來,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平面電晶體一直是電子產品的主要建構材料,電晶體幾何結構則一代比一代小,因此能開發出高效能且更便宜的半導體晶片。
然而,電晶體在空間上的線性微縮已達極限,電晶體縮小到20奈米(nm)以下,會降低通道閘極控制效果,造成汲極(Dr
關鍵字:
半導體 FinFET
半導體(st)應用軟件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半導體(st)應用軟件!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半導體(st)應用軟件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半導體(st)應用軟件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