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內存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近日表示,盡管半導體業已由2年的低迷谷底重振,公司對前景仍抱持謹慎態度。
三星電子半導體部門總裁權五鉉(Kwon Oh-hyun)在中國臺灣臺北舉辦的移動解決方案年度論壇上表示,由于政府鼎力相助,此行業現發展情況優于公司當初預期。然而他指出:“盡管如此,我們抱持的觀點仍偏向謹慎,預估歐美感恩節假期時,將是銷售情況的轉折點。”
感恩節假期在美國落在11月,加拿大則為10月。
權五鉉另表示,目
- 關鍵字:
三星 內存芯片 LCD
- 電視迷已各就各位,因為索尼、三星和Vizio 等主要OEM廠商正在推出一種全新的網上沖浪形式,即互聯網驅動電視(IETV)。14年前人們就提出了WebTV概念,但這種產品和服務從未廣泛普及,因此有些人可能會想IETV是否只是翻版WebTV。但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技術情況,與2009年最先進的數字電視(DTV)調制解調器和寬帶服務有著明顯不同。VDSL和光纖到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采用,可提供高達30Mbit/sec 的下載速度,比第一代WebTV支持的V.34調制解調器速度快三個數量級。再加上
- 關鍵字:
三星 DTV IETV
- 據業內線報透露,臺灣內存模組廠商威剛科技日前成功從三星公司挖得一位資深市場部高管,該人士將在威剛科技暫任顧問職位。另據稱這位前三星市場部高管將來很可能會當任威剛科技的CEO或總裁職位。
威剛科技拒絕就此發表任何評論意見。
- 關鍵字:
三星 內存
- 三星電子為了滿足高端計算機的日益增長需求,計劃再新建存儲器生產線,這是近三年來首次。
產業觀察家認為三星的決定反映對于全球存儲器市場的繼續看好。同時它決定全部退出過時的8英寸生產線。
三星的新生產線將于2010年下半年開始動工,而且據稱將是“終極fab”,可理解為無論技術的先進性及生產效率都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三星已經停產于Gyeonggi省Hwaseong的被稱作line 10的8英寸生產線。
目前三星在Hwaseong運行共有4條存儲器生產線,如L
- 關鍵字:
三星 存儲器
- 三星公司半導體事業部總裁Oh-Hyun Kwon透露,三星公司正在逐步增加其DDR3內存芯片的產能,因此預計最近市場上出現的內存芯片供應緊張的局面很快便會有所緩解。據Kwon表示,最近市場對DDR3內存芯片的需求漲勢很旺,甚至超過了三星的預期,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三星準備增大DDR3芯片的產能,另外Kwon還宣稱三星目前已經在使用40nm制程技術生產內存芯片產品,而明年40nm制程則將成為三星的主力制程。
另外Kwon還表示三星將主要通過制程技術升級等技術升級手段來達到增加產能的目的,他并稱建造
- 關鍵字:
三星 內存芯片 DDR3
- 三星公司最近發布了兩款運行頻率達1GHz的ARM CORTEX-A8處理器,其中S5PC110型號主要面向智能手機等手持通信產品,而S5PV210則主要面向上網本產品,兩款產品均內含 32/32KB數據/指令一級緩存,512KB二級緩存。均基于三星的45nmLP低功耗制程技術。
三星高管Kwang Hyun Kim表示接近PC產品的高性能和極低的功耗水平正逐漸成為高檔智能手機產品的主流級需求。而S5PC110和S5PV210則正好能滿足這樣的需求,45nm LP制程和內部采用的多種節能技術則
- 關鍵字:
三星 CORTEX S5PV210 處理器
- 韓國媒體報導,9月22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市值首度超越全球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
韓國證交所指出,22日三星電子市值達1,102.4億美元,超越當日英特爾市值的1,093.8億美元,預料日后兩者市值的龍虎之爭將更加激烈。
據悉,2008年9月金融危機爆發前之時,英特爾、三星電子的市值分別為1,269億美元、761億美元,兩者間的落差達508億美元。
另一方面,三星電子22日的股價達82.5萬韓元(約686.5美元),較前1日高出3.38%,創
- 關鍵字:
三星 存儲器
- 據報道,三星芯片部總裁Oh-Hyun Kwon近日在臺北舉行的三星年度移動解決方案論壇上表示,三星正在提高DDR3芯片產量,以緩解目前市場上DDR3芯片供應短缺現狀。
Oh-Hyun Kwon指出,DDR3芯片的需求增長量超過了先前的預計,導致了DDR3供應短缺。不過三星目前已經加大了DDR3芯片生產量,以滿足市場的增長需求,40nm工藝將成為他們明年芯片生產的主要處理技術。
Oh-Hyun Kwon認為,提高產量的方法并不只是多建幾家工廠,技術升級將是三星以后提高芯片產量的主要途徑。
- 關鍵字:
三星 40nm DRAM DDR3
-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三星電子正在因蘋果()的iPhone而喜憂參半。蘋果公司于2007年推出iPhone,至今已售出2000萬部以上。三星電子一直在為iPhone供應中央處理器(CPU)和存儲芯片——閃存存儲器。
美國市場調查企業iSuppli于9月21日表示,第二季度,三星電子在智能手機等便攜式產品CPU市場上的份額達到15.9%,排名升至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德州儀器(TXN)。得益于iPhone的高人氣,為其提供核心零配件的三星電子也受益匪淺。尤其是三星的CPU占
- 關鍵字:
三星 閃存存儲器 iPhone
- 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電子芯片部門總裁權五鉉(Oh-Hyun Kwon)周二表示,全球芯片需求形勢好于公司原來預期,因此三星電子正在提高芯片產量以滿足市場需求。
權五鉉將需求提升歸功于企業重建庫存以及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
在臺北的新聞發布會上,權五鉉舉例道個人電腦用的DDR3芯片的需求就非常強勁。三星電子正在臺北舉行一個關于手機行業的論壇。
他表示,三星正在提高DDR3芯片的產量,預計將有助于結束市場供給短缺的現象。
權五鉉表示,此前由于制造商產能過度擴張,DRAM(動態隨機存取
- 關鍵字:
三星 DRAM DDR3 液晶面板 記憶體芯片
- 三星電子宣布已開始512M相變隨機存儲器的量產,目標應用于手機等電池驅動產品。
如果三星真能快速實現量產,那其相變存儲器進程將超過Intel和STMicroelectronics的合資公司Numonyx。
相變存儲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高速、高密度、低功耗等。但開發時間非常廠,三星首次宣布512M原型器件是在2006年9月。
三星稱相變存儲器可使電子器件的電池使用時間提高20%。
三星并未透露是在哪一個工廠生產相變存儲器。
- 關鍵字:
三星 存儲器
- 雖然國內各地都在上馬 OLED項目,但我國OLED產業要想高速發展,還需要建立一個更為開放、高效的合作平臺,實現產業共贏。
液晶、等離子已由技術之爭逐漸轉變為市場之爭,目前平板顯示產業的技術競爭已經圍繞下一代核心技術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展開。記者了解到,在經過前兩年的技術鋪墊后,索尼、三星、LG、松下紛紛發布未來3年的OLED市場戰略規劃。相比之下,中國企業雖然意識到OLED技術的先進性,并積極參與到技術研發中來,但并沒有形成優勢互補,地方分散研究、重復投資的現象比較明顯。專家表示,中國O
- 關鍵字:
三星 OLED AMOLED
-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半導體部門可望再創2年9個月來未見的1兆韓元(約8.2億美元)營業利益。據韓國證券業與相關業者表示,三星電子2009年第3季合并營業利益推估可落在3.7兆~3.8兆韓元間,且可能超越上述區間。
三星電子2004年第1季創下最大營業利益4.01兆韓元,其中半導體部門營業利益為1.78兆韓元,通訊部門則是1.257兆韓元,占公司整體營業利益大半。三星半導體事業更在2004年第2季創下史上最大營業利益2.15兆韓元,占整體單季營業利益(3.773兆韓元
- 關鍵字:
三星 DRAM LCD
- 電視迷已各就各位,因為索尼、三星和 Vizio 等主要 OEM 廠商正在推出一種全新的網上沖浪形式,即互聯網驅動電視(IETV)。
14 年前人們就提出了 WebTV 概念,但這種產品和服務從未廣泛普及,因此有些人可能會想IETV是否只是翻版 WebTV。但是,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的技術情況,與 2009 年最先進的數字電視(DTV)調制解調器和寬帶服務有著明顯不同。 VDSL 和光纖到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采用,可提供高達 30Mbit/sec 的下載速度,比第一代 WebTV支持的V.
- 關鍵字:
三星 網絡電視 WebTV IETV
- 近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緊急通知臺系存儲器模塊廠,9月對于臺廠NAND Flash供貨量將銳減50%,迫使部分存儲器模塊廠大老板緊急前往韓國調貨;無獨有偶地,美光(Micron)日前亦告知客戶無貨可供應,加上原本供貨量有限的東芝(Toshiba)和海力士(Hynix),目前NAND Flash產能呈現嚴重不足。存儲器業者透露,主要是蘋果(Apple)iPhone和iPod不斷追加訂單,加上手機大廠內建NAND Flash容量倍增,使得NAND Flash產能幾乎被消費性大
- 關鍵字:
三星 NAND iPhone iPod
三星介紹
韓國三星電子成立于1969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則是1992年中韓建交后。1992年8月,三星電子有logo限公司在中國惠州投資建廠。此后的10年,三星電子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與合作,已經成為對中國投資最大的韓資企業之一。2003年三星電子在中國的銷售額突破100億美元,躍入中國一流企業的水平。2003年,三星品牌價值108.5億美元,世界排名25位,被商務周刊評選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高科技品牌。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