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基亞、索尼愛立信利潤同比下降
7月18日,諾基亞公司公布了2008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估測諾基亞手機第二季度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增至40%,高于2007年第二季度的38%和上一季度的39%。同時,由于德國Bochum手機制造工廠關閉、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重組等特別項目的影響,諾基亞第二季度的凈利潤率下滑了61%。但如果扣除特別項目的影響,諾基亞稱其利潤將提高8%。
諾基亞2008年第二季度主要業績為:凈銷售額132億歐元,比去年同期以及上一季度均增長4%;終端和服務凈銷售額為91億歐元,
- 關鍵字:
手機 諾基亞 索尼愛立信 LG 三星
- 【eNet硅谷動力消息】據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日前發布的08上半年中國互聯網市場數據顯示,外資品牌占據6成手機市場,較半年前增幅回落,商務機、智能機市場08上半年預購度逐步升溫,外資手機品牌滿意度全面領先,國產手機質量仍需提高。
外資品牌占據6成手機市場,仍被外資品牌寡頭壟斷
外資品牌占中國手機市場60%份額以上,由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索愛組成的CR4(屬國際慣用指標,即前4位企業市場份額之和)達到61.4%,但較2007年CR4(65.3%)下降3.9%,中國手機市場依然處于外資
- 關鍵字:
手機 諾基亞 摩托羅拉 三星 索愛 聯想
-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因景氣不佳而紛傳并購、整合之際,兩大IT巨頭三星、IBM日前卻雙雙宣布,將強化半導體產業投資。
三星電子本周一宣布,已向韓國證券交易所提交一份申請文件,打算2008年投下10.5億美元,用于升級內存芯片生產線、改進技術工藝,從而提高產能并降低成本。無獨有偶。本周二IBM公司宣布,未來3年將投資10億美元,用于擴充位于紐約州East Fishkill 的半導體工廠,以消除外界認為它可能關閉該廠并退出半導體制造業的疑慮。此外,IBM還將另出5億美元,用于該州Albany大學納米科學與
- 關鍵字:
IBM 三星 芯片 半導體
- 自2005年以來,中國經濟在健康發展的軌道上持續前行。2007年,中國GDP增長達到11.4%,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786元,農村人均純收入也達到4140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冰箱行業作為較為成熟的產業進入穩定增長期。截至2006年底,中國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冰箱92臺,城市冰箱市場推廣圍繞更新換代這一主題展開,消費者對高端冰箱產品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冰箱市場平均零售價格已從2006年的2440元增至2008年1~3月的2783元,漲幅達
- 關鍵字:
冰箱 高端 LG 三星 伊萊克斯
- 【賽迪網訊】雖然日韓品牌的惡性價格戰讓液晶電視的利潤降至冰點,但同樣作為重要的推動力量,價格戰使液晶電視上半年銷售量零售量增幅達四成。
上半年,日韓品牌主動發起的價格戰讓國內液晶市場陷入了混亂,不同尺寸段產品的價格均出現了大幅下調。這讓凈利潤只有不到2個百分點的國內品牌的日子更加難過,而日韓品牌在此次“圈地運動”中也沒有撈到好處,利潤空間被大大擠壓,不少企業更是處于微利甚至虧損邊緣。
在市場份額方面,日韓品牌與國內品牌的份額差距進一步拉大,特別是4、5月份以來,隨著
- 關鍵字:
液晶電視 三星 索尼 夏普 LG 創維 康佳 TCL 長虹 海信
- 在液晶電視行業利潤越來越低的現狀之下,明基、冠捷、優派、神舟電腦、七喜等數年前高調宣布進軍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IT企業,目前或大范圍收縮銷售戰線,或干脆退出國美、蘇寧等主流家電連鎖渠道,就剩下同方股份有限公司(600100.SH,下稱“同方”)在液晶電視市場上與索尼、海信、長虹等傳統彩電巨頭孤軍苦斗。
日前,在青島舉行的2008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SINOCES)上,同方總裁助理、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王良海向《第一財經日報》坦承,去年同方液晶電視整體業務虧損,今年計劃做
- 關鍵字:
液晶 同方 索尼 三星 LG 東芝
- 據<<韓國時報>>于當地時間上周五報道: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已經與日本索尼電子公司開始談判,雙方將聯合建設一條新的、更大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建成這條液晶面板生產線需要投資30至40億美元。
據援引業界一位匿名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三星公司這一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廠商將于明年建設這條新的生產線,并將于2010年第三季度開始投產。據三星公司一位女發言人表示,三星公司正在對新的液晶面板工廠計劃進行評估,但目前尚未做出決策。索尼公司在東京的一位發言人對此報道沒有發表評論。三星公司和索尼公司已
- 關鍵字:
三星 索尼 液晶面板 電視機
- 【eNet硅谷動力消息】北京時間7月14日硅谷動力網站從國外媒體處獲悉: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周一宣布,今年將投入十億美元用于升級內存生產線。
三星電子公司向韓國證券交易所提交了一份文件。文件中說到,這筆投資將用于生產線升級,改進技術工藝,從而提高產能和降低成本。
三星電子說,投資額為10.5億美元。
三星電子是全球最大的內存芯片制造商。(令狐達)
- 關鍵字:
三星 內存 芯片
- 屏幕尺寸縮水 廠商各執一詞
“這雖然算不上‘缺斤短兩’,但平白窄了那么一點,心里就是覺得不舒服。”讀者崔先生絕對算是個細心人,但也就是因為細心,本來想購買42英寸液晶電視的計劃卻“泡湯”了。崔先生生氣地說,買電視就是沖著42英寸的大屏幕買的。
但他拿卡尺量了量,卻發現屏幕離42英寸差了得有1厘米。媒體記者對北京市家電市場進行調查發現,部分品牌42英寸液晶電視的大屏幕“縮水”。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
- 關鍵字:
平板 品牌 標準 三星 夏普
- 在手機市場走向沒落的今天,摩托羅拉全力以赴進軍充滿誘惑的手機配件市場。
據全球知名調查公司ABIResearch公布的全球配件市場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08年手機配件銷售收入預計將增長400億美元,5年內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到2012年全球手機配件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美元。
“在整個配件部門,我們有很多的機會。我們要給消費者增加生活的體驗,摩托羅拉也在走出跟手機捆綁的舊營銷方式,積極拓展渠道合作,增加覆蓋網點。” 摩托羅拉全球市場高級總監Chris Morrisse
- 關鍵字:
摩托羅拉 手機配件 藍牙 諾基亞 索尼愛立信 三星
- 在近日舉行的08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座談會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張素兵博士介紹,為響應“綠色奧運”以及“節能減排”的方針,國內外各品牌的平板電視產品都開始以環保、健康訴求消費市場?!峨娮有畔a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實施一年以來,平板電視廠商如松下、海信、創維、TCL、LG、三星等的環保意識、誠信和法律意識明顯提升,對近期開展的平板電視能耗、RoHS認證的實施給予了大力配合。
節能型產品被大力提倡,平板電視企業如何應對?又有哪些企業會在這場&l
- 關鍵字:
平板電視 節能 松下 海信 創維 TCL LG 三星
- 據我國臺灣省的一家媒體報道稱,三星對其客戶發出預警,因蘋果大量訂購NAND閃存芯片,預計這類芯片將在一段時間內缺貨。
當地時間本周三,《電子時報》報道稱,三星在對其客戶發出的預警中表示,蘋果最近向三星訂購了5000萬顆8Gb的NAND閃存芯片,計劃用于3G版iPhone上;想必大家都聽說此事了。因此三星的其它客戶需要等上一段時間后才能收到三星的發貨。三星是蘋果的固定供應商之一,兩家公司在2005年簽署了NAND閃存供貨合同。
蘋果這次訂購的NAND閃存芯片總容量相當于5000萬GB(8Gb
- 關鍵字:
三星 NAND 閃存 蘋果
- 業內人士指出,宏達電盡量滿足全球不同運營商需求的開放市場策略,使宏達電智能手機迅速打通全球市場渠道,其速度已超過競爭對手蘋果iPhone的布局。
為將3G iPhone低價策略的威脅降到最低,宏達電近期明顯加速其新品在全球市場的布局。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臺灣宏達電(HTC)獲悉,7月1日宏達電與韓國SK電訊在韓國共同推出智能手機HTC Touch Dual,同時將設立宏達電韓國子公司。這是繼進入全球最封閉的日本市場之后,宏達電在亞洲市場又一重大突破。
業內人士指出,宏達電盡量滿
- 關鍵字:
iPhone 宏達電 智能手機 三星 LG
- 中國彩電制造商們繼續沉浸于產業淪陷的悲情之中,從加入WTO之后最不懼外資競爭的豪邁到近期充滿憤懣的“外資陰謀論”,做為一個代表行業,凸顯了中國制造的脆弱和經營思維上的驚恐。以被“外資陰謀”所算計的悲情來換取市場的同情,做為一個公關技巧也許有點用,但如果做為一個形勢判斷,則是一個大錯誤。
外資彩電商以市場占有率而不是利潤為階段性目標,固然有背后強大的屏制造利潤的支撐為后盾,但更重要的是為競爭形勢的危機所驅使,中國企業固然很被動,各個外資彩電
- 關鍵字:
彩電 三星 索尼 平板電視
- 韓國三星電子將接管三星SDI公司等離子面板運作。分析師表示,這一舉措將幫助三星SDI公司持續虧損的等離子面板業務實現盈利。
三星SDI公司制造等離子面板、傳統的陰極射線管屏幕和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由于電視屏幕的價格繼續下降,液晶面板的價格越來越便宜并更加流行,導致三星SDI連續六個季度出現虧損。
三星SD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三星電子的顯示器部門也制造等離子和液晶面板,將接管三星SDI的等離子業務,這一決定立即生效。新的決定將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我們在全球等離子市場的競爭力。
- 關鍵字:
三星 SDI 液晶 顯示器
三星(samsun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三星(samsun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三星(samsun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三星(samsun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