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光芒愈發璀璨,摩爾定律引領英特爾前行
英特爾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今天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款基于22納米制程技術可工作芯片的硅晶圓。這個22納米測試電路包括SRAM存儲器和邏輯電路,將用于未來的英特爾處理器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8410.htm歐德寧表示:“英特爾遵循摩爾定律,正繼續推動產業的發展。我們已經開始生產世界上第一款32納米微處理器,這也是第一款在CPU中整合圖形功能的高性能處理器。與此同時,22納米制造技術的開發已取得重大進展,并研制出了可工作的芯片,為生產更強大、更智能的處理器鋪平了道路。”
歐德寧展示的22納米晶圓由一個個芯片構成,其中每個芯片包含364兆位的SRAM存儲器,并在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集成了超過29億個晶體管。從迄今的公開報道來看,這款芯片包含有可工作電路中最小的SRAM單元,每個單元只有0.092平方微米。它基于第三代高k金屬柵極晶體管技術,提高了性能并減少了漏電。
憑借在制造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英特爾不斷創新并把新的特性和功能整合到處理器中。英特爾的32納米處理器制程已經通過認證,而Westmere處理器晶圓已經進入工廠生產線,按計劃于第四季度投產銷售。緊跟32納米技術步伐,英特爾將隨后推出新一代微架構Sandy Bridge,它在同一芯片中將處理器內核與英特爾第六代圖形內核整合到一起,并且增加了針對浮點運算、多媒體與計算密集型軟件的AVX指令。
通過持續推動創新的步伐,英特爾正在滿足整個新興細分市場的需求,包括上網本、手持設備、消費電子與嵌入式應用。
歐德寧表示:“在我們的關鍵增長領域,英特爾酷睿和凌動處理器已經帶來了空前的反響和機遇。在這個良好勢頭的基礎上,我們正努力通過所有的計算設備,為人們創造無縫的互聯網體驗。今天,我們將發布一項計劃,鼓勵開發只需編一次程序即可在Windows和Moblin設備上同時運行的應用軟件——并使之擴展到更多的設備,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
英特爾凌動開發者計劃(Intel Atom Developer Program)為獨立軟件開發商(ISV)和軟件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框架,用來為上網本和其它基于英特爾®凌動™處理器的產品開發和銷售應用軟件。為了讓應用程序支持更多平臺,這項計劃將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和運行環境。這種運行環境讓開發人員能夠使用單一代碼庫支持各種設備平臺,而不需要大規模的重新編程,從而降低成本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英特爾與上網本OEM廠商宏基和華碩等合作伙伴合作,正創立應用商店,銷售經過驗證的應用軟件。
在嵌入式細分市場,凌動處理器正在把先進的技術引入新的領域——從醫院病人監控到航空電子應用,再到音頻系統等。英特爾目前已成功設計出460種基于凌動處理器的嵌入式應用,包括針對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的設計。作為車載音頻和信息娛樂產品的開發商,Harman International已經發布了基于凌動處理器內核的新型車載設備,可以實現全互聯網接入、三維導航、卓越的圖形與高速無線連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