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成都廠罷工風波平息
近日,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8月18日,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部分一線員工因薪資、對中低層管理人員不滿等問題而鬧罷工,隨后在廠方與工人協調后,生產逐步恢復正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618.htm不過,8月27日上午,英特爾公關部孟小姐給記者的短信回復中卻表示,英特爾成都工廠的運營和生產活動一切正常,“對于這樣一個大型的綜合性的工廠的日常運營相關問題,我們不做評論”。
資料顯示,2003年,總投資3.75億美元的英特爾芯片封裝測試項目正式落戶成都,成為當時該市投資額最大的外資項目。
該項目一期工程投資總額為2億美元,于2004年開工建設,2005年正式投產。隨后,英特爾在成都的總投資達到5.25億美元。
據當地媒體報道,英特爾成都工廠現有員工2400人,產品90%出口。今年成都市屬企業1-7月累計實現出口41.13億美元,增長22.7%,其中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累計出口16.11億美元,增長139.4%。
知情人士透露,成都工廠的一線員工有1000多人左右,分為A、B、C、D四班。8月18日,當時正在上班的生產CPU產品的員工最先決定不工作,隨后芯片組的員工也參與進來,大家都走到工廠餐廳里坐,不愿意回到生產線繼續工作。
至于罷工的原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員工表示,從上海轉移到成都工廠的員工薪酬、津貼比當地員工高出一截,對此,成都本地員工頗有怨言。
今年2月,英特爾宣布調整在華業務,包括關閉位于上海浦東的封裝測試工廠,計劃用未來12個月時間,將其整合至位于成都的工廠;加強在大連、成都工廠的投資和生產;位于上海的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將被追加1.1億美元的注冊資本,以增強其在華的投資運營。
上述知情人士證實了這一說法,考慮到上海和成都的物價水平不一樣,同樣崗位的新進員工,成都的工資是上海的70%,津貼也會少很多,這些之前大家都是認可的。
該知情人士說,所以兩方員工的工資差異現象是存在的,當時上海工廠的員工分流時,為了給員工一定的補償,英特爾方面承諾薪酬水平保持不變,其實這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上海工廠的關閉對他們影響是最大的。
“不過,選擇去成都的員工并不多,更多選擇去大連。”該人士說,其實英特爾的工資在業內屬于中上水平。
同時,該人士告訴記者,原上海工廠具有5-6年工作經驗的基層一線員工,待遇在3000元—4000元/月左右。今年上半年,上海工廠的產能逐步減少,但因為訂單比較多,所以需要員工加班工作,在第二季度時,每位員工都獲得了1000美元的獎勵。而成都工廠方面,上海的實際產量逐步減少,它們的任務量就加重,但最后只發了20元的購物券。
“據我了解,成都的一線員工收入確實比較低,往年還會根據任務量完成的情況,給予100—200美元不等的獎勵,但今年的獎勵確實是少了。”該人士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