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需加快技術改造
加強技術改造,是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改善工業產業結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舉措。2009年,中央將以貸款貼息為主的方式,安排200億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估計一年能夠撬動4000多億元的技術改造項目。這對于電子信息產業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675.htm電子信息產業具備產業規模大、技術進步快、經濟效益好以及產業關聯度強等重要特征,一直發揮著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和產業升級的“助推器”的作用,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產業規模、產業結構、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1—2007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8%,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約6.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約1.5萬億元,占GDP比重約5%,對當年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0.8個百分點,出口額達5218億美元,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36.5%。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大國,在通信、高性能計算機、數字電視等領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
但是,應該看到,電子信息產業正處于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又恰逢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使得制約產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加凸顯。由于缺乏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很大。產業對外依存度高,內需市場難以支撐產業發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國際分工中大多處于價值鏈低端,產業規模和增速受價格下降的影響很大。軟硬件產業比例不協調,產業結構亟待優化升級。危機的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產業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優先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仍是當今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于電子信息產業來說,由于其技術進步快、產品生命周期短、設備更新換代快,因此當前做好技術改造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廣泛、門類眾多,做好技術改造工作,必須突出重點。
電子信息產業技術改造必須緊緊圍繞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信息技術應用3個核心。加強技術改造并不是簡單地擴大產能,而是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在提高企業抵抗市場風險能力的基礎上,實現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和提升生產經營水平,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當前是實施技術改造的有利時機,應當抓住原材料和設備價格下降的機會,加快技術改造,為下一輪周期的發展打好基礎。要優化企業結構,重點推動集成電路、軟件、通信、新型顯示器件等行業的兼并重組,引導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競爭實力,提高產業集中度。要精心組織實施“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等科技重大專項,以企業為主體,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要大力推動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廣泛應用,特別是信息技術在傳統工業領域的滲透,以RFID(射頻識別)、汽車電子、機床電子、醫療電子、工業控制及檢測等領域為重點,組織開展行業應用試點示范工程,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要繼續實施信息技術應用“倍增計劃”,大力發展應用電子技術、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為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提供支撐。
電子信息產業技術改造必須在核心產業的關鍵技術上尋求突破。計算機和電子元器件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主導行業,具有1.5萬億元以上產業規模;視聽產業加工制造規模大、產業鏈長,帶動作用顯著。當前3大產業的轉型發展都面臨較大的挑戰,急需加快產品結構升級,實現由臺式機向筆記本電腦的轉變,實現傳統元器件向片式元器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新型電子材料的轉變,實現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的轉變。只有不斷完善產業體系,保持出口穩定,拓展城鄉市場,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發揮產業集聚優勢,才能實現電子元器件、計算機、視聽等骨干行業的平穩發展。軟件、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與基礎,又面臨著發展的瓶頸。這些產業投資強度大、技術難度高、附加值高,引領著信息技術的變革,直接決定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是決定整個產業走向的關鍵。當前國內外技術、人才、資本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機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醞釀著新的突破,只要集中優勢力量,立足自主創新,統籌資源、市場、技術、人才等各種要素,合理布局重大項目建設,就一定能夠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和軟件等核心產業的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形成新的產業發展動力,實現產業結構優化,促進產業發展。
在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進程中,技術改造對產業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重要,其內涵也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由于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技術改造已不僅僅針對某項產品,而更多的是針對某一類產品。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進一步融合,企業有可能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來考慮技術改造,以提高其在整個產業鏈條中的技術水平和協同能力。企業開始注重從資源和流程重組、管理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改造,以優化制度和流程,與市場緊密相連。因此,以提高市場競爭力為目標的技術改造,正在成為絕大多數企業的自發行為和重要手段,成為電子信息產業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技術改造不是在數量上的低水平擴張,而是注重質的提高。實踐證明,技術改造具有技術新、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效益好的突出特點,也是應對危機、擴大投資拉動效應的有效手段。當前是實施技術改造的有利時機,電子信息產業技術改造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著力推動技術改造與提升產業層次相結合、與推動企業自主創新相結合、與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相結合,把技術改造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平穩較快增長的強有力措施,為下一個周期的產業發展夯實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