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新品快遞 > 臺積電率先推出28納米低耗電平臺

        臺積電率先推出28納米低耗電平臺

        作者: 時間:2009-06-1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今(17)日宣布領先專業積體電路制造服務領域,成功開發技術,同時配合雙/三閘極氧化層(dual/triple gate oxide)工藝,將32納米工藝所使用的(Silicon Oxynitride,SiON))/(poly Si)材料延伸至工藝,使得半導體可以持續往先進工藝技術推進。此一工藝技術的優勢還包括高密度與低Vcc_min六電晶體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元件、低漏電電晶體、已通過驗證的傳統類比/射頻/電子熔線(analog/RF/electrical fuse) 元件、低電阻-電容延遲(low-RC)的低介電質銅導線(Cu-low-k interconnect)。此項成果已于今天在日本京都所舉行的2009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及元件技術研討會(2009 Symposia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上發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420.htm

          此外,此篇論文中指出,使用雙/三閘極氧化層系統單晶片技術所產出的64Mb ,良率十分優異。此一的元件尺寸為0.127平方微米,相當具有競爭力,晶片閘密度(raw gate density)高達每平方公厘390萬個閘。在SRAM Vcc_min、電子熔線及類比領域的優異表現足以證明此工藝技術的可制造性(manufacturability)。

          此一領先的工藝技術再次展現臺積公司在、高效能工藝采用/材料,提供客戶深具成本效益解決方案的承諾及能力。在這篇論文中,藉由應變硅( straining engineering) 與極具競爭力的氧化層厚度最佳化的材料所產出的電晶體,與前一世代的45納米工藝技術相較,不但速度提高25~40%,操作功耗減少30~50%,還擁有低待機及低操作功耗的優勢。

          臺積公司研究暨發展副總經理孫元成博士表示,此一進展要歸功于客戶們和臺積公司的密切合作??蛻粜枰褂?8納米技術來突破半導體應用的新范疇,而我們在創新之路上的不斷精進,將有助于半導體產業的創新者所設計的最先進應用得到落實。

          臺積公司早在2008年9月即宣布將28納米工藝定位為全世代(Full Node)工藝,提供客戶使用具能源效率的高效能及工藝技術,并預計于2010年初開始生產。臺積公司預計依照原定時程提供客戶28納米技術平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仙游县| 龙口市| 宜兴市| 苏尼特左旗| 霍山县| 固安县| 平昌县| 彭阳县| 敖汉旗| 修武县| 五华县| 修文县| 习水县| 黄梅县| 襄城县| 红安县| 定陶县| 诏安县| 杭州市| 定襄县| 区。| 广河县| 徐闻县| 当阳市| 汤原县| 买车| 新乡县| 凉山| 荆州市| 扎鲁特旗| 岳普湖县| 嵊州市| 革吉县| 霍林郭勒市| 梁平县| 榆林市| 曲阳县| 永丰县| 韶关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