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市場前景明朗 芯片業加快洗牌
今年4月1日,中國移動正式宣布TD-SCDMA進入試商用,TD-SCDMA市場前景在漸漸明朗化,其市場前景也吸引了新一批企業的介入和投資。而業內人士認為,更多有實力企業的介入對于中國自主標準TD-SCDMA產業來說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4825.htm市場明朗促芯片業洗牌
6月16日,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移動)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所持有的北京天綦科技有限公司(T3G)32.11%的股權。由于大唐移動是掌握TD-SCDMA核心技術的重要國資企業,天綦科技則是從事TD-SCDMA芯片研發的重要半導體企業,因此,此舉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中國電子報》記者從大唐移動內部人士處獲悉,大唐移動這次準備出售T3G相關股權與公司最近的整體戰略轉變有關,公司今后將主要發展系統設備業務并進行TD-SCDMA后續技術的研發,所以在芯片和解決方案上不再進行投資。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公司缺乏資金,很難進一步投資天綦科技。
記者從業內相關人士處獲悉,購買這部分股權的企業是恩智浦公司,它本來就是天綦科技的最大股東,已經持有天綦科技42.7%的股權。這次交易如果完成,恩智浦將擁有天綦科技74.81%的股權。而在此之前,恩智浦在4月與另一家芯片廠商意法半導體共同宣布,對雙方旗下的無線業務進行整合,成立一家新合資公司,其中,新公司80%的股份屬于意法半導體,20%屬于恩智浦。而天綦科技也包含在這次整合計劃當中,恩智浦在天綦科技的股份將隨著合資公司的成立,轉移到新公司中。如此推斷下來,如果這次大唐移動與恩智浦交易最終完成,意法半導體實際上將間接地獲得天綦科技的絕對控股權。
自從今年4月1日中國移動宣布TD-SCDMA進入試商用以來,TD-SCDMA的發展局面越來越明朗,這也增加了國際企業進軍TD-SCDMA的決心。意法半導體曾經于2003年與大唐合作,開展TD-SCDMA產品研發,但由于市場和產品研發進度不如預期,他們放棄了最初的計劃。此次它再次涉足TD-SCDMA,對于它和它的大客戶有著重大意義,因為意法半導體在去年8月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諾基亞的3G芯片戰略合作伙伴。而這次交易,使得由于今年凱明破產而似乎失去了TD-SCDMA芯片來源的諾基亞,又重新獲得了TD-SCDMA芯片的支撐。
可以預見,隨著TD-SCDMA市場的明朗化,那些一直在等待TD大規模部署的國外企業,會越來越多地進入這一市場,這也會使未來TD業洗牌加快。
TD芯片企業決戰HSDPA
在此交易之前,TD芯片業格局也一直處于變化之中。先是美國模擬器件公司(ADI)與大唐的合作隨著ADI出售無線業務,轉變成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TK)與大唐的合作。之后由德州儀器、諾基亞等6家企業參股的著名芯片企業凱明因為非技術因素宣布破產。在經過這一系列變化后,目前市場上的TD芯片企業包括展訊、T3G、重郵及大唐/MTK,這4家企業各有所長。
展訊在本月舉辦了展訊技術論壇,論壇上透露展訊計劃在TD上投入更大的力度。來自展訊的康一博士在論壇上表示,目前正在研發2.8M的HSDPA(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產品,發展基于HSDPA的手機、基于HSDPA和HSUPA(高速上行鏈路分組接入技術)的數據卡以及家庭網關。
展訊是TD-MBMS最早的共同提案者之一,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此外,展訊在跟隨中國移動做TD-LTE。展訊在今年中國移動第一期招標中成為芯片企業中最大的贏家,獲得大訂單的新郵電通和聯想的手機都采用了它的芯片,使其份額占到52%。但展訊客戶的市場表現一般,因此,展訊要進一步發展,還要尋找品牌能力強的客戶。
天綦科技在這次股權出售完成后,可以預見,它與諾基亞和三星的戰略關系,將使它的發展更為快速,同時也會影響到它與國內手機企業的合作。因此,它未來將成為外資手機品牌的芯片供應大戶。天綦科技業務發展部總監牟立曾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目前,他們的自動雙模切換芯片和解決方案已經商用,可以支持TD與GSM/GPRS/EDGE(全球移動通信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業務/增強型數據速率GSM演進技術)之間的無縫切換。三星、摩托羅拉等客戶采用該方案開發的多款TD終端也已獲得TD終端入網許可證。此外,客戶基于他們的TD-HSDPA芯片和解決方案的產品終端的研發和入網認證也正在進行中。
重郵信科則在TD無線上網卡方面具有實力。據重郵信科董事長聶能介紹,其自主研制的TD-HSDPA TCN230型無線上網卡,近日率先通過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入網認證測試,并獲得入網許可證,預計今年年底就可以實現HSUPA商用。當然,重郵信科要在手機芯片技術上獲得進展,需要尋找有實力的合作伙伴,使他們一方面能引進技術,解決在TD/GSM雙模方案上的瓶頸;另一方面能獲得強大的市場能力,大力將TD產品推廣開。
大唐/MTK的芯片被多家國內企業采用,像海信、中興等。MTK在中國市場上的占有率對于其TD業務的發展非常有利。
總體來說,就如華為TD產品相關負責人說的那樣,由于成本的原因,手機企業最終只能選擇一兩家芯片企業開展緊密合作。因此,哪家企業的芯片穩定性好,在目前的HSDPA和TD-MBMS上率先推出產品,它就可能在未來的市場上獲勝。
外資介入有利于TD產業發展
在獲悉天綦科技股份變化時,一些業內人士曾表示了擔憂,稱要“打響TD保衛戰”。就此,《中國電子報》記者對TD技術論壇、TD芯片企業及TD終端廠商進行了采訪,產業鏈上的人士均對外資企業的介入持歡迎態度。
TD技術論壇王靜博士表示,TD產業的發展需要有實力企業的介入,否則做不大。“不要忘記我們發展TD的初衷,就是要通過發展TD,掌握標準、培養人才,未來還要發展TD-LTE、4G,這樣在國際通信舞臺上,我們的主動權才會越來越大。”他說。
當事方天綦科技相關人士表示,正如網絡上所說,外資的介入對TD有推動作用。重郵信科董事長聶能表示,這是件好事。“實際上外資早就介入到TD芯片領域了,而芯片業本來就是一個國際化競爭的行業,我們不會害怕競爭,而是要更加努力。”他說。
中興通訊TD業務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這是件好事,外資的介入可以讓我們把產業做得更大,但芯片格局的變化使一些國內手機企業要調整自己的合作戰略。
“我們不能太狹隘,要往前走。”王靜博士說,“目前,芯片和手機企業要加快產品研發速度,運營商要擴大網絡布局,真正推動TD產業快速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