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汽車電子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汽車電子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作者: 時間:2008-05-21 來源:意法半導體 | 劉建宏 收藏

          (Cartronics)的市場作為產品市場的補充,具備與傳統市場不一樣的特點。傳統的產品一直是業界和市場中的熱點,其主要目標市場為消費產品類的大眾市場,產量巨大,但生命周期很短,很難有產品能撐過5年,最快的半年就要被下一代產品替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2865.htm

          大眾消費市場的主要難題在于以價格競爭為主導,而且門檻很低,很容易造成惡性競爭。相對而言的汽車市場,其在技術要求和銷售渠道等多個方面都對企業進入該市場形成很高的門檻。汽車對用戶在安全上的保證決定了該市場以產品的可靠性而不是價格為主導。因此世界上的汽車制造廠要比消費品廠商在數量上少很多,但汽車零件商只要有能力進入該市場就往往能獲得十分穩定的收益。

          鑒于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成長空間,也成為一個穩定的市場。由于汽車換代較慢,產品生命周期較長,廠商可以有極其充足的時間為自己的產品實現最優化。汽車電子的門檻較高,造成初期的投資有可能較高,但由于長期供貨和服務的便利,使其可獲得極佳的投資收益。

          汽車電子已經成為汽車升級換代的關鍵之一。目前汽車電子產品占汽車總成本的20%左右,預計到2010年可達到40%,2012年汽車電子市場的整體規模將達到250億美元。數字化芯片使問世已超過一個世紀的汽車產業煥發了新的活力,并避免了傳統產品的下滑命運。

          汽車電子及系統的設計趨勢

          傳統的汽車由機械方式提供操控,而新一代的汽車由于結合了電子技術而使其在性能、功能,和操控性等多個方面發生的質的飛躍。

          從汽車組成的四個部分看,如圖所示,車身(Car body)部分主要包含燈控、CAN/LIN總線節點、窗控系統、儀表板、倒車雷達系統等;安全系統(Safety)包括雷達碰撞預防系統(Pre-crash)、安全氣囊(Airbag)控制、防抱死剎車系統(ABS)、電子助力轉向系統(EPS)等;在傳動系統(Power train)方面,主要包括適應性定速系統(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引擎控制、噴射系統(injection)、充電(Charging)系統、GDI等;另外多媒體車用(Telematics / Infotainment)也是汽車電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指車載DVD、CD、MP3和數字電視、廣播等多媒體設備,以及通訊和GPS定位導航裝置等。

               

                                     圖一 汽車電子系統中的四大組成部分

          汽車目前已不止作為人們代步的工具,用戶對行車舒適程度的要求日趨強烈。更有人提出,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汽車應該是舒適家居的延伸,家中可享受到的高保真音響、高清視頻都應是汽車中的必備;同時汽車還應該是辦公環境的擴展,車內應配有先進的通信設施,并能上網和接收衛星導航信息。

          能源問題是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點,汽車作為高能耗設備也體會到了高油價帶來的煩惱。因此各個汽車設計制造廠都在進行動力系統的改造和新的替代型能源的研發,如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柴油技術、太陽能技術等,其中混合動力有望成為下一代的主流能源技術。

          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除了外形、性能、油耗等問題外,安全是其考慮的首要因素。為了實現安全的汽車駕駛體驗,各種先進的系統和線控系統(X-by-Wire)被引入汽車的設計當中。線控系統基于電子技術和相關控制手段,取代了傳統的液壓等機械控制架構,如(Brake-by-Wire)、線控轉向(Steer-by-Wire)等。線控系統能有效降低汽車零件設計的復雜程度、加快產品上市速度、減輕重量、降低油耗和成本、提高系統可靠性和安全性。

          能有效整合為ABS、ESP、TCS等功能,實現對安全保障應變措施的智能修正。線控轉向主要用于修正駕駛員操縱方向盤時容易出現的過度轉向。系統可通過準確獲得方向盤的旋轉角度數據,并將其傳送給發動機和輪胎等,使車身不會因此而失控,進而增強汽車的可操控性和降低發生危險的可能性。

          的應用是汽車電子和控制系統的重大飛躍之一。其可廣泛用于胎壓監控、路況識別、后視雷達等各種系統中,可預見傳感器的數量和性能都將在未來的汽車系統中得到大幅提升。汽車的安全及傳動系統也會由傳統的被動性系統轉變為主動性與被動性并存的架構。適應性定速系統(ACC)、車道變更輔助與盲點檢測(LCA/BSD),預碰撞(Pre-crash)/ 行人保護系統、視覺雷達等將成為實現下一代的駕駛自動化的主流配置。

                

                                                  圖二 TPMS模塊架構

               

                                    圖三 車載安全系統由被動性轉向與主動性系統并存

        光耦相關文章:光耦原理


        電荷放大器相關文章:電荷放大器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泽库县| 班戈县| 盖州市| 象山县| 乌鲁木齐县| 林西县| 崇阳县| 新源县| 曲阳县| 江源县| 周宁县| 萍乡市| 大安市| 根河市| 石嘴山市| 定州市| 鄂尔多斯市| 长汀县| 海兴县| 米林县| 师宗县| 金溪县| 河北区| 若尔盖县| 长泰县| 邯郸市| 扶沟县| 安新县| 乐安县| 镇巴县| 台州市| 岑巩县| 昔阳县| 高安市| 义马市| 上思县| 青海省| 莎车县| 房产|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