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將建再生晶圓廠 最快上半年投產
——
應用材料企業副總裁余定陸表示,應材正積極跨入綠色能源事業,除自2006年起積極投入太陽能光電市場,將陸續推出薄膜太陽能制造設備,也將投入晶圓再生市場,協助晶圓廠在測試晶圓用量上進一步節約。余定陸分析,薄膜太陽能成本取決于轉換效率,以目前轉換率6%來看,每瓦成本仍在2美元以上,不過,應材是全球唯一以8.5代投入生產薄膜的設備商,未來成本絕對較5代廠還低,同時也把每瓦1美元視為壓低成本的目標。
應材表示,2007年3月才在美國太陽谷設置1.9百萬瓦太陽能發電廠,這是全美在企業研發領域設置的最大太陽能發電裝置,預計2008年完成,屆時將可提供2,330百萬瓦時數的太陽能,相當于1,400戶用電量。余定陸說,太陽能產業未來幾年將具30%年復合成長率,未來也將是應材在半導體、顯示器設備外,最具成長爆發力的事業。
近期外資券商美國銀行也因應材贏得西班牙T-Solar Global S.A.薄膜太陽能模塊訂單等好消息,將應材評等調升至「買進」,并認為應材內部預估2010年太陽能營收5億美元太過保守,至少將達15~20億美元。
余定陸指出,除太陽能市場,綠色環保方面,應材在全球服務事業群下也擬投入再生晶圓市場。應材將在臺南科學園區現有廠房,擴充2期工程、建造1座再生晶圓廠及硅應用研發中心,預計最快6月舉行揭幕,上半年即投入生產。由于臺積電、聯電目前都持續擴充南科12吋廠規模,目前已知臺積電共3期、未來可能投入第4期,聯電則有2座12吋廠,因此,就近服務客戶是應材設此廠的最大用意。
應用材料表示,一般晶圓廠在大量生產時,需要高達3成的監控及測試硅晶圓數量,而生產ASIC的硅晶圓甚至需要4成之多,此外,生產過程中不良或淘汰晶圓也有一定數量,若將這些硅晶圓加以回收,將有助于晶圓廠成本進一步掌控。
臺積電自2007年起所展開的「龍卷風」成本節縮計劃,其中,硅晶圓回收就是效果相當好的一項目。半導體業者表示,硅晶圓若能妥善回收,對于提供太陽能所需的廢晶圓,也是另一項收入獲利來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