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聯網論壇:深度揭露小米失蹤背后的三個原因
其次,小米的企業誠信近來受到質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853.htm也就是在本屆論壇召開之前,小米剛剛發布了新機小米4c,而新機的發布則又一次將小米推向了負面輿論的風口。
一些媒體認為,小米在手機屏幕和攝像頭廣告圖右下角添加的文字——“小米保留引入相同品質和技術指標供應商的權利”,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和對契約精神的輕視。特別是在小米的一份題為“詆毀國產手機者不屬于這個夢想的時代”的聲明發布之后,更激化了部分媒體和網友的情緒。
因為,在之前發布紅米Note 2的時候,小米確實存在所用屏幕及攝像頭與廣告內容不符的情況,當時,也有很多媒體對此進行了曝光。
基本的誠信態度應當是企業的根基,沒有這點便奢談其他。而在兩次類似的事件中,小米的處理方法是有失妥當的。這樣看來,沒有作為主要企業參加論壇的小米確實不適合高調亮相,這有可能會激化質疑情緒。
再次,小米的國際化程度其實并不高。
小米的真正崛起,其實還要從“紅米系”手機的出現來算起。此前,小米在國內已經具備了一定口碑,但并未在銷量上有特別優異的表現。
配置相對較高、價格又在千元以下的“紅米系”幫助小米實現了銷量的爆破,在橫掃山寨機市場的過程中,“紅米系”也可以說是居功至偉了。
但“紅米系”也給小米帶來了一些困擾,就是本來就定位在中端市場的小米,在“紅米系”加入之后,主要瞄準的就只有中低端市場。紅米可以幫助小米在國內憑借低廉的價格打開市場,但在歐美市場則很難得到品牌認可。這也是小米此后想要發力高端市場的原因,只不過小米的高端戰略被后來者樂視和360奇酷打斷。
小米在亞非拉地區倒是有著一定的認可度,但自從小米和愛立信在印度打響“專利”之戰后,情況也并不像原來那樣好了。
在筆者看來,小米目前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兩點:
一是,資本。小米現在并不缺錢,可以做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搞各種項目,只是,這樣反而會導致精力的渙散。
二是,營銷能力。從一開始,小米的營銷能力就可圈可點,幫助小米積累下了大批“米粉”,同時還有產品口碑。但一家公司不可能只靠營銷活著,因為真正的好口碑仍然會來自好的產品,一但產品創新乏力、質量又不夠過硬,就算營銷搞得再好,也是沒有用的。
小米在中美互聯網路論壇上的低調,暗含著小米手機銷量“盛世”的危機,或許小米該更多的去考慮如何才能讓企業走得更穩、更久、更好。畢竟,諾基亞“龐大帝國的衰落”,似乎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