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高通創投布局:圍繞移動產業鏈 重視人機交互
在中國,高通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芯片行業領軍者。但實際上,自2000年成立以來,高通的創投部門已經投資了超過130家公司,在全球有22位投資經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496.htm其中最著名的一筆投資是小米手機。根據高通副總裁、高通創投總經理沈勁介紹,高通的投資圍繞整個移動產業鏈,“既是戰略投資,同時成功的、有影響力企業也會帶來好的財務回報,移動互聯網很好發展,就是在為高通提供一個很好的產業環境。”
而高通定義的移動范疇已經遠遠超越手機產業的上下游。在移動產業鏈的上游,高通投資了很多半導體企業。“因為要求資金鏈大,我們并不是以風險投資的方式,更多是產業合作的大項目,比如和中芯國際合作,在貴州做服務器芯片的大合作。”
在手機終端上,除了參與小米早期投資外,高通版圖還包括中科創達,該公司為索尼、聯想等智能手機廠商開發其安卓系統,并為高通、英特爾、展訊等移動芯片廠商提供安卓技術支持服務。
在人機交互上,高通投資了云知聲、觸寶科技、海豚瀏覽器等應用,以及一家跟蹤眼球的技術企業;在個人應用上,高通投資的公司包括游戲公觸公司控科技,車輛企業易道,應用商店機鋒網等等;在垂直行業上,高通投資了智能家居、移動教育等企業。
沈勁提出三個觀點:第一,以手機為個人信息中心的局面還會持續10年;第二,移動作為一個巨大的力量在變革各個行業;第三,“手機中心”影響力的輻射還在繼續。
“手機和人和的關系是最佳位置,現在很多人說可穿戴技術馬上要取代手機,但是穿戴和人交互的難度很大,因為它和人是無縫連接的距離,就像地鐵里邊,人貼人的時候比較難受,30-50公分的距離比較合適。”沈勁說,“電視和電腦又比較遠,這些無法攜帶,有很大的時間窗口和人是脫離的。而手機近可以很近,遠可以放到口袋。”
基于此,他認為,如果可穿戴設備沒有一個有突破的人機界面創新,“可穿戴成為信息處理的中心”這個觀點為時過早。
與此同時,手機的輻射影響正在持續。“傳感器在過去10年中成本下降了10倍,包括陀螺儀、加速器等等,小米用了8種傳感器。”沈勁說,“成本降低是因為有一個巨大的手機量出貨量,這也使可穿戴設備有了一個低成本的可能。”
Gopro是另一個手機影響力輻射的例子。“Gopro歸根結底是因為手機把相機小型化,縮小了5倍以上。”
但沈勁認為,機器和人的協作還可以做得更好。“比如眼球控制,比如說,拍照的時候只要眼睛聚焦在山,就對焦在山,聚焦在人,就對焦在人;我查有道的中文和英文,這個時間能不能做到準實時?我看一眼這個字,就自動翻譯,對方提到的我聽不懂的關鍵詞,幾乎實時地展現。”
在高通的新技術展示中,通過普通手機可以進行室內建模;在拍照時,機器會自動識別場景,包括背景、人物的情緒、身份屬性,并基于此進行智能對焦和測光;無人機可以實現全自動的巡航,無須人工控制。
高通方面透漏,接下來在投資上還將有新的動作。這看上去這與整個投融資的大勢并不一致。
今年以來,中國股市跌宕起伏,遭遇流動性危機,美國股市也遭受沖擊,部分中概股股價腰斬。外界認為,二級市場的波動將進一步影響到早期的風險投資領域。
“經濟周期是正常的,2008年金融危機時,剛好我在那時起投身風險投資,像我們這樣理念的投資人不會被經濟左右,不會說經濟成長快就投得猛一點、經濟下調就慢一點,我們不是這樣的。反而我們相信,在下調的時間里,創業者會更務實,提供更多有價值型的產品。”沈勁說。
高通濾波器相關文章:高通濾波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