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市場分析 > 后智能手機時代 未來10年將會如何走?

        后智能手機時代 未來10年將會如何走?

        作者: 時間:2015-08-25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收藏
        編者按:毫無疑問智能手機已進入后期,和十年前的PC時代,也已經有了非常多的相似之處,產業開始大集中,成本規模致勝會是核心。中低端產品線,會標準化,完全變成產業鏈游戲。高端產品線,將會不斷創新,直到下一個十年,新的入口誕生為止。

          十年一個輪回,已經獲取了曾經PC市場的榮光,但其也會步入PC時代的后塵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207.htm



          今天的市場,毫無疑問已經進入了“后時代”,和十年前的PC時代,也已經有了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我們不妨大膽來比較一下。

          十年回眸 昨日已然重演

          1、產業鏈集成度非常接近。

          十年前的微軟和英特爾塑造的wintel聯盟形象幾乎壟斷了整個PC市場,當然在芯片上AMD從來沒有忘記對英特爾不斷的沖擊。

          反觀今天的安卓系智能手機,雖然谷歌的開放與微軟的封閉不可同日而語,但安卓系江山已成。芯片方面,高通的優勢比較明顯,聯發科和英偉達爭相曾經的AMD一樣,在相對低端的領域對高通保持著沖擊。

          可見,產業鏈上游的相似性的相似性已超過80%。只是,三星的存在和華為海思撲朔迷離的未來,是其中不同的變數。

          2,更龐大的品牌密集度。

          十年前的PC盛況,也引來一批又一批的新玩家。回想當年,既有IBM、惠普和戴爾這樣的跨國品牌,也有聯想、方正和同方這樣的本土玩家。還有很多已經被人遺忘的新玩家,比如家電系的海爾和TCL,比如中關村系的沐澤和八億時空,還有渠道轉型系的金立、神舟和同創等。

          回到今天的智能手機市場,這種亂相更有甚之。傳統的手機品牌三星仍在市場頂端,MOTO在被聯想并購后開始上演強勢回歸;傳統IT品牌華為、中興都不忘躋身其中;小米和魅族為代表的互聯網品牌成為這個市場最大的亮點;甚至做電視的樂視,做APP的美圖,做空調的格力,做安全的360,做瘋狂英語的李陽,唱歌的歌手,演電影的明星都要擠進來分一杯羹。

          從品牌密集度的角度,二者的相似性近乎90%,而智能手機的亂局則更雜更亂,當然劇情也更狗血,還好很快這種亂局就將被打破。

          3,具有相似的歷史時刻

          十年前的PC盛世,是拜當時的互聯網時代所賜。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是第一波互聯網經濟崛起的時代,順應這個潮流,PC成為接入互聯網的第一入口。其次,全國信息化的風潮也在這個期間進入發展期,PC又成為了企業辦公的必備設備。在這兩個趨勢的帶動下,有了PC十年的輝煌。

          今天的智能手機,卻是拜移動互聯網時代崛起所賜。更多的應用和社交行為從PC端搬到了手機上,手機的核心應用變成了移動互聯網新的入口。也成就了智能手機今天的大熱。有趣的是,政府倡導的互聯網+,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聯接很大程度也會依賴智能手機的普及,這也延續了大熱的智能手機發展的時長。在可見的未來,智能手機的輝煌期也許也會有十年。

          后智能手機時代 后10年要怎么走?

          當我們,從十年前的PC市場發展,看到了今天智能手機市場發展的相似性。我們也會隨之看到一些相似的未來。那么十年前的PC市場寒冬,是否也已經出現在今天的智能手機市場了呢?

          從IDC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IDC全球手機季度跟蹤報告》看,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98.8百萬部左右,同比下降4.3%。如果去掉蘋果單品牌的正增長,安卓系陣營日子似乎并不好過。

          如果,我們從PC市場曾經發生的一些歷史,結合今天的市場環境,可以做出一些判斷。

          第一,品牌林立的市場格局,將會很快改寫。因為高度集成的上游產業鏈,意味著通用化和標準化時代的來臨,規模效應將很快沖垮中小品牌的成本劣勢。個性化和小眾的支撐會延續一段時間,但不會變成改變市場格局的重要籌碼。

          對于大廠家來講,未來三年一定會收縮產品線,多品牌的局面會逐漸逆轉。產品線也會開始精簡,中高端已然會維持高品質,但中低端會步入標準化,產品層面的競爭會轉入品牌層面的競爭。

          第二,隨著產業鏈規模化的效應,手機廠家全球化競爭的腳步將會加快。為什么呢?產業鏈并不是中國的產業鏈,從全球的視角看,印度,俄羅斯,甚至拉美市場都是潛力更大的市場。富士康已經在今年7月宣布要在印度建廠10個,招募員工100萬人,可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重點正在從中國外移。只有擁有了全球的產業鏈布局,才能不在產業鏈競爭中掉隊。

          從這個角度看,缺少專利保駕的品牌,在全球化的路上會逐漸遇到一些問題。而傳統手機品牌或者已經有一些全球化基礎的科技品牌會開始展現優勢。手機畢竟還是一個硬件,它進入到全球各個區域時,依然受到當地法律法規的約束,這是很正常的。互聯網品牌相比而言,沒有任何優勢。

          第三,創新并沒有枯竭。移動互聯網的全球化,手機應用帶給人類的改變,想象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很多的硬件應用還依賴于智能手機。創新并沒有枯竭,即便是在硬件端,還有很多可想象的空間,尤其在中高端。

          所以,總結一下,智能手機在未來三到五年。整體市場的方向一定會沿著當年PC時代的路線走下去,產業大集中,成本規模致勝會是核心。中低端產品線,會標準化,完全變成產業鏈游戲。高端產品線,將會不斷創新,直到下一個十年,新的入口誕生為止。



        關鍵詞: 智能手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陕西省| 微博| 阜新市| 荔波县| 江源县| 乳山市| 大丰市| 北流市| 萨嘎县| 皋兰县| 贵德县| 那曲县| 玛多县| 德令哈市| 五华县| 鹰潭市| 乌拉特后旗| 开远市| 麟游县| 黎川县| 额尔古纳市| 乌兰县| 信阳市| 平泉县| 上蔡县| 司法| 大足县| 九江县| 昌宁县| 永定县| 托克逊县| 新邵县| 沙雅县| 手机| 化德县| 阿拉善左旗| 上栗县| 项城市| 大田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