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三星加速研發AP與傳感器中樞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英特爾(Intel)為因應穿戴式裝置市場需求,各自推出14納米(nm)微細制程應用處理器(AP)Exynos與Quark,還有整合各種感測器的感測器中樞(Sensor Hub)Bio-Processor及Curie。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7478.htm據韓媒inews24報導,14納米移動AP比起20納米產品,電力效率提升35%,性能改善20%。每單位晶圓產出的芯片組數約可增加30%,有利于降低單價,芯片組的尺寸也更小,更便于滿足市場對穿戴裝置外型差異化的要求。
三星電子的策略是確保14納米制程架構的穿戴用移動AP量產技術,以隨時回應成品業者要求。2015年初已經量產14納米制程的智能型手機用移動AP Exynos 7420,搭載于Galaxy S6系列。
另外,英特爾也預定在2015年下半正式量產Quark芯片,Quark首度發表在IDF 2013,比智能型手機用移動AP Atom的電力效率高10倍,尺寸最多可縮小20%。
英特爾除了攻略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一般消費者用穿戴式裝置,為了搶攻產業用嵌入式(內置型)市場,也在物聯網(IoT)網路閘道(Gateway)產品上搭載Quark芯片,已經與全球20多家合作廠商簽訂供應合約。
三星電子與英特爾也各自推出感測器中樞Bio-Processor以及Curie。傳統移動AP必須處理各種感測器產生的數據,而感測器中樞可以分擔移動AP的工作,減少非必要的電力消耗,能綜合各種感測資訊提升感知能力也是強項之一。
三星電子在2013年11月首度公開Bio-Processo,整合了微控制器(MCU)、數位訊號處理器(DSP)、類比前端(AFE)、心電圖(ECG)與脈搏(PPG)感測等功能,可以省下好幾個芯片的面積,并提升電力效率。
可一次處理體脂肪、呼吸、心跳數、血壓等多種感測器數據的健康照護功能也獲得強化。三星電子將視未來市場情況,推出應用Bio-Processor的穿戴式裝置。
英特爾則是利用Curie攻略穿戴用移動AP市場。Curie整合了32Bit x86架構的Quark處理器,以及386KB快閃記憶體,80KB的SRAM、DSP、藍牙、加速度與動作感測器集于一身。跟Bio-Processor一樣有小型化與電力效率高的優點。
英特爾在2015年初首度公開搭載Quark芯片的Curie,計劃與太陽眼鏡品牌Oakley合作,在年底推出促進運動選手技巧的智能眼鏡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