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告別黃金時代 全球性命題倒逼轉型決心
徐直軍表示,在華為“Roads”的框架之下,未來運營商網絡將必須具備實時(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線(all-online)、DIY、社交化(social)等五大特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044.htm徐直軍認為,基于網絡的用戶體驗將成為運營商的第一生產力。他舉例說,同樣播放一部電影,不同碼流的播放條件下,所占用的帶寬不同,給用戶帶來的用戶體驗也不一樣,運營商在其中可以通過提供差異化服務獲得更大的收入空間。
“運營商正在提出新的需求。”徐直軍表示,運營商網絡的趨勢是走向軟件定義和云化,運營商的IT系統將從原來的支撐系統走向價值創造系統,成為生產系統。
這是運營商實現互聯網化運營的網絡基礎。這樣一來,運營商的網絡將變得更加復雜,更加個性化,也更加動態。與此同時,運營商的數據中心也需要云化,物理上分離的同時,邏輯上一致。
對于華為來說,要響應運營商的轉型需求,也意味著自身商業模式的變化。
徐直軍表示,要滿足運營商的需求,華為要通過解決方案的方式去為運營商解決問題,要提供集成式的服務,“華為過去是產品驅動的業務模式,服務只是作為支撐,今后華為將走向‘產品+服務’的雙輪驅動發展模式”。
“華為的這種雙輪驅動也要求,未來要加大通過聯盟、開放等方式實現與更多合作伙伴的合作。”徐文偉表示,運營商從CT到IT的轉變,也要求合作伙伴有更多的規劃、咨詢能力,而不再是以往單純的產品供應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