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VS高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英特爾:全方位壓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0268.htm在PC市場,英特爾芯片有超過80%的市場占有率。借此地位,在直接的PC生產商市場,英特爾會用威逼利誘、軟硬兼施的手段打擊競爭對手的市場空間。看來,即使是引領時代的高科技企業,也抹不去生意人的逐利性格。
英特爾曾采用打折、補貼和提供市場開發基金等手段,強迫戴爾、索尼、東芝、Gateway和日立等主要客戶簽署排他性協議,阻止這些生產商購買對手英特爾的產品。
對一些大型的PC生產商,英特爾則可以使用提高產品價格、停止供貨等招數來威脅,強迫它們只采購自己的芯片。
英特爾還善于打擊競爭對手和PC生產商的關系,強迫生產商不能響應英特爾對手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比如,英特爾曾威脅宏碁,如果宏碁支持AMD的Athlon 64處理器發布,后果將會很嚴重。為此,宏碁就退出了AMD的處理器發布。
英特爾還會在銷售渠道上排擠對手。據說英特爾收買過德國的大型零售供應商,讓它只銷售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電腦。
英特爾還可以利用自己的市場優勢,向行業技術標準和相關產品施壓,排擠競爭對手(比如AMD)的生存空間,給對手的市場拓展帶來障礙。
最終,依靠聯盟優勢和技術優勢,英特爾挫敗了眾多芯片生產商。到現在,也只有AMD還能勉力生存,而且AMD也已經對抗失敗,無法再作為英特爾的“對手”繼續長期存在下去。
一個蠻橫強硬不講理的主。
高通:分層擠壓
在移動芯片市場,盡管高通處于領先地位,但它遇到的競爭程度要遠高于PC芯片市場。有自產自銷的蘋果cpu、三星Exynos、華為海思。這其中,Exynos也已經與多家第三方生產商合作,搶奪智能手機市場。還有從底層崛起的聯發科[]、展訊,以及昂達、瑞芯微等多個小品牌各占一隅。
在高端市場,高通是絕對的霸主。所以,它對競爭對手的壓制主要體現在對中低端市場的搶奪。
技術上,高通用高端產品的技術體系,去扶持中低端產品,下探中低端市場,做出了從入門級到旗艦級芯片的全線產品體系。比如,在3G向4G的過渡過程中,高通加速將4G技術與硬件體系引到中低端市場,甚至是入門級市場,搶先把4G技術引入千元機的層級。比如在中國就有支持雙SIM卡和三SIM卡的產品方案,而雙卡雙待往往是中低端手機的特征之一。
服務模式上,高通開始走“山寨路線”,學習聯發科在功能機時代首創的芯片“交鑰匙”模式。2013年,高通推出類似“交鑰匙”服務模式的“QRD參考設計”平臺方案。QRD可以讓手機、平板生產商直接按圖索驥,即使不具備強大研發能力也可以迅速推出新產品入市。借助QRD,有些生產商的產品開發周期已經小于60天,這正中各路雜牌手機生產商的下懷。
高通在高端封頂,并放下姿態來到中低端市場搶份,讓聯發科等對手現在上不去,以后也可能會“下不來”,生存和發展空間繼續被壓縮。而且,高通可以對使用高通芯片的生產商收取5%的CDMA系列技術許可費,對于不使用高通芯片的生產商收取5.75% 的許可費,強制生產商使用自己的芯片產品。
但是,移動設備的出貨量增長在放緩,確切而言是智能手機的增長在放緩。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4年已經到達頂峰,未來可能迎來一個平緩的增長甚至是衰退。最值得憂慮的是,高通CPU在高中低端市場都有對手,蘋果、三星、聯發科每個都很難纏。
點評:
我們可以用“以子之矛攻‘彼’之盾”的方式來分析,英特爾的壓制方法,可以被高通破掉,自己卻難以破解高通的壓制方法。不過,高通技術壁壘也終將會在市場競爭面前威力漸消。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高通濾波器相關文章:高通濾波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