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推動中國芯片行業重組
幾周前,全球電腦芯片巨擘英特爾宣布與中國通訊芯片領軍者紫光集團達成投資合作。這家中國企業正在推動國內集成電路行業整合。有報導稱,紫光集團參與發起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該基金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這種基金通常可能主要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但是根據紫光集團最近的行動判斷,這家基金看似更有可能成為整合中國微芯片行業的平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4265.htm從理論上來看,中國應該是建立本土微芯片領導企業的理想之地。包括高通qcom.o和英特爾在內的全球芯片大廠多數都在中國擁有龐大的業務運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市場,也是多數此類設備的產地。這令中國擁有在該行業的眾多人才,很多曾在大型跨國企業工作的人士也已經開創了自己的企業。
但是,中國半導體行業高度分散,實際上從未實現發展潛力。目前該行業魚龍混雜,既有中芯國際這樣的國有芯片代工大廠,也有展訊通信這種風投支持下的較小型芯片設計企業。缺乏規模效應是中國本土半導體行業難以實現發展潛力的原因之一,因為較小規模的企業遠沒有與英特爾和高通等大廠抗衡的資源。
紫光集團試圖實現其他企業未曾實現的目標,該企業已經逐步成為中國半導體行業崛起的一顆新星。首先,紫光集團在今年稍早些時候最終完成對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收購。其次,9月26日,紫光集團宣布,英特爾將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公司投資人民幣90億元(約15億美元),并獲得20%的股權。紫光集團借此引入了重磅新資源。
現在,媒體報導稱紫光集團正在參與組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這家新公司注冊資本58億元,接近10億美元。這無疑是一大筆資金,不過要收購展訊和銳迪科微電子等其他芯片制造企業,那可能還需要更多資金。紫光集團收購展訊和銳迪科微電子用去了25億美元。中芯國際的市值超過30億美元,多數中國較大型芯片業者的規模可能在10-30億美元之間。相比之下,英特爾和高通的市值分別高達1,500億美元和1,200億美元。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中國工信部財務司司長王占甫,這是個重要的信號,顯示這家基金將獲得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和資金投入。這很重要,因為中芯國際等大型企業都是國有企業,因此可能被迫將股份賣給新成立的這家基金。過去,中國本土企業不愿出售其股份是進行行業整合的重要阻力之一。
現在下結論顯然還太早,但是紫光集團此前成功收購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與英特爾結盟以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所有這一切看似都是積極信號,也許中國集成電路行業整合終于要開始了。在這方面,出于網絡安全方面的考量,北京當局也許感到國內的行業整合更為緊迫,這種整合可能催生一家國內芯片企業,為國內通訊系統不可或缺的部件提供芯片的支持。
一句話: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成立看上去是中國當局主導的進行行業整合的最新舉措,將培養一家能夠與國際巨頭競爭的重要本土企業。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