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紫光總裁談芯片:芯片是唯一發展重點

        紫光總裁談芯片:芯片是唯一發展重點

        作者: 時間:2014-07-31 來源: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收藏
        編者按:  紫光總裁趙偉國的芯情節產生于多年以前,甚至,紫光創立之初似乎就預示著要以芯片為發展重點。在把國內芯片設計公司銳迪科和展訊納入麾下的同時,紫光芯片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你看這多像兩個創立之初似乎就預示著要以為發展重點。”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趙偉國指著的LOGO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6285.htm

          7月18日,這家曾經以生產電子外設產品而聞名的企業再一次出手收購國內設計企業。一年前同樣在7月,紫光將國內通信領域頗具影響力的芯片企業展訊收入麾下。

          對于紫光集團而言,芯片產業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而對于趙偉國來說,芯片是自己的老行當。清華電子系畢業的趙偉國學了8年通訊、做了10年IT工程師。他曾在14年前創立同方微電子公司(現上市公司同方國芯的前身),為全國40%的居民提供了身份證芯片。如今,他決然全身心投入到芯片領域。

          在收購完成前一天的下午,趙偉國在紫光大廈接受記者專訪,講述了紫光鐘情芯片,收購展訊、的前后。

          談芯片:芯片是唯一發展重點

          CEI:紫光去年收購展訊,一年后又收購銳迪科,紫光為什么要發展芯片產業,芯片產業將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趙偉國:從2011年我們就計劃進入芯片領域。首先是因為對紫光這個行業熟悉、有感情;其次紫光作為清華大學控股的國有企業,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必須在國家重點領域擔當重要角色。

          集成電路在現代工業大廈中相當于鋼筋,信息無處不在,意味著芯片無處不在。芯片既是高科技,又是現代工業和信息產業的基礎產業。無論從產業、信息、還是從國家主權安全看,都非常重要。紫光這種企業,包括我本人應該擔當這件事情。

          外界認為,收購展訊、銳迪科后,芯片將是紫光集團多個產業模塊之一,這不是很準確,應該說芯片是紫光唯一的發展重點。未來紫光的主導產業就是集成電路,也是唯一的主導產業,當然,紫光歷史上形成了很多資產,包括醫藥、燃氣等,否則也沒有能力收購展訊和銳迪科。

          展訊和銳迪科加起來,從產值和數量上,已經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最大份額,如果只算獨立的芯片供應商,也是最大的。紫光希望能成為一家世界級的芯片巨頭,我想用5年、10年甚至20年來實現這個愿望。

          CEI:當前國內芯片產業依然比較弱小,紫光做成世界級芯片巨頭的信心來源于什么?有哪些基礎?

          趙偉國:中國芯片產業依然很弱小,基數很小。但在我看來,中國芯片發展的春天來了。首先,當前國家、社會及資本市場對芯片都足夠重視。其次,通過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中國已經不是簡單的世界制造大國了,而是高科技的制造大國。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芯片市場和產業基地,更加貼近市場,貼近產業,這為芯片產業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發展成長條件。再次,今天中國變得更加富強富裕,資本市場不斷發展,企業自身的力量已經強大起來了。企業自身能力的壯大,使得紫光具備國際并購能力。10年前別說紫光,中國任何一家有實力的企業去美國收購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幾乎不可想象。另外,近10年來大量海歸人才回國創業,也為這個行業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基礎。。展訊、銳迪科等企業的成功,證明在芯片產業中已經形成人才積累和聚集效應,加上本土人才的成長,這樣的交集形成了強大的、新的人才基礎。

          從國家層面看,芯片是一個有能力發展也必須發展的產業;從產業層面看,也具備了發展的基礎;從資本層面看,芯片是很好的投資方向,所以產業的春天到了。

          CEI:紫光如何實現成為芯片國際巨頭的目標?

          趙偉國:我們將沿著華為在高科技領域成為國際巨頭的道路再走一遍,依靠“專業專注+重金投入+全球攬才”,在完全國際競爭的市場中成長起來。

          談收購:志在必得

          CEI:為什么選擇收購展訊和銳迪科這兩家企業?為什么會在這個時間段?

          趙偉國:今后,紫光集團要傾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而且重點在移動芯片通信、數字電視、可穿戴物聯網等領域。在這個變化的領域,是我們有能力發展的空間。

          首先,就展訊、銳迪科這兩家企業而言,在業務角度既有競爭,又有很強的互補性,業內普遍看好。其次,兩家企業都是美國上市公司,有著國際化的市場和團隊,而企業又在中國本土,主要組成人員都是中國人,所以在文化交流、市場和管理方面,我們更容易溝通達成一致。如果收購國外公司,因為管理和文化原因可能會玩不轉。而且如果收購兩家純外國公司,管理美國、歐洲人,我們缺乏信心。高科技企業更依賴人,如果不能獲得團隊認同,充分溝通、協調,不能推動發展,就可能砸在手里。

          恰巧展訊創始人是我師兄,我對他們有所了解。我們先后用了2年時間去考察這個產業,同時等待機會,去年機會來臨。在收購展訊時,其實紫光已經在考慮銳迪科。但是我們在那個時候,沒有精力和經驗同時打好兩場并購戰。

          CEI:收購展訊和銳迪科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為什么會有區別?

          趙偉國:收購展訊紫光獲得進出口銀行的貸款;收購銳迪科是通過海外子公司來進行,形式不同,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全盤收購。收購銳迪科因為紫光沒有拿到“小路條”,是通過境外的紫光國際完成收購的。在境外收購,不受“小路條”監管。之所以這樣做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不能違規,但又要把事情做成。

          在收購的過程中找朋友、財團借錢,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幫助我們的。在海外收購,資金成本會更低。

          CEI:在收購展訊和銳迪科過程中,都付出了一些溢價,為什么非要兩家全部收購?為什么這么有信心?

          趙偉國:第一,兩家的協同效應會加速中國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力和技術地位。第二,雙方團隊對未來產生的協同效應也認可。第三,中國政府越來越尊重市場主體企業,大家看到了約束的因素,還沒看到更多支持的因素,更多的是支持我們。無論從企業的信念,還是團隊對企業的認可,還是政府給紫光的支持,都給了紫光信心、能量。

          談競購:對產業是好事

          CEI:在收購銳迪科時,紫光與浦東科投進行了競購,如何看待資本市場對芯片企業的追逐?

          趙偉國:這是好事,證明大家都愿意投資芯片,看好行業發展的前景。國家的重視、社會的關注,會催生行業。一個產業和行業的發展,一定是眾多企業參與的結果,一定要經歷百舸爭流、千船競發的情況。未來或許經過大浪淘沙,會進行整合,但是在今天是好事情。行業的發展,一定是很多企業參與才能成長、成熟起來。

          芯片產業在國外較為成熟,但是在中國是新興產業。當然,做企業切忌跟風,應當認清能力邊界,在能力范圍內做事情。

          CEI:外界認為芯片行業收購可能存在投機行為,你怎么看待?

          趙偉國:每個企業做事,總有原因。紫光更多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企業,在有能力、有資源、有把握做好的情況下,要選擇有使命感的方向。方向選定,咬定青山不放松,咬緊牙關做下去。在這里我要強調,收購展訊、銳迪科不是簡單的投資行為、套利行為,我是把它當作事業來做。別人怎么做我不清楚,紫光是這么做的。

          CEI:根據相關資料,紫光現在對展訊的持股已經降低到51%左右,這是什么原因?

          趙偉國:并購肯定是有合作伙伴的。我準備在芯片行業做下去,至于別人,合作伙伴、合作者有他們自己的想法。這就像有人幫你推車,你不能指望其一直推下去。對于紫光來說,我們是要長期奮斗下去,合作伙伴可能是投資行為。

          集成電路領域是一個持續高投入、高競爭、高智力需求的行業。在這個領域想要作為主導者,應該有戰略性考量,沒有長期戰略,沒有有效激勵,只能再做別的了。

          CEI:兩次收購成本很高,對財務成本怎么化解?

          趙偉國:首先,展訊、銳迪科的盈利,已經對資金成本有覆蓋。其次,紫光這幾年積累了一些資金,也引入了外部合作伙伴進行投資,讓企業運行足夠安全。現在紫光還有50億元現金,年底可能有100億元現金,所以沒有什么困難。

          CEI:收購展訊和銳迪科會賺到很大一筆錢,你如何看待賺錢與發展產業的關系?

          趙偉國:財富是事業的副產品,任正非、馬云,柳傳志等在創業時,都不是想賺多少錢,而是因為熱愛這個事業,覺得有價值。當然他們知道成功了會發財。作為大股東、創始人,其實都是紙上富貴。當然,資本市場給出高的估值,對于企業發展更為有利。

          CEI:未來展訊和銳迪科可能在國內繼續上市嗎?有什么信息可以透露?

          趙偉國:不排除這種可能,從企業發展來看,進入資本市場獲得更多資源,包括資本的支持、知名度的提升。同時資本市場也需要好企業,給投資人提供好產品。另外,企業總會有小股東、管理層,上市可以給其多方式的退出通道。至于時間上,水到渠成,還沒明確規劃。

          談未來:紫光+展訊+銳迪科再創業

          CEI:在收購展訊和銳迪科后,紫光會為其發展提供哪些條件?

          趙偉國:紫光不是投資公司,而是戰略發展的推動者。我對展訊和銳迪科的團隊說,不是紫光收購、投資了你們,而是“紫光+展訊+銳迪科”,在新的高度上大家一起再次創業。收購完成以后,既要發揮整合效應,又要避免企業之間因為合并帶來動蕩,導致競爭力下降。我們的策略是合而不并,兩家公司繼續分立運行,在市場、研發方面有所協同、協調,甚至在內部要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團隊的利益和大股東的利益,都在母公司。我們不希望收購削弱這些企業的活力,反而希望在有活力的情況下使之變得更加強大。

          具體來說,第一,我們會有更多的資本投入。紫光有些別的投資,包括未來也許會上市,作為大股東,在資本市場投入等。

          第二,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勵機制。我們給的激勵機制遠遠超過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對管理層的激勵。第三,清華學科優勢,人才、技術、產品的儲備,會對發展起到加速作用。

          未來,我們會一起工作,但不會帶著他們干活,不會指揮他們干活。

          CEI:外界擔心,無論紫光或者浦東科投,都是有國資背景的,收購會不會使得這些企業創新能力減弱、依賴性增強、發展變緩?

          趙偉國:不會。這可能是外界對于紫光不了解。紫光傳統意義上是清華大學下屬企業,是國有控股企業,可也是在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的企業。紫光是一個比民企還兇悍的國企。我們的團隊有活力,有進取心。我不認為紫光和聯想、華為、小米在機制上有什么不同,關鍵還是我們自身有沒有能力把這些事情做好,我們的機制是足夠靈活的。

          CEI:紫光連續收購了兩家芯片設計企業,如何看待未來可能存在的投資風險?

          趙偉國:沒有大風險。集成電路行業的變化已經快到用季度甚至月來計算。現在很多企業每個季度都會推出一款手機,一年幾十款手機,每部手機都有一顆芯。為什么沒有風險呢,像展訊、銳迪科都是賺錢的企業。10年之內芯片會不會消失?移動終端一定不會消失。信息行業盡管是一個多變的行業,但芯片的市場是確定的,最大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本事去做。

          CEI:國家近年來給予集成電路很多政策,這次力度很大也很明確,對于芯片設計來說應該是不小的利好,你認為國家發展基金應該是怎樣一個路徑?

          趙偉國:我注意到國家設立超千億元規模的基金,但沒來得及特別研究。我關心的是國家意識到芯片的重要性,引起整個社會資本對行業的關注。這可能會拉動幾千億元的投資。我不關心具體是幾千億元基金,因為企業要靠自身發展,不能把國家當成靠山。

          隨著中國的發展,企業的角色應該越來越清晰。相信國家相關基金的投資、管理方,一定會探索出中國特色的路徑,進行基金的使用。設計只是集成電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除了設計之外,國家產業基金很可能投資到封裝、設備等領域。這個行業就像五個手指頭,少了哪個環節都不好,但是設計是龍頭。

          CEI:紫光在芯片領域的對標企業是什么?

          趙偉國:高通、聯發科都是要學習的對象。馬云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學習是創新的過程,真正的學習是創新。

        逆變器相關文章:逆變器原理


        可控硅相關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pwm相關文章:pwm是什么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逆變器相關文章:逆變器工作原理


        比較器相關文章:比較器工作原理




        關鍵詞: 紫光 芯片 銳迪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开鲁县| 安溪县| 名山县| 苗栗市| 十堰市| 桐梓县| 巍山| 盐亭县| 长顺县| 抚顺市| 日照市| 达尔| 葵青区| 博客| 长顺县| 沾益县| 米脂县| 高雄市| 越西县| 饶平县| 秭归县| 长治市| 酉阳| 蒙阴县| 棋牌| 三台县| 崇义县| 岐山县| 仁寿县| 花莲市| 长宁区| 元谋县| 广饶县| 霍城县| 阿巴嘎旗| 分宜县| 肇庆市| 新乡县| 宣恩县|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