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附件過載引發汽車電源設計的新思考
隨著汽車電子功能的爆炸式增長,越來越豪華的汽車是否會危及乘客安全呢?這就是汽車過電氣化問題的起源,設計工程師要采取什么舉措才能避免潛在的危險呢?
回憶過去(不那么遙遠以前),駕駛著你爸的老爺車,AM/FM收音機、磁帶錄放機和汽車空調標志著那個時代豪華汽車的最高水平了。如今,許多人難以想象,全家人的公路之旅幾乎都配備了衛星導航GPS、每一個乘客單獨的DVD播放機、車內氣候控制、加熱座椅、巡航控制、無線接入以及提醒駕駛員車燈一直開著的語音提示功能,引擎要持續為這些電子系統供電,否則,車上這些設備將變成華而不實的擺設。
隨著汽車電子和電氣附件的增加,制造商如何通過提供足夠的電源來滿足其要求呢?一旦出現電壓浪涌或下跌,會發生什么情況?更為豪華的汽車是否會危及乘客的安全?要采取什么解決方案才能確保高度電氣化的汽車維持足夠的電源?
附件功耗呈現上升之勢
汽車電子和電器設備以平均每輛車每年超過110W的速度遞增,最近,過去由機械力和液壓力推動的系統都改由電力驅動,對電能的大部分需求都源于此。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防抱死剎車系統(ABS)具有存儲容量大約為8KB電子控制單元;而現代的第五代ABS硬件配備128KB的存儲器,大小僅僅為早期系統的40%。由于設計精巧和創新,現代電氣/電子系統對功率的要求通常比最初推出的系統要小。
下表總結了現代汽車的汽車電氣/電子系統的主要子系統(和負載):
發動機管理
多媒體和加熱、通風和空調(HVAC)
車身電子
底盤電子
照明(外部和內部)
未來的系統
表中所列的用電負載是連續和間歇運行的部件的混合體。然而,汽車電力充電系統的組成部分至少要包括交流發電機、蓄
表中的兩類(引擎管理、多媒體和HVAC)汽車電子系統需要汽車電力系統提供102A的電流。這一點很重要,為了描述附件超載的電流狀態,要注意:為了在不增加電池的條件下支持102A的負載,交流發電機必須具備大約兩倍的額定電流—204A。原因在于:當引擎低速運行且怠速時,汽車交流發電機僅僅可以產生一半的電能。這就需要大型的交流發電機,在標稱系統電壓為14.2V的PowerNet上,它必須提供2,840W的功率。
如果以不同的占空周期把其余的四個子系統的用電負載包含在汽車的負載調查表中,就有可能輕易地超過交流發電機的供電能力。當這種情況出現于現在的汽車上時,PowerNet的電壓就會下降,直到系統電壓與電池內部12.8V的電壓匹配,此時,蓄電池開始為總的用電負載提供一部分電能。這種效應被稱為電池分配(battery contribution)。
電池分配是一種周期性的事件,它隨機地為不定期工作的用電負載供電,如乘員室的自動溫度控制、旋轉方向盤的事件;或為消費者所選擇的確定性負載供電,如音響或導航助手。這些周期性事件就是電池耗盡的原因,并最終導致需要更換電池。
關于該表要注意的最后一點是:如果考慮車身電子、照明和底盤電子等子系統的間歇性負載,對汽車充電系統的需求就真的是附件超載(accessory overload)。將來的系統將持續這種趨勢。
汽車制造商因此正采取步驟降低因電子系統泛濫所造成的電氣系統超載問題。這些措施包括:提高現有用電附件的效率;功能集成以消除重復的控制電子系統,從而降低控制系統的耗電;縮小機械傳動裝置,例如,對ABS創新使之能夠以更小、更低的功耗提供預期的功能。
電力需求無窮無盡
實際情況依然是:在不遠的將來,附件超載將繼續猛烈如初,因為消費者需要越來越多的新特色和功能。從下圖可見4代汽車電子系統的演變進程。
從1968年到上世紀70年代,第一代汽車電子系統包括電動助力窗、電動門鎖、空調、電子燃油注入和電子點火,這些系統對于滿足那個時代的排放規則的要求是必需的,并演變到采用電動助力轉向。
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第二代汽車電子系統包括ABS、防盜系統和更為先進的電子引擎控制系統,以滿足限制尾氣排放的法規的要求。第二代汽車電子系統因采用軟件控制功能和專用電子控制單元而成為可能,如早期的引擎控制單元(ECU)通過基于
第三代汽車電子功能因引入更為強大的
利用更高級別的分布式汽車電子系統,就有可能從儀表盤面板中騰出新的空間,因為只有控制信息是需要讀取的。上世紀90年代的音響系統就是這種趨勢的一個例證,其中,收音機機芯和音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