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智能手機室內定位系統面臨的挑戰

        智能手機室內定位系統面臨的挑戰

        作者: 時間:2013-09-03 來源:網絡 收藏

        多年來,采用行人航位推算()技術的受到了學術和商業領域的廣泛關注。現有的各種傳感器解決方案通常是使用加速度計來計算步數,并使用磁力計和/或陀螺儀來測量行走方向的變化。測量準確率在行進距離[1]的0.5%到10%之間。但所有這些方法都要求用戶從始至終保持身體平衡,以確保移動感應設備的平穩,就如同行走的同時還要保持一塊蛋糕的平衡一樣,也就是所謂的“蛋糕步”。

        但是要能夠讓用戶自由移動,且無論手機如何放置都能提供合理的結果。通過開發傳感器算法來進行室內定位是極為復雜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算法會受下列因素變化的影響,且隨著環境的實時變化,系統還必須同時兼顧到這些因素。

        地磁異常隨處可見。定向的不確定性是造成定位出錯的主要原因。盡管使用磁力計可以避免定向過程中出現的“航向漂移”問題,但通常在一天中[2]60%的時間里都會出現地磁異常。如圖1所示,當平穩地拿著手機經過一根普通的電線桿時,可以看到,航向出現擺動,變得極不準確。而通過算法的精心設計,可以檢測到這些異常并進行彌補,使定向更加精準(如圖中藍線所示)。


        圖1.當經過電磁干擾源(如電線桿)時,一個普通缺省設置的安卓手機的定向功能會變得很差(紅線)。在向同一臺手機植入并安裝Sensor Platforms公司的FreeMotion Library后,定向功能變得精確(藍線)。
        Yaw (deg):航向偏移量(單位:度)
        Time (sec):時間(單位:秒)
        Galaxy SIII Walking Past Electrical Pole:Galaxy SIII經過電線桿時的航向偏移

        中的消費級慣性傳感器噪音大且不穩定。一些學術文章中將加速度計噪音達到1mg且陀螺儀偏置漂移達到每小時20度(與軍工級傳感器相比相距甚遠)[3]的慣性測量單元(IMU)稱為低質IMU。然而,即便智能手機中最好的傳感器,也會產生比該值多一到兩個數量級的噪音。因此,這種噪音累積會迅速導致嚴重的定位錯誤。在提高傳感器硬件性能之前,需要引入一些算法來減少航位推算錯誤,例如運用技術來計算步數。

        不同的攜帶模式需要不同的算法。技術能夠通過檢測步數來減少集成錯誤。然而,僅是用手在空中簡單的搖晃手機也同樣會產生類似于行走的運動。這一問題在以往已經得到解決,例如,對第一響應者來說,可以將傳感器模塊綁定在衣服或鞋子上的特定位置,這樣就可以避免該問題并提供可靠的結果[4]。

        然而,這一方案并不適用于智能手機平臺。因為人們通常不會把手機放在鞋子里,當然也不會像拿蛋糕一樣小心翼翼地攜帶手機,相反,在人們行走的過程中,手機可能會放置在任何地方:口袋里、耳邊、錢包里或直接拿在手上。因此,無論手機放置在哪里,智能手機的PDR功能必須能夠跟蹤定位用戶的位置。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商南县| 太仆寺旗| 汉阴县| 宁晋县| 贵州省| 万盛区| 苏尼特左旗| 阿鲁科尔沁旗| 聂荣县| 花莲县| 砀山县| 金寨县| 许昌县| 长沙市| 仙游县| 新余市| 集贤县| 稷山县| 哈密市| 手游| 荣昌县| 资源县| 会昌县| 清水河县| 大宁县| 石河子市| 广东省| 乌兰察布市| 玉田县| 兴仁县| 海安县| 富宁县| 密山市| 安宁市| 湟源县| 乐东| 梅河口市| 达孜县| 镇安县|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