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以“標準化”戰略推動產業跨越發展

        以“標準化”戰略推動產業跨越發展

        作者: 時間:2014-03-27 來源:中國科學報 收藏
        編者按:標準化對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來說是有幫助的,但是技術領域從來就不存在所謂的“跨越式”發展。

          “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我國發展面臨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現在每年進口達到2000多億美元,超過石油的進口額。”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鄧中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5455.htm

          鄧中翰指出,我國表面上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隨著國際產業轉移而來的,國內產業的市場實際上遠遠小于近2000億美元的集成電路進口額。而且即使在這個不大的市場中,我國企業由于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劣勢,很難與國外巨頭競爭。

          在他看來,要改變現狀,制定并實施自主國家標準是高效配置市場資源的重要抓手。國內外經驗表明,實施標準化戰略,可以有效發揮政府作用、創造市場需求、引導社會資源、推動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發展。特別是對集成電路及其相關產業,很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創造出巨大市場需求的幾個重要時期,也都與當時推行自主國家標準息息相關。”鄧中翰表示,譬如通過推廣第二代身份證采用自主ic卡國家標準,涌現出一批優秀集成電路企業,相關技術也被銀行卡、社保卡、手機sim卡等其他一些領域所采用;再如在移動通信領域,推廣td-scdma國家標準,直接促使展訊通訊等集成電路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他建議,在關系國防建設、國家安全等不受wto規則限制,且我國具有一定優勢的領域,培養和形成國家層面的技術和標準體系,制定并公布推廣應用相關國家標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從而引導和配置市場資源、社會資源和政府資源向重點領域集聚。借標準帶動應用、以應用催生市場、從市場創造需求,最終實現集成電路及相關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與此同時,鄧中翰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對那些在國內外市場或標準方面具有優勢的國內企業支持力度,培養國內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以促進我國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或者取得某些領域的“非對稱優勢”,從根本上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實現跨越發展。

          “無數經驗表明,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和應用,就是發現并創造新需求的過程。”鄧中翰說。在較長時期內,有必要繼續加強對集成電路產業的研發投入,以及人才和技術的引進,提高產業的“供給”能力。與此同時,在通過“需求”引導產業發展方面可以進一步挖掘潛力,只有“供給”“需求”兩翼齊飛,才能實現集成電路產業持續發展。

          “我們要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創造‘跨越式’的新需求,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他說。“這也是美、歐、日、韓等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發展集成電路的一條基本經驗,不僅要在研發方面緊跟國際前沿,更需要通過需求的‘跨越’實現產業的‘跨越’。”



        關鍵詞: 集成電路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吴江市| 思南县| 顺义区| 阜平县| 嘉鱼县| 白水县| 都昌县| 鄂伦春自治旗| 盐亭县| 灵石县| 临武县| 清镇市| 宁陕县| 五指山市| 高州市| 班戈县| 苍溪县| 滨海县| 忻城县| 牙克石市| 邹城市| 高雄县| 长沙市| 宣武区| 习水县| 开鲁县| 珠海市| 台北县| 靖安县| 应用必备| 泰宁县| 西宁市| 黄大仙区| 望城县| 宁津县| 建始县| 宁德市| 盐源县| 合川市|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