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5G基帶芯片的六國演義

        5G基帶芯片的六國演義

        作者: 時間:2019-03-12 來源:愛集微 收藏

          摘要:這只是馬拉松“發令槍”開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3/398397.htm

          的賽道上道阻且長。毋庸置疑,今年是終端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元年。而在智能手機領域,高通、三星、英特爾、聯發科、華為、紫光展銳等廠商從根本上決定著5G手機的來臨時間,它們彼此之間的戰火也從以往的3G、4G燃到5G。

          爭先恐后

          而這股“搶跑”競賽從去年開始就已“烽煙四起”,一眾選手是輪番上陣。

          從發布時間來看,去年8月15日,三星在官網正式發布了5GExynos Modem 5100,采用自家10nm工藝制程。11月,三星正式展出了5100。

          2017年10月,高通正式拿出全球首款5GX50。它采用28nm工藝制造,峰值達到5Gbps,但不支持4G/3G/2G ,只能采用“外掛”形式。但其升級版X55于2019年2月高通發布,正式商用時間為2019年年底。采用7nm制造工藝,支持毫米波和sub-6G頻段,兼容4G/3G/2G。

          而在去年11月,在得到蘋果iPhone全力支持的英特爾也向外界公布了旗下首個5G基帶XMM 8160,它將支持最高峰值6Gbps,采用10nm工藝制程。英特爾指出此芯片將于2019年底上市。

          近年來有些低調的聯發科也不甘示弱地公布了自家5G基帶M70,采用臺積電7nm工藝制程。聯發科首席執行官表示,M70將于2019年上半年正式投入生產,預計下半年量產商用。有消息稱蘋果曾聯系過聯發科,作為基帶芯片“備份供應商”,但到底能否“落槌”還未可知。

          去年的榜單中看似大陸廠商沒有發聲,但其實均在作勢“起跑”。1月24日,被業界寄予厚望的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正式面向全球發布了基于7nm的5G多模終端芯片——Balong 5000(巴龍5000),并展示了基于該芯片的首款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Pro。它不僅是世界上首款單芯片多模5G基帶芯片,同時還支持2G、3G、4G、5G合一的單芯片解決方案,能耗更低、性能更強。

          而相隔不久,紫光展銳在MWC 2019世界通信大會期間,亮出了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和展銳首款5G基帶芯片“春藤510”兩把利劍。

          春藤510基帶芯片采用臺積電12nm制程工藝,支持多項5G關鍵技術,單芯片統一支持2G/3G/4G/5G多種通信模式,符合最新的3GPP R15標準規范,支持Sub-6GHz頻段、100MHz帶寬,同時支持5G SA獨立組網、NSA非獨立組網兩種組網方式,是一款高集成、高性能、低功耗的5G基帶芯片。

          于是乎,5G基帶芯片一眾選手均已在賽道占位,但要說“C位”,還是高通和華為先下一程。

          從芯片制程來看,高通、華為和聯發科為7nm;紫光展銳12nm;三星和英特爾10nm。而從時間差來看,高通X55搭載在手機出售最快還要1年的時間,X50功耗還較大;而華為還可提供5G基站方案,有巨大的優勢優化巴龍5000的實際體驗。隨著今年上述廠商爭相量產,基帶芯片亦將開啟真刀實劍的“廝殺”。

          統一“外掛”?

          而不止是基帶芯片的時間表與性能備受關注,現實的問題是這些基帶芯片目前都只能是外掛式的,即基帶芯片都是獨立的,要與手機處理器一起配合才能“工作”,不像以往的2G/3G/4G應用的是基帶與手機處理器集成為一顆SoC的形式。

          之所以如此,有業內人士告訴集微網記者,一方面是為了搶跑5G,同時也為了拓展更多的應用,下一盤更大的棋;另一方面,目前5G基帶芯片體積不小,同時發熱較大,并不是特別適宜和手機處理器集成,并且SoC整合研發時間長,現有技術還難以支撐。

          當然,這帶來的相應問題是外掛相對于集成,有著占用手機空間、發熱、功耗大等不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類似高通845、麒麟980這類SoC已經集成了2G、3G、4G基帶,如果再外掛基帶芯片的話,反而屬于“重復建設”,既會加大成本和功耗,又會擠占手機十分“寶貴”的空間。

          

          因而,5G基帶芯片看似風光,實際上卻有點像“跑龍套”,至少在手機領域真正的秀場還是要比拼SoC。近日高通宣布將在第二季度對新處理器進行流片,預計將于2020年上半年商用,這款處理器的最大特點是將5G基帶集成,手機廠商不需再外掛基帶,就可支持5G。

          Gartner半導體和電子研究副總裁盛陵海對集微網記者說,5G芯片在設計、工藝層面與4G相比更復雜更難,成本也更高,未來或將比4G更少的廠商能持續拼殺。

          顯然,在各大廠商亮出基帶芯片“真身”之后,真正的5G芯片爭奪戰其實才剛剛開啟。



        關鍵詞: 5G 基帶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沙洋县| 和龙市| 十堰市| 江陵县| 棋牌| 兰考县| 西畴县| 西丰县| 定南县| 怀宁县| 嘉祥县| 全南县| 黎川县| 新民市| 大港区| 麻栗坡县| 江津市| 鱼台县| 柳河县| 石河子市| 余庆县| 江山市| 三江| 元谋县| 黄浦区| 宿迁市| 永平县| 浑源县| 广汉市| 柳林县| 连江县| 安多县| 五台县| 无为县| 奉贤区| 中方县| 襄樊市| 北碚区| 大渡口区|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