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讓它們不畏挑戰成為5G芯片的領跑者?
5G有著非常美好的前景,它的好處體現在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增強型移動寬帶、超可靠低時延和海量機器類通信等。對用戶而言,5G可以帶給它們更快的帶寬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時延和更大容量的網絡連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2/398071.htm2019年無疑是5G技術商用化推進的關鍵一年,因為很多的5G芯片陸續會發布出來,其中有很多的中國芯片廠商在努力地推動5G行業的發展。近日,紫光展銳在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布了其首款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它采用12納米制程工藝,支持2G/3G/4G/5G多種通訊模式,Sub-6GHz頻段以及SA&NSA組網。隨著全球5G競爭的加劇,紫光展銳馬卡魯的推出,無疑將作為一只有力的中國芯力量,躋身全球5G第一梯隊,將作為全球5G芯片的核心供應商之一,推動甚至足以改變全球5G的發展及競爭格局。

紫光展銳發布其首款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
展銳自2014年開始投入5G的研發,組建了一只涵蓋軟件、硬件、測試在內的專業研發團隊,歷時5年,這背后除了付出了巨大的資金投入,更重要的是凝聚了一大批展銳工程師的不懈努力。芯片雖小,但做起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擁有上百道工序,要克服諸多挑戰。而隨著芯片制程工藝以及通信技術的不斷演進,芯片設計的難度和挑戰也在成倍增加。
顛覆性、革命性的5G研發
“相比4G,5G的研發是顛覆性的。”紫光展銳新無線技術副總裁潘振崗說道。首先在于標準上,以前的芯片研發過程是根據標準做自上而下的設計。到了5G時代,并沒有統一的標準,直到2018年6月首個5G標準才正式凍結。而這期間,對于研發來說,需要一邊參與和解讀5G標準,一邊開展5G研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紫光展銳成立了專門的核心技術預研及標準化團隊,采用雙向解讀的討論形式,幫助研發團隊正確的理解5G標準。

紫光展銳發布首款5G基帶芯片—春藤510
另一方面在技術端,5G的終端復雜性比4G更高。5G的運算復雜度上比4G提高了近10倍,存儲量提高了5倍。紫光展銳的硬件工程師陳軍介紹到:“在硬件上,5G芯片需要同時保證T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多種通信模式的兼容支持,同時還需要滿足運營商SA組網和NSA組網的需求,這對于天線方案以及前端架構的設計挑戰非常大,對PCB板的布局要求也非常高。做4G芯片時, PCB板是8層一階或者是8層二階就可以完成,而5G需要做四階板,需要打孔的數目還有硬件的技術都上了一個臺階,在工作量和難度上都是成數倍增加。”于是展銳的硬件團隊組成了一個專業的技術專家評審團,基于他們在2G/3G/4G研發時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通過不斷的預研,不斷的迭代,最終不僅解決5G硬件的問題,同時高質量高要求地完成天線以及前端射頻架構的設計,并將5G的PCB板面積更小,集成度更好,也更好的符合市場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