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再戰獨立顯卡市場,這只是個開始?
2018年8月,英特爾在 SIGGRAPH 大會上公布了一段視頻,內容是宣告 2020 年將要重返獨立顯卡市場。2019年2月,Intel確認已經收購了印度創業公司Indeda Systems,加強獨立顯卡開發。與此同時,也有市場傳聞稱,Intel 將要推出的Xe獨立顯卡已經基本完成硬件設計。目前,正在進行驅動和軟件調試,將在明年如期發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2/397798.htm眾所周知,受惠于20世紀個人電腦的爆發,英特爾憑借其核顯技術占據了龐大的顯卡市場。而這次英特爾將目光投向獨立顯卡領域是何因素促成?
獨立顯卡的魅力
在聊獨立顯卡之前,我們要先知道,顯卡是個什么東西。顯卡就是計算機工作時與顯示器配合輸出圖形、文字,它可以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再讓顯示器顯示出來,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同時顯卡還是有圖像處理能力,可協助CPU工作,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
顯卡主要分成三類,分別是:核芯顯卡、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
1.核心顯卡是英特爾推出的技術,該技術是將圖像處理模塊整合到CPU中。這樣一來核心顯卡和CPU就是一體的,所以這種核心顯卡必要時候可以調用部分CPU的運算能力來提高圖像處理效率。
2.集成顯卡以前是指主板集成的圖像處理模塊,英特爾過去推出的G31與G41芯片組就是這樣,CPU就單純是CPU,主板上帶一個小的顯卡,但是由于顯卡性能不高,普及率很低。現在是指AMD平臺的APU平臺之后的主板自帶的顯卡,可以和同系列的入門-中低級獨立顯卡抗衡,以此提升圖像運算能力。
3.獨立顯卡就是有獨立的顯示芯片,自己本身是一張獨立的卡的顯卡,獨立顯卡具備單獨的顯存,不占用系統內存;技術上領先,可以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運行性能。而且獨顯可在電腦內部組成多顯卡,擁有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
其中,從廣義上來講,核心顯卡和集成顯卡都可以統稱為集成顯卡。英特爾憑借集成顯卡的67.3%市占率,成為了獨一無二的霸主。集成顯卡憑借其良好的穩定性和低功耗一直被筆記本視為最合適的伙伴,缺點是其3D處理能力較低。而獨立顯卡相比于集成顯卡,其對系統資源的占用相比較小,3D處理能力也更高。加之,英特爾最新推出的第八代酷睿處理器集成的UHD 620表現不佳,3DMark Fire Strike跑分與英偉達GTX 1050入門顯卡差距巨大。
同時,蘋果、谷歌、高通開始進入PC領域。其中,高通和微軟已經開始合作,將推出內置高通芯片的Windows 10電腦產品的消息,或許也給英特爾造成了些許壓力。
集成顯卡的乏力,讓英特爾看到了獨立顯卡的市場機會。
而這只是針對于PC而言,獨立顯卡已經占據了一定優勢。但獨立顯卡的優勢就僅僅體現于PC嗎?顯然不是,從英特爾2018年的財報中我們就看得出,其PC相關業務占比已經跌至52%。同時,據其報告中顯示,英特爾現在正在向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方面發力,并先后收購了英特爾收購了Vertex.AI、Mobileye等多家公司。我們都知道,在萬物聯網的5G時代數據量劇增,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和處理能力。由這些新興領域所帶給并行計算芯片的發展,也激增了市場對于獨立顯卡的需求。
另外,從上文概念的介紹中,我們會反反復復地看到一個詞——圖像處理能力。伴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需求,讓圖像處理技術在未來大有可圖。這或許也是英特爾瞄準獨立顯卡市場的另一要素。
英特爾的獨立顯卡歷史
其實,英特爾對于獨立顯卡并不是沒有動過心。早在1997年,英特爾就通過收購Chips and Technologies(C&T)獲得了2D顯示核心技術。而后,英特爾于1997年7月購買了Real3D 100%芯片和技術,并在它的協助下研發了3D技術。
1998年2月12日,英特爾和Real3D公司合作推出一款i740圖形芯片產品,i740的RAMDAC為203MHz,核心頻率達80MHz,同時采用100MHz的SGRAM顯存,像素填充率為55MPixels/s,64Bit圖形核心,該款顯卡的三角形生成速度為500K Trianglws/s,支持DVD解壓,AGP 2X,同時支持平行資訊處理、精準像素描插補等特性。其中英特爾原廠i740顯卡做工十分精美,并且一度被大家稱為首款采用風扇散熱的民用級顯卡。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延遲,i740的設計使用了AGP直接內存執行(DiME)功能,該功能僅調用光柵化所需的紋理,并將其余紋理存儲在系統RAM中。i740極大的推動了AGP標準的發展。后來,英特爾將i740改進后集成在810芯片組內,原本公司也有將i752獨立生產為顯卡的的想法,但后來并未正式生產。由于市場并不買賬,1999年8月,在市場上不到18個月后,英特爾從市場上撤回了i740。

Intel740 / i740 AGP graphics boar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