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英特爾Core、Atom處理器路線圖解析,未來處理器將不依賴于最先進工藝

        英特爾Core、Atom處理器路線圖解析,未來處理器將不依賴于最先進工藝

        作者: 時間:2018-12-26 來源:愛集微 收藏
        編者按:近段時間以來,英特爾10nm產品出現了延遲,據說是英特爾采用了新的方法來將IP與工藝技術分離。

          更下一代的Xmont(也就是說還未定下名稱),仍在規劃其功能和性能提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2/396052.htm

          上述只是微體系結構的名稱。這些內核所使用的實際芯片可能會有不同的名稱,這意味著芯片可能是Core架構而以Lake命名,例如,Ice Lake將是Sunny Cove核心。

          最后,公司處理器核心與視覺計算高級副總裁Raja Koduri表示,將其微體系結構更新分為通用性能提升和特殊用途性能提升兩個不同的部分。通用性能更新為原始IPC(每時鐘指令)吞吐量或頻率增加,另一種是特殊用途性能提升,這意味著可以通過其他加速方法(如專用IP或專用指令)來改進特定方案中使用的某些工作負載。無論代碼如何,這兩者中的任何一個的增加都會導致性能提升,而未來的微體系架構將不依賴于最先進的工藝制程,最新產品將以當時可用的最佳工藝技術推向市場。因此,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核心設計跨越不同的工藝節點。

          近段時間以來,英特爾10nm產品出現了延遲,對此Raja Kodur表示,英特爾的產品將與晶體管能力(即工藝制程)脫鉤。英特爾在10nm上擁有強大的IP,如果將其用于14nm將會實現更好的性能。而英特爾采用了新的方法來將IP與工藝技術分離。他強調,客戶購買的是產品,而不是“晶體管”。

          至于如何確保未來不再發生延遲的情況,英特爾首席工程官兼技術、系統架構和客戶端產品業務總裁Murthy Renduchintala補充說,現在必須確保我們的IP并不是局限在某個工藝節點的,跨越多個工藝節點實現IP可移植性的能力非常重要。英特爾將繼續在設計中承擔巨大的風險,但是也會有應變措施,需要盡可能多地制定無縫銜接的路線圖,以避免類似情況,并確保在有需要時盡快執行這些路線圖以滿足客戶的期望。

          他解釋,未來的工藝節點應用,例如10nm、7nm將比以往具有更多的重疊,以保持產品設計的流暢。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英特爾 Ato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城县| 民勤县| 大竹县| 页游| 柯坪县| 望城县| 曲麻莱县| 内黄县| 洛隆县| 南汇区| 常熟市| 镇江市| 土默特右旗| 鲁甸县| 汽车| 温泉县| 和静县| 镇远县| 张掖市| 永安市| 外汇| 红河县| 固镇县| 会东县| 鹤峰县| 山东| 福安市| 高雄市| 富裕县| 扶风县| 胶南市| 岐山县| 满城县| 柳州市| 红桥区| 肇源县| 上高县| 洞头县| 青阳县| 高青县|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