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科普:5G移動網絡標準是如何出爐的
5G標準是如何出爐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79889.htm5G標準的投票有何玄機?
5G標準最終結果是什么?
本文將盡量以通俗的語言解釋上面三個問題。首先是5G的使用場景,與絕大多數讀者關系最為密切的是eMMB場景,也就是我們常用的手機移動數據網絡,下面我們將圍繞這個場景展開敘述。

5G通信分為控制信道和數據信道,控制信道主要傳輸指令和同步數據參數等,數據信道主要傳輸數據。對于標準的主導企業,主要有高通(美國)、華為(中國)和Accelercomm(歐盟)。
如果把整個數據比作"貨車",控制信道相當于控制貨車行駛系統,通過接收指令控制貨車的行進,數據信道相當于貨車的貨箱負責裝載貨物數據。高通、華為、Accelercomm作為"貨車"的整車供應商參與競爭。
第一回合:數據信道之爭
首先討論的是數據信道編碼方案需要一種還是多種?如果需要多種方案,如何做出選擇?

短碼代表常用的普通數據,長碼代表大型數據,而高通LDPC在大型數據封裝性能上展現出明顯的優勢,經過進一步的投票,3GPP做出如下決定:數據信道采用長短兩種編碼,其中長碼采用絕大多數企業贊同的高通LDPC方案。對于短碼以及長短碼的界定,留到后續的討論中決定。
我們仍以貨車作為例子,短碼相當于普通貨箱、長碼相當于大型貨箱。在本輪投票中,除了華為之外的全部企業在選擇了高通作為加長貨箱的供應商,最終大型貨艙供應商確定為高通,至于普通貨箱和兩種貨箱噸位的界定,留到后續討論決定。
第二回合:控制信道之爭
第一輪高通LDPC在數據傳輸性能方面擁有的明顯優勢,而本輪華為Polar方案則展現出在可靠性方面的優勢。
本輪爭議中,3GPP決定,華為Polar成為5G的控制信道的國際編碼標準。
我們仍以貨車作為例子,華為在此輪競標中,以絕對優勢成為控制行駛系統的供應商。
第三回合:數據信道短碼之爭

本輪爭議中,華為Polar在支持數量上接近對手的一倍、但是根據投票規則,采用權重而非數量決定。最終,3GPP裁定,高通LDPC獲得數據信道短碼的國際標準。至此,華為Polar成為控制信道的國際編碼標準,高通LDPC則成為數據信道的國際編碼標準。
我們仍以貨車作為例子,短碼相當于普通貨箱、長碼相當于大型貨箱。雖然選擇華為的人數眾多,但選擇高通的決定權更重,最終普通貨箱花落高通。至此,高通成為了全部貨箱的供應商,華為則專注于解決貨車行駛控制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