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新技術:小芯片讓5G手機“全球通”

        新技術:小芯片讓5G手機“全球通”

        作者: 時間:2018-04-22 來源:科技日報 收藏

          目前不同國家應用于通信的頻段各不相同,我國是24.75—27.Hz和37—42.Hz頻段,歐洲是24.25—27.5GHz頻段,日韓則采用26.5—29.5GHz。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手機不支持這么多不同頻段,出國旅游時手機就無法正常通信了。究竟能否研發一款寬頻帶“通用”全部覆蓋以上各個不同頻段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4/378782.htm

          科技日報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博士生張凈植,在日前召開的2018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強耦合變壓器的電流提升技術”,初步實現了用一款把多個頻段全部覆蓋,讓“全球通”變成了可能。

          張凈植在2018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展示的研究成果便完成了上述構想。他在論文中設計了兩種5G“通用芯片”,大的規格為910微米×920微米,小的為700微米×670微米,面積都小于1平方毫米,大小相當于一根針的橫截面。這種小芯片卻具有“兼容并蓄”的廣闊“胸懷”,極大地提升了注入鎖定倍頻器的工作帶寬,它的專業稱呼是“基于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的超寬帶注入鎖定倍頻器”。在與業界最先進技術的比較中,該技術在僅消耗2倍功耗的情況下,將工作帶寬提升了5.2倍,它還解決了毫米波頻段中“低相位噪聲信號源的大帶寬設計”挑戰,為毫米波領域超寬帶低相位噪聲信號源設計提供了一個可行方案,對5G通信的高頻段多頻帶應用有著實際意義。

          “輸入電流和工作帶寬是正相關的,如果要提高電路的帶寬就得想辦法增強輸入電流。要增強輸入電流,一種方法是增大輸入信號,但一般而言,外部給的輸入信號大小是固定的,所以此路不通。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提高輸入極的增益,但業界已經把輸入極優化得很好,想進一步提升基本不太可能。”談及芯片研發思路,張凈植說,在不斷提出問題又不斷自我否定之后,他提出了一個突破性想法:能不能用無源電路把電流提升,然后插入一個變壓器,這樣就可以使電流提高數倍的同時,把帶寬也提高數倍。最終他和團隊將這樣的構想付諸實踐并獲得成功。“這種新型芯片,從一開始就是面向應用并且和工業界緊密結合的,隨著5G通信時代的到來和各種應用逐漸推廣,我們的芯片也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他說。

          

        小芯片讓5G手機“全球通”

          左邊是差分輸出芯片,是核心電路的驗證模塊;右邊是正交輸出芯片,是完整的、可以用于5G系統的芯片。



        關鍵詞: 芯片 5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靖江市| 时尚| 万安县| 大丰市| 新巴尔虎左旗| 布拖县| 五常市| 年辖:市辖区| 通许县| 都匀市| 启东市| 黄冈市| 谢通门县| 大化| 新闻| 阳东县| 武强县| 伽师县| 镇宁| 和平县| 普宁市| 松江区| 石家庄市| 略阳县| 淮滨县| 鞍山市| 陵水| 淅川县| 阿拉尔市| 石屏县| 庐江县| 托里县| 灵璧县| 贡觉县| 宁城县| 政和县| 建始县| 洛隆县| 竹北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