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日歐生死暗戰20年,中國電信業逆勢崛起的背后
6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4/378235.htm中國電信業實現了逆襲!
1998年,中國申請3G標準;到了2013年,到國內TD-SCDMA網絡基本成熟。
在這十多年的時間里,國際電信業波詭云譎,在國外拼殺多年的華為和中興發展起來了,在全球四大電信設備商中,分別排名第一和第四。

以前說起國際電信業巨頭,大家腦海里浮現的是摩托羅拉、諾基亞,現在,它們都沒落了,摩托羅拉的移動事業部還被聯想收購了。
現在華為和中興才是妥妥的國際電信業巨頭!

電信業有兩大支柱,一是設備,二是市場。
當年歐洲卡住設備制造,中國不開放最大的電信市場,兩個支柱一垮,WiMAX就被掐死。
而如今,中國掌握著全球最強大的設備制造能力,擁有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這就厲害了!
當年,中國“聯美抗歐”擠進標準圈;
后來“聯歐抗美”打壓WiMAX;
現在,中國要甩開歐洲、引領世界。
歐洲的FDD制式(歐洲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模式)已經很成熟,如果跟著歐洲跑肯定永遠不能出頭,因此中國再次決定利用TD體制彎道超車。
難不難?
中國政府掌控著電信設備制造和最大的電信市場,兩手都很硬,超車就不難,沒用兩年時間就將TD趕超到了能與FDD平分秋色。
2013年12月4日,中國政府發布了TD-LTE的牌照,但沒發FDD-LTE牌照,政策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主推TD體制。
中國移動在3G時代憋壞了,搶了4G的TD-LTE牌照,不再繼續投入3G時代的TD-SCDMA網絡,集中全部力量上4G。
按理說,牌照三大運營商都可以用,但聯通和電信決定再等等,他們想經營FDD體制,這畢竟曾是電信業最強的歐洲主推制式。特別是聯通,在3G時代嘗到了歐洲制式的好處,想繼續跟下去。
在聯通和電信等FDD牌照的時間里,移動瘋狂建4G基站,利用4G的先發優勢狂搶聯通和電信的老用戶,用戶數居然漲至8億。
一年多后,政府看TD制式的基本盤穩住了,就發了FDD牌照,但聯通和電信已經喪失了先機。聯通近年來的利潤持續下滑,董事長王曉初曾不止一次痛心疾首地表示錯失了發展良機。
電信業特別強調標準統一,因為沒有標準就不能互聯互聯,而標準具有很強的排他性,標準競爭的結果就是強者愈強,然后壟斷市場,弱者愈弱,最終被淘汰。
過去,一直都是歐美標準引領世界,其技術標準一問世,就會被各大電信企業爭搶。
然而,電信業江湖中冒出了中國這個設備、市場兩手抓的“新大哥”。
中國幫美國,歐洲就吃不消,中國幫歐洲,美國就得吐血。
2013年,TD牌照發布時,聯通和電信還對歐洲標準有所期盼,結果卻是錯失良機,歸根結底還是對電信江湖中美歐三家的勢力消長判斷失誤。
移動及時跟上了步伐,現在日進斗金。
從踉踉蹌蹌地闖進國際電信標準圈的“小弟”,到成為全球電信業最重要的“帶頭大哥”,中國只用了不到20年。
當前,電信業的主題是5G(第五代移動通信),而中國是推進5G最積極的國家,沒有之一。在5G相關的各種國際電信組織里,都有中國專家的身影。
現任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是趙厚麟,國際電信聯盟的官方介紹很有意思,從不提聯盟官員的國籍,只提出生地,例如趙秘書長生于江蘇。

2013年,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聯合成立了IMT-2020(5G)推進組,指導5G工作。
這個組織很重要——中國電信企業各有特長,在5G技術研發方面可不能“打亂仗”,進行統籌規劃和合理分工才能減少內耗、形成合力。
在推進組的領導下,中國已經進行了兩輪5G測試。除了華為、中興、大唐這三大主力,還有一些國外企業參加,愛立信和英特爾均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表揚。
歐美巨頭企業為何會主動參加中國政府組織的5G測試?
中國的三大運營商計劃投資1.2萬億人民幣,建造全球最大5G網,5G的未來在中國,國際電信企業當然樂于投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