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畢達哥拉斯的“數字”正在操控人類?

        畢達哥拉斯的“數字”正在操控人類?

        作者: 時間:2018-03-28 來源:OFweek云計算網 收藏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說,萬物的起源是“數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7507.htm

          數字和數學與萬物的起源有什么關系呢?在他看來,探討萬物起源這個問題上,形式比質料占有優先地位。在他之前,最先思考這一哲學問題的哲學家認為萬物起源是火、是水,亦或是氣,但無論什么,都是有形可見物質。直到畢達哥拉斯,他認為事物的外在存在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這些東西怎樣才能被認知,如果沒有數字、數學的概念,人不僅不可能溝通,就是連基本的認知都很困難。

          

        blob.png

         

          作為崇拜數字的始祖,畢達哥拉斯如果目睹現代人對數據的崇拜應該多少有些欣慰,數字聯通世界似乎正在踐行著他的古老哲學。

          然而,大數據對于現代人的生存發展來說究竟是否是好事情,或還值得商榷。即使也有悲觀的物理學家科學家警告人類會被人工智能毀滅,但因為目前來看人工智能所能進行的操作實在有限,很少有人較真。不同于人工智能,現今可以實現的大數據處理技術已經沒有需要克服的門檻,正因此B2B,O2O等需要大數據和互聯網化的商業形態才能夠迅速落地。然而,在人們享受大數據分析和數據互聯所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潛藏著深刻的隱患。

          2016年12月,美國并沒有迎來第一位女總統,以愛發布推特聞名的特朗普榮登總統寶座,這讓很多人大跌眼鏡,更是給了自認為有著數據統治權的傳統媒體一記響亮的耳光,因為它們大多數在從正規渠道獲取了信息后做出了錯誤的預測。而就在比紙牌屋更離奇的“通俄門”還未定音,Cambridge Analytica利用Facebook影響大選的事情又炸開了鍋。這還不算,那段流傳在網絡的視頻,曝光出這家公司能夠通過數據分析無所不能,甚至作惡多端。

          事實上,在Facebook走上風口浪尖之前,人們更加懼怕的是谷歌。在拉里·佩奇希望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改造世界的美好愿景下,人們似乎并沒有被他的“教義”所吸引,更愿意相信的是,這些基于數據的商業帝國只是崇尚原始資本積累和以自由主義匿名另一群新興資本家而已,甚至給它貼上標簽:罔顧人權,與情報部門合作,出賣用戶信息的“數據章魚”。

          這樣的說法確有其理。盡管與傳統的剩余價值產生于生產和銷售環節不同,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是通過數據處理吸引精準的廣告投放,從而讓信息流通的價值得以變現。它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于因為雙向互通性所以獲取了客戶信息,從而可以進行行為分析,而大部分傳統媒體因為傳播的單向性不能實時獲得用戶的真實信息和行為狀態,即使進行客戶調查,也會因為想法和行為的偏差而產生信息失準。正是因為對手的弱勢,給了眾科技公司可乘之機。

          然而,和大部分歐美民眾更加注重個人隱私不同,國內民眾對于隱私泄露的敏感性偏弱,這給了更多商家可乘之機。在昨日召開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如是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加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么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愿意這么做。”

          他的表述確實是當下中國關于數據隱私問題的現狀,但卻混淆了實然與應然。實然中國民眾對于大數據所暴露的隱私不那么敏感,但這主要是因為對于隱私泄露所可能引起的嚴重后果缺乏認知。服務商應該做的是什么?起碼要把隱私數據除了本次項目服務之外是否還會做其它使用進行說明,同時說明使用目的是什么,以及如果不希望泄露隱私可以怎么操作。

          然而,并沒有。

          人們剛開始偶爾收到營銷電話和詐騙短信還略感隱私被竊的恐慌,但成規模發生后,尤其體會到當下可即刻享受的便利和效率,便輕易放松了警惕。在各式各樣應用APP出現后,信息竊取和利用的手段變得更加“高明”。用戶只要使用軟件就必須同意相關協議,其中包括信息獲取,大部分APP在安裝過程中強制要求獲得地址、手機聯系方式、讀取相冊,以及讀取手機及短信等隱私要求,如果有一項選擇了“否”,該軟件即不可用。

          

        畢達哥拉斯的“數字”正在操控人類?

         

          這一點上,國外廠商要好的多,當然也是因為“血”的教訓。谷歌是在被政府開具繳納5億美元的大罰單之后才開始收斂自己的行為,包括開通隱私權選項,告知用戶會收集哪些隱私數據,以及主要做了什么并征求用戶的同意,同時說明通過怎樣的技術手段進行收集。

          小結

          究竟是民眾對隱私數據不敏感,所以為了便利可以將信息拱手相讓;還是開發商認為民眾不敏感,所以肆意妄為?我們不知道開發商對于客戶信息資料是否能夠做到切實保密,也不能確保接觸到信息數據的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堅持職業操守,堅守道德底線。

          不知道畢達哥拉斯穿越到兩千多年之后發現基于其數字哲學的大數據可以如此改變世界,他會作何感想。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左云县| 尖扎县| 晋宁县| 长沙市| 峨山| 体育| 高台县| 阿克| 康乐县| 扶绥县| 通江县| 来安县| 黑龙江省| 疏附县| 封开县| 侯马市| 怀来县| 天柱县| 金堂县| 威宁| 茌平县| 三穗县| 翁牛特旗| 丰都县| 镇康县| 北票市| 缙云县| 自贡市| 瓮安县| 三江| 四平市| 孙吴县| 商河县| 吴川市| 岳西县| 西乌珠穆沁旗| 蓝山县| 浮梁县| 政和县|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