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30萬銷量背后 比亞迪難掩轉型焦慮

        30萬銷量背后 比亞迪難掩轉型焦慮

        作者: 時間:2018-02-06 來源:OFweek新能源汽車網 收藏

          在2018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向來語出驚人的王傳福近日又扔出了新的言論。作為掌門人的王傳福在現場呼吁國家要給予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更多政策支持,包括財政補貼和取消消費稅等。面對這一呼喊,參加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回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不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374.htm

          對于王傳福的這一呼喊,業界表現出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這是王傳福作為一個新能源從業者提出的合理建議,也有人認為王傳福這是在為自家的企業謀取利益。從我國當前的政策看來,正在面臨著補貼退坡,甚至在不久的將來,將會由退坡直至取消,而此時王傳福還提出這樣的言論必然遭到眾多人的質疑,這一呼喊的背后是不是暴露出,新能源車目前正面臨著轉型的焦慮?

        30萬銷量背后 比亞迪難掩轉型焦慮

          銷量冠軍難掩背后轉型焦慮

          因為擁有著核心的技術,領域一路飄紅,在全球的汽車市場中,比亞迪的市場占有率攀升到了13%。成為了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打入歐美、日本等汽車強國的中國車企,旗下的新能源車目前也已經賣到了全球6大洲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的市場,比亞迪也打破了新能源車只能在雙限城市、有補貼的城市賣得好的局限,超過50%的銷量來自非限購城市,13到30萬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比亞迪更是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比亞迪在云軌技術今年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全年銷量達到了113669輛,超過了當時定下的10萬輛銷量目標。單從銷量數字而言,比亞迪不僅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更是一舉成為國內首家新能源車累積銷量超30萬輛的車企,享盡了風光無限。

          

        30萬銷量背后 比亞迪難掩轉型焦慮

         

          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在連續三年獲得新能源車銷量冠軍的背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迅速崛起。2017年,北汽、吉利、上汽、江淮、江鈴等車企紛紛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連一向很少涉足新能源汽車的領域的眾泰也投資60億加入動力電池市場,對新能源汽車不感興趣的長城汽車也開始投入三百億用于自身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項目建設。除傳統車企外,新能源造車的勢力也不斷地加入這場造車運動中,威馬汽車完成的新一輪融資,蔚來汽車的上市銷售,小鵬汽車在2018電子消費展上的精彩亮相,云度、電咖等帶來的產品紛紛宣布量產上市……這些,都給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也讓連續三年登上冠軍寶座的比亞迪倍感壓力。

          作為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起步比較早的企業,這些年來,比亞迪的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大巴和混動乘用車的市場,在目前主流的純電動乘用車的市場車型不多,所占份額也不高。而國家目前針對純電動車型的補貼政策力度也大于混動車型。根據統計,在2017年的半年報和三季報中,比亞迪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23.75%和23.82%。其中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逾4成。比亞迪預計,2017年的凈利潤同比將下降15.09%-20.03%。

          比亞迪的插電、混動車型目前占據了其30萬新能源車銷量的半壁江山,插電車型目前雖然取得了良好的表現,但是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份額依然不足,盈利能力表現也不佳。相較之下,起步較晚但抓住了互聯網汽車的機遇迅猛發展的上汽乘用車已經在單車贏利方面超過了比亞迪,北汽新能源2017年的銷量增長在2016的基礎上同比增長50%,壓過了呈負增長的比亞迪。在此迅猛的增長勢頭下,比亞迪想要再次保住銷量冠軍的寶座,似乎并沒有那么容易。

          

        30萬銷量背后 比亞迪難掩轉型焦慮

         

          動力電池帶來的壓力,比亞迪正面臨掙扎

          除了紛紛發力新能源的自主品牌同行,比亞迪還面臨著來勢洶洶的互聯網電動初創車企、蓄勢待發的合資車企和跨國車企巨頭等諸多的競爭對手。百舸爭流,不進則退。面對2018年全新的競爭形式和即將面臨的新能源汽車地種種政策,比亞迪勢必要打一場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冠軍保衛戰”。

          在比亞迪的市場業務中,除了新能源汽車,還有與新能源汽車密不可分的動力電池也占據著大半個市場。比亞迪電池的循環使用壽命和電池能量密度在世界范圍內一直處于領先水平,數據顯示,比亞迪早在2015年就已建成100億瓦時的動力電池產能,2016年已初具160億瓦時的年產能。2016年比亞迪的動力電池業務收入約45億元,其主要產品為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主要供給旗下的秦、E6、K9等新能源汽車。

          

        30萬銷量背后 比亞迪難掩轉型焦慮

         

          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比亞迪被趕下冠軍臺,寧德時代(CATL)汽車電池供應量占據了25.8%的市場份額,位列國內第一,世界第二。比亞迪則占據17%的市場份額,退居國內第二。在寧德時代的強勢壓迫下,就連位居第三的國軒高科也緊緊咬死比亞迪的尾巴,由此,比亞迪不得不在年中時候開始做出調整,分拆旗下的動力電池市場,將其生產的磷酸鐵鋰以及三元電池面向市場所有車企供貨。堅持垂直整合的王傳福終于打破封閉,不得不向市場開放旗下的動力電池業務。

          2017年,新能源市場的規模進一步擴大,與新能源汽車息息相關的動力電池市場的爭奪戰也變得愈加激烈。加上資本力量的推動,動力電池企業的估值變得瘋狂。比亞迪電池業務最有利的競爭者,寧德時代在去年年底提交上市說明之后,其市場估值已經超過了千億元,成為比亞迪在電池領域強大的競爭對手。除此之外,國軒高科、萬向、天津力神等動力電池企業也在持續發力,強勢追趕。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市場的位置已經開始搖搖欲墜。能不能再轉型后殺出一條血路,重回動力電池冠軍市場的寶座,對比亞迪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30萬銷量背后 比亞迪難掩轉型焦慮

         

          新能源汽車的冠軍能否保住?

          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中,電池是核心技術。比亞迪一直都有一套自己的核心技術,在比亞迪的電池和新能源車技術規劃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推行雙擎雙模,可以在純電動模式和汽油模式下獨立行駛,這也是比亞迪一直以來的技術強大所在。

          

        30萬銷量背后 比亞迪難掩轉型焦慮

         

          未來的路到底是走插電還是純電路線?分拆的動力電池市場具體又怎么走?比亞迪還面臨著糾結,畢竟插電才是它的技術強項,說轉就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呼吁國家的政策補貼,可能性是不大了,30萬的銷量背后,掩不住的是比亞迪面對市場競爭的恐慌,王傳福的呼喊,藏不住的是對于轉型的焦慮……比亞迪想要再保住冠軍的寶座,恐怕是需要好好思考,細細規劃了。

          既要自己做電池,還要自己造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比亞迪都把自己造的電池用在自家的新能源汽車身上,這也讓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獨占鰲頭。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各大動力電池廠商和各大車企的強強聯手,一家獨大顯然已經不可能。而且比亞迪一家的電池也不能滿足整個市場的需求,唯有把電池供應面向市場,共同探討,分享技術,在競爭中互相進步,才能贏得市場。在編輯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冠軍由誰來做都可以,但肯定不能由一家來做,有競爭才會有市場,只有源源不斷地競爭,才能讓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活力,不斷地提高電池技術的發展,不斷地發掘釋放出更多的電池能量,推動市場和社會的進步。

          

        30萬銷量背后 比亞迪難掩轉型焦慮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皋兰县| 永和县| 化州市| 昌都县| 来凤县| 吕梁市| 龙川县| 武山县| 格尔木市| 蒙山县| 萨嘎县| 甘泉县| 博客| 军事| 玉树县| 江孜县| 石屏县| 乡城县| 东安县| 宁海县| 宝坻区| 五大连池市| 华蓥市| 肥西县| 敦化市| 涞源县| 宜宾县| 南宫市| 苍梧县| 民和| 招远市| 白玉县| 东城区| 东平县| 布尔津县| 昔阳县| 姜堰市| 高密市| 灌阳县|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