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中國5G芯片面臨的主要挑戰

        中國5G芯片面臨的主要挑戰

        作者: 時間:2018-01-22 來源: 財信網 收藏
        編者按:當前我國正在大力開展5G技術與產業化的前沿布局,在5G芯片領域取得積極進展,技術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但是依舊面臨以下嚴峻的問題。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開展技術與產業化的前沿布局,在領域取得積極進展,技術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一方面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的發展,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為5G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環境。另一方面我國企業和科研院所圍繞5G芯片積極布局,華為海思、展訊等企業正在加快5G基帶芯片研發進程;PA、濾波器等5G高頻器件的研發也已陸續展開;三安光電、海特高新等企業在化合物半導體代工領域有所突破。經過長期積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在移動芯片領域已取得巨大進展,但5G面臨的瓶頸問題依然突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1/374714.htm

          第一,關鍵核心技術缺失

          國內5G 芯片產品研發面臨國外專利封鎖,部分關鍵核心技術缺失,如國外射頻芯片和器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尤其是面向高頻應用的BAW和FBAR 濾波器,博通、Qorvo 等企業已有多年技術積累,我國BAW和FBAR專利儲備十分薄弱,自主研發面臨諸多壁壘。

          第二,制造水平依然落后

          國內5G 芯片缺乏成熟的商用工藝支撐,整體落后世界領先水平兩代以上。砷化鎵、氮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代工市場主要被穩懋、宏捷科技等臺灣大廠壟斷;格羅方德、TowerJazz等廠商則在鍺硅和絕緣硅材料工藝方面技術領先。

          第三,產業配套有待完善

          5G 芯片關鍵裝備及材料配套主要由境外企業掌控。設備方面,制造化合物半導體的關鍵核心設備MOCVD仍主要被德國愛思強和美國Veeco 所壟斷,國內企業正在積極突破。材料方面,以日本住友為代表的企業在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領域優勢明顯;法國Soitec 和日本信越等企業在SOI 晶圓材料市場占有率較高;封裝用的高端陶瓷基板材料基本都是從日本和臺灣地區進口。

          第四,產業生態亟需營造

          當前我國5G芯片設計、制造、封測以及裝備材料配套等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性不足,通信設備整機廠商和國外芯片廠商之間的合作慣性一時還難以打破,國內芯片缺乏與軟件、整機設備、系統應用、測試儀器儀表等產業生態環節的緊密互動。



        關鍵詞: 5G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蕉岭县| 贺州市| 麟游县| 景洪市| 泾川县| 望江县| 南江县| 通榆县| 当雄县| 嘉义市| 金华市| 东乡县| 南召县| 凤庆县| 陇川县| 铜梁县| 澄迈县| 泗水县| 佛冈县| 安徽省| 苏尼特右旗| 新乡市| 昔阳县| 武威市| 周至县| 泌阳县| 图片| 来宾市| 宁津县| 科技| 东安县| 榆社县| 诸城市| 绥德县| 启东市| 于都县| 大埔县| 施甸县| 彭阳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