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AI“芯”未來 華為/高通/英特爾/英偉達/谷歌都干了啥?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大紅大紫,各類終端廠商紛紛緊跟科技趨勢在自家產品中加入AI元素以便更好的搶占市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8/363654.htm
在今年7月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年中業績媒體溝通會上,公司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表示過,將在9月份發布AI芯片。8月25日他更新了一條微博內容如下圖所示,似乎是對AI芯片發布的再一次暗示,該芯片或會于9月2日在IFA 2017上亮相。

華為AI芯片亮相在即,業界對其具體形態的猜測也是多多,或是認為該AI芯片將集成到麒麟970中,或是認為該AI芯片將會獨立運用于多類型、品牌終端中,也有認為華為為麒麟970配備了專門用于AI運算的寒武紀芯片。說法不一但都對華為將發布的AI芯片抱有極大的期待,尤其是期待華為和寒武紀的合作。據悉,華為和中科院計算所關系密切,而寒武紀正是中科院系企業,雙方合作具有天然基礎。
寒武紀被稱為全球AI芯片界的首個獨角獸,于近期宣布已完成1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國投創業,阿里巴巴創投、聯想創投、國科投資、中科圖靈、元禾原點、涌鏵投資等。不止于此,該公司還是全球第一個成功流片并擁有成熟產品的AI芯片公司,于2016年發布了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寒武紀1A,運行主流智能算法時性能功耗比全面超越CPU和GPU等傳統處理器,可用于智能手機、安防監控、可穿戴設備、無人機及智能駕駛等多類設備。
不讓華為 高通也有AI元素
華為要給自家芯片配上AI元素,高通作為移動芯片界的老大怎么能夠坐得住呢?作為智能手機芯片界毫無疑問的No.1,在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且各大手機廠商紛紛自主研發芯片的背景下,高通的業務亦是在向其他領域延伸。在AI方面,高通同樣是緊跟潮流不久前才傳出其收購了荷蘭機器學習初創公司Scyfer,強化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此外,高通還投資過一家神經科學初創公司Brain Corp。
據悉,Scyfer在機器學習方面實戰經驗豐富,其技術已經用于制造、醫療及金融等領域。此次收購除了技術上的拓展外,公司創始人、阿姆斯特丹大學知名教授Max Welling博士也將加入高通。而Brain Corp則是一家深耕于自動駕駛設備研發人工智能、自動化人工智能系統的軟件技術公司,旗下主打產品Brain OS平臺能夠像訓練小朋友一樣的訓練機器人。
高通方面也曾透漏,公司的產品已支持許多AI使用案例,而基礎性研究更是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另外,首個面向驍龍系列移動平臺設計的深度學習軟件框架驍龍NPE(Neural Processing Engine)的軟件開發包(SDK)已經面向開發者推出了。至于此前傳聞高通將推出的專用AI移動芯片雖然不知道將會于何時問世,但以其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視就值得期待。
高通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并非一朝一夕,并且認為,智能手機將成為人工智能最大的載體,成為最普遍的人工智能AI平臺,而高通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地位大家也都知道。
英特爾買買買 巨資布局爭先
高通是移動芯片領域的老大,英特爾則是PC芯片當之無愧的霸主。而這個霸主在失手移動芯片后為自己的轉型選擇了多個方向,AI便是其中之一。財大氣粗的英特爾在AI上的布局關鍵詞之一就是“買買買”。
今年以來的收購案中,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絕對要算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以40多倍的溢價率英特爾買到了什么呢?據悉,Mobileye是全球最大的ADAS及無人駕駛技術供應商,這家成立于1999年的企業占有全球90%的ADAS市場份額。公司歸于英特爾麾下后,將會整合英特爾的自動駕駛部門并仍以以色列為研發總部,且還會保持自己的品牌名稱。
在Mobileye之前,英特爾還在2015年以16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ltera,成功拿下后者的FPGA。2016年9月收購了計算機視覺初創公司Movidius,后者的主要產品是被開發者稱為VPU的Myriad系列集成芯片。2016年8月收購了深度學習初創公司Nervana Systems,獲得后者的軟件、硬件及云計算服務。2016年5月收購俄羅斯計算機視覺公司Itseez,后者開發了供駕駛輔助系統使用的軟件和服務。2015年10月收購了人工智能公司Saffron Technology,后者深耕于企業軟件行業,研發過能夠預測路邊地雷爆炸的裝置。
很“壕”的英特爾通過買買買將大批有潛力的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納入麾下,成為了AI芯片行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評論